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申请国际专利的捷径──介绍专利合作条约周纯钊专利合作条约(简称PCT)是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下的一个专们协议,它的目的是简化专利国际申请的手续,使国际申请标准化。中国是该条约的第59个缔约国,并于1994年元月正式启动。当时我国的新闻媒体曾广为报导,...  相似文献   

2.
<专利合作条约> (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简称pct)是继<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之后的一个意义重大的国际条约,它奠定了各国在专利领域进行国际合作的基础.pct是主要涉及专利申请的提交、检索、审查以及技术信息传播的合作的一个条约.  相似文献   

3.
按照《专利合作条约》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一件国际申请,从其申请之日起到获得专利权,会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一国际阶段和国家阶段。在国际阶段,申请人可以依据《专利合作条约》第P9条和第34条规定对其申请文件进行修改。在办理进入中国国家阶段手续的同时和进入国家阶段之後,申请人还可以根据条约第28条或4P条及中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第5P条、第109条的规定,对其申请文件提出修改。正因为有国际阶段的存在,使得PCT国际申请具有不同於国家申请的修改机会。申请人在国际阶段所进行的修改,对其进入国家阶段後有什么影响?申请人是否可以在进入国家阶段的同时做出新的修改?或者可以在国际阶段的修改基础上再次修改?  相似文献   

4.
选取中国在USPTO所获发明专利最多的十个技术领域,通过专利发明人和专利权人信息分析了中国核心技术领域专利活动国际化渠道与模式.结果表明,不同技术领域专利活动的国际化渠道存在差别,在专利活动国际合作方面,图像分析、数据库管理(数据处理)和数字通信领域比较突出,合作对象主要是美国,其次是日本和新加坡;在外国对中国专利的跨国所有权方面,图像分析、数据库管理(数据处理)和语音信号(数据处理)领域最为突出,专利权主要被美国、芬兰及日本控制;在中国对外国专利的跨国所有权方面,中国仅拥有少数的跨国专利权.最后,从专利国际合作和跨国专利权两个方面,讨论了中国主要技术领域专利活动的国际化模式.  相似文献   

5.
国际专利申请也称PCT申请,是依据专利合作条约(PCT)而提出的专利中请,其过程分为国际阶段和国内阶段。  相似文献   

6.
一、新加坡专利制度的简介 新加坡是一个高度法治的国家,对于专利的保护,除了拥有自己制定的专利法令及专利条规外,还参加了《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国际承认用于专利程序的微生物保护布达佩斯条约》《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等国际条约以及《东盟知识产权合作框架协定》等,从而使新加坡拥有了完备的专利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7.
唐春 《情报杂志》2012,31(6):19-23,29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专利活动国际化的发展,通过专利合作条约制度和地区专利制度而形成的同族专利越来越多.在辨析了有代表性的两种同族专利定义之后,认为在当前现实下,同族专利应当是主要指根据同一发明创造,在多个国家或者地区进行的专利申请或者专利授权而形成的专利组合.,往往以优先权申请、PCT申请、地区专利申请为基础.进而分析了综合利用各类国际专利制度取得专利族的多种途径、策略及这些专利族的基础和结构.  相似文献   

8.
传统专利权具有国家地域性,长期阻碍着技术创新跨国合作与流通.而根据正在议定中的欧盟专利规则产生的欧盟专利权,将作为一个整体在所有欧盟成员国普遍有效,诉讼也由欧盟诉讼制度管辖,因而具有与传统专利权不同的超国家地域性.欧盟专利的诞生将降低创新跨国专利保护费用、提高创新在多国专利保护的稳定性、消除国家地域性对科技创新的阻碍,在专利制度国际一体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由于专利的地域性,一个技术方案要想在一些国家或者地区获得专利保护,必须要在这些目标国家或者地区申请专利。PCT国际申请是以《专利合作条约》为依据,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申请专利的一个重要的中间步骤。PCT国际申请文件的准备和提交是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申请专利的基础,本文对此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PCT是《专利合作条约》(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的英文缩写,它确定了国际申请必须满足的统一的形式,为申请人在多国提出专利申请提供了简便的程序,因此,PCT自实施以来取得了巨大成就,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已经是PCT的成员国,同时,PCT体系也已经成为各国申请人向外国寻求专利保护的主要途径,申请量增长迅猛。到2008年3月底,PCT成员国已发展为138个。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发明与专利》2012,(1):125-125
Q什么是PCT申请? A是指依照《专利合作条约》(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简称"PCT")的规定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国际申请。PCT签订于1970年,并于1978年生效。  相似文献   

12.
专利权是一种无形财产,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与物权、债权的取得方式有明显的不同。既不能原始取得或继受取得,更不能依靠双方当事人的约定取得[1]。专利权同著作权也不相同,著作权从作品完成之日起直接自然产生,而专利权需要国家有关部门的法律认定。确切地说,专利权是中国专利局代表国家依照专利法授予给专利权人在一定时间内独占其发明创造的权利。因此,时效性是专利三大基本特征(专有性、地域性、时间性)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目前,从高校的专利管理现状看,对专利申请量、授权量以及专利实施转化率和获得奖励情况,还是相…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专利侵权案件越来越多。国内专利司法实践表明,一件专利侵权诉讼案件往往伴随着一起专利权的无效宣告请求。在越来越多的侵权诉讼中,专利权的无效宣告程序往往被被告用来作为与专利权人进行抗衡的“武器”,这无疑会使专利权的无效程序偏离其立法宗旨。因而,如何限制专利权的无效宣告程序的适用以消除其对专利侵权案件审理的负面影响,不仅是专利司法实践的实际需要,更是专利立法的内在要求。本文即拟就此作初步的探讨。一、专利权无效宣告程序设置的必要性一项发明创造要取得专利权,必须符合专利法规定的授予专利权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最新发布数据,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回暖,2010年全球经由《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量为162900件(该数据为初步估测数,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将在2011年上半年继续收到一些国家/地区专利机构所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数据),较上一年增长4.8%。这主要得益于东亚国家的强劲表现,中国、韩国和日本国际专利申  相似文献   

15.
一项世界性的发明,提出PCT国际专利申请,即能取得在所指定合约国的申请日保护,最长达30个月之久。在这段时间当中,申请人可充分利用这30个月的时间,做好市场调查,了解其发明对市场的被接受程度,从而决定以后到底需要那些合约国的专利保护。透过PCT的制度,可让申请人依市场规模和价值,来决定专利申请的策略,能攻能守。专利合作条约PCT的基本精神确实为发明人及企业在国际专利的申请和取得上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和效益。然而,往往由于申请人对国际专利制度的不够了解,及在专利技术上的脱节,为其发明创造带来不能弥补的伤害,申请人及代理机构必须严密注意和认真办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专利引证行为是专利信息中的重要内容,专利权人间的引证关系可以反映出技术的流动扩 散、专利权人间的技术依赖、技术竞争、专利质量、专利布局等信息。【方法/过程】本文将技术领域发展的不同时间 阶段看作是桑基图中的多个域,将专利权人看作是图中的节点,将专利权人间的引用关系看作是链接,基于此,用 NodeJS编写程序解析、处理机器学习领域的专利引证数据,采用浏览器端可视化库 ECharts绘制出专利权人引证关 系桑基图,分析得出机器学习领域发展历程中的技术流动和各专利权人间的技术依赖等信息。【结果/结论】结果表 明,这一可视化方法可以有效地揭示技术领域发展过程中。技术在专利权人间的流动扩散以及专利权人间技术竞 争合作关系的演变历程,丰富了专利引证关系可视化研究的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7.
对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中国申请的专利合作条约(PCT)专利进行定量分析,就其30余年来的发展趋势、国际地位、专利申请涉及领域以及申请机构等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发现:中国PCT专利申请数量增长迅速,在世界所占比例逐年增加;专利的领域分布不均衡,主要涉及电子信息产业;专利权人比较集中,以企业为主。研究结果可以为中国专利的国际保护及国际发展战略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8.
专利侵权滥诉,是指专利权人在明知或者应知其所拥有的专利权并不真正具备专利性,而只是在形式上合法的假性专利权的前提下,仍然向法院起诉未经其许可而使用该专利技术者侵犯其专利权的滥用权利行为。专利权人明知其假性专利权而进行的专利侵权诉讼是恶意诉讼行为;专利权人在应知而不知其假性专利权的情况下进行的专利侵权诉讼属於过失诉讼行为。假性专利的恶意诉讼行为和过失诉讼行为都是专利侵权滥诉行为,专利侵权滥诉是滥用专利权行为之一。  相似文献   

19.
巴西同中国一样是大陆法系国家,1978年成为《专利合作条约》的成员国,1994年加入了《生物多样性公约》(CBD),1999年成为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的成员,2004年加入《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  相似文献   

20.
PCT问答(三)     
《中国发明与专利》2012,(3):125-125
Q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进行专利审查有何好处?A 1.申请人可以比非PCT途径申请多出至少18个月的时间考虑是否以及在哪里寻求外国专利保护;2.申请人可以根据国际检索报告和书面意见对其发明的专利性作出评估,考虑是否要求国际初步审查;3.申请人可以在国际初步审查阶段对发明作出全面的修改,使其申请符合各国专利局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