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基于《骆驼祥子》中文及两译本三个单语语料库,以Crown-Clob语料库中的原生英文小说为类比语料库,统计并分析了《骆驼祥子》的施晓菁译本和葛浩文译本在词汇(词频、平均词长、词汇密度、高频词及主题词)和语篇(平均句长和文本可读性)方面体现出的不同翻译风格,并试图从两译者的翻译目的解释风格差异。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通过语料库文体学的方法,对《西厢记》的许渊冲译本和West&Idema译本的译者风格进行研究。以由同时期英语原创戏曲所构成的对比语料库为参考,对所建立的两个英译本平行语料库进行数据统计,并在此基础上对译者的翻译风格进行定性分析。研究发现,West&Idema译本以散文体翻译为主,译本归化程度高,而许译本更加注重戏曲的音乐性,译本异化程度高。这个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读者更加客观和直接地了解译者风格,而且对解读该译者其他译作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朱自清名作《背影》的两个英译本为研究对象自建小型语料库,运用Ant Conc软件,从词汇和句法两个层面分别对杨宪益和张培基两个译本的翻译风格进行分析研究。经数据对比发现,杨译本特点是词语变化性大,词汇密度高,从句多且句子结构灵活,而张译本则以名词和长句居多,且句式与源语基本一致。对此的研究旨在丰富一些译者的风格研究内容,为后来学习者在理论研究与翻译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金婧 《文教资料》2013,(8):30-32
本文通过自建《雾都孤儿》中文译本语料库,运用语料库研究手段,描写不同译本的译者主体性,具体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描写各译本的各自特点即译者主体性的彰显之处,分别从词汇、句法、篇章连贯方面分析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创造性和独到之处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周兰梅  徐剑 《海外英语》2011,(9):241-242,267
此研究选取《无名的裘德》的四个代表性译本,采用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对四个汉译本的词汇风格进行对比研究。对比研究从叠词、方言、成语和词汇选择的变化性等方面展开,从而以实证的方法描写了吕天石、曾季肃、张谷若和冼凡四位译者的四个汉译本具有不同的词汇翻译的风格。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基于自建语料库,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狂人日记》莱尔译本和杨宪益、戴乃迭译本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层面分析两个版本的译者翻译风格,并结合译者时代背景、翻译标准和策略、翻译目的三个方面进一步探究译者风格成因。分析结果表明,杨、戴译本短句多,口语特征明显,句式灵活多变,更易读;莱尔译本句法复杂度高,长句多,口语特征略微平缓,文学性更强。本研究旨在促进《狂人日记》的跨文化交流和传播,延续和扩展鲁迅作品生命的长度和宽度。  相似文献   

7.
宫宝悦  伊咏 《海外英语》2023,(8):1-3+10
本研究借助语料库工具LancsBox6.0,通过自建经典文学作品《飘》译本的单语语料库的方式对比分析了戴侃、李野光译本和黄健人译本之间的风格差异。研究从语言特征层面考察了类形符比和词类频次分布,在非语言特征层面考察了文化词语和句子的翻译。两译者风格差异明显,戴译本侧重忠实于原著,黄译本追求语言的活泼流畅。研究发现译者对作品的理解和翻译动机决定了译本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取语料库的研究方法,通过自建小型语料库,对韩愈的《师说》三个英译本的翻译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包括词汇层面与语篇连接层面来考察译者风格。运用语料库检索分析软件WordSmith,将定量与定性方法相结合,就三个英译本的类符/形符比、词长、词性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三个译本都有其特殊的风格:杨宪益译本词汇丰富,句式精炼符合汉语源语意合的语言特征;罗经国译本平均句长较长,句式复杂,更遵从译语的语言习惯和篇章习惯;刘师舜译本语体较正式,阅读较难懂,平均句长接近原文。  相似文献   

9.
基于语料库技术,该研究自行构建一个小型语料库,并利用Antconc4.2.0检索软件对《论语》两个英译本(理雅各和华兹生译本)进行了对比研究。该研究专注于词汇和篇章两个层面,旨在探讨翻译目的、译者身份、显化策略以及语言差异对译者风格的影响。研究结果揭示了两译本的译者风格既有共性又有特性。在共性方面,两个译本都注重强化译文的衔接性,强调添加连词、人称代词主语等方式。在特性方面,华兹生作为学者型汉学家,词汇丰富度更高,主要采用异化策略来翻译文化负载词,且显化策略在连词使用上更为突出;相对而言,理雅各身份为传教士型汉学家,他的基督教倾向在译文中更为显著,语篇也更为简洁且流畅。  相似文献   

10.
风格美学的翻译观要求译者把握原语文本的风格信息,并恰当地将其在译文中表现出来,译本风格应与原作风格保持一致。从翻译风格审美的视角比较了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2个中译本,旨在说明译者进行文学翻译尤其是儿童文学翻译时,应准确地认识和再现原文风格。通过比较得出,张万里的译本在语言词汇的选择上优于成时的译本,而在修辞和句式运用上2个译本平分秋色。  相似文献   

11.
风格的可译与不可译,历来是翻译界争论的焦点之一。本文以董乐山的译本为研究主体,将其与刘绍铭的译本进行对比,由浅入深,从词汇、句法、文化三方面研究译者的翻译手段,分析其翻译风格,探究风格的可译性。  相似文献   

12.
运用语料库研究方法,借助WordSmith 6.0、Readability Analyzer1.0等语料库检索软件对《芙蓉女儿诔》的两个英译本进行翻译风格研究。霍克思译本和杨宪益译本的翻译风格各有特色:从语言风格上看,杨宪益译本词汇变化度较霍克思译本更大,用词更为丰富。霍克思译本被动句的使用频率较低,阅读难度更高。从典故的翻译上看,杨宪益译多采用加注进行补充说明式翻译,霍克思译则倾向选择省译、直译、隐化译法替代。  相似文献   

13.
选取北宋欧阳修的名篇《醉翁亭记》的三个英译本作为语料,自建小型语料库,以英国国家语料库BNC为参照语料库,运用语料库分析软件Word Smith4.0和Ant Conc从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层面,对三个译本的翻译风格进行对比分析。经过多个层面考察与数据研究发现:中国译者用词丰富、词语变化性大且句式与源语基本一致,旨在准确完整地传达源语的内容美;西方译者则倾向于使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源语内容,多长句,更加注重目的语读者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中西合译者则将中西两种翻译特点结合,力求既再现源语内容,又便于目的语读者理解。  相似文献   

14.
《作者自叙》是华盛顿·欧文的散文佳作,清新自然,文笔优美,寓情于景。许多译者进行过翻译,译本各有千秋。本文对比林纾和魏易译本、夏济安译本和高健译本,从文体风格、词汇、句式的语义传译等不同层面,对三位名家的译文进行对比赏析,以期有助于提高译者的翻译鉴赏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5.
采用语料库研究方法,分别从词汇、句子两个层面,对《易经》18个英译本开展翻译风格的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绝大多数译本的翻译风格基本一致:译词选用合理,句式结构难度适中,少数译本显现出独特的翻译风格.此外,国内译本和国外译本也显现出不同的翻译风格:前者译词简单易懂,重复率高,句式复杂;后者译词庞杂少见,重复率低,句式简明.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选取翟林奈(Lionel Giles)和加里·加戈里亚蒂(Gary Gagliardi)的《孙子兵法》译文语料,运用语料库分析工具,从词汇、句子、语篇三个方面对两译本的译者风格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者具有各自独特的译者风格:翟林奈译文词汇丰富,句式较为复杂;加里·加戈里亚蒂译文用词短小,句式简单。造成两者风格差异的原因在于:翟林奈旨在向西方传播中国文化,加里·加戈里亚蒂则通过翻译《孙子兵法》解读其中的策略,并指导读者如何将策略应用到生活、工作之中。  相似文献   

17.
随着语料库的发展,语料库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已经成了重要课题。基于语料库,聚焦词汇层面,对《我若为王》三种英译本的翻译风格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三种译本在选词上各有侧重,例如张译选词更加正式,刘译选词趋于平实,而蔡译选词注重多样性,长词较多,三种译本各有千秋。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语料库语言学范式,从词汇、句法与文化语言三个维度对杨宪益与戴乃迭《儒林外史》英译本的翻译风格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杨与戴译本中具有独特的翻译风格特征:(1)译本词汇广度大并具有与多样性;(2)掉尾句、if从句与since从句是译本的标志性风格特征;(3)口语风格特征突出,但也不乏正式风格特征;(4)文化语言的翻译采用的策略是直译与意译、归化与异化并举。  相似文献   

19.
《围城》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钱钟书先生所写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1]。小说用幽默而又极具讽刺意味的笔触描绘了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以方鸿渐为代表的留学生回国后在生活,工作和婚姻方面所面临的重重纠结和矛盾。语料库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它的出现和发展为语言分析和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手段和思路。本文旨在利用WordSmith和Antconc等多种客观实用的语料库检索分析软件将《围城》英译本的自建语料库与CROWN参照语料库进行词汇和句法层面的对比分析,从而进一步揭示译者在该篇译作中所体现的翻译风格。研究发现,《围城》的珍妮译本在词汇和句法层面都非常接近英语源语言国家的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20.
风格作为文学作品的灵魂与精髓,其翻译问题日益成为译者关注的焦点,风格的"可译"与"不可译"之争也由来已久。有专家指出风格可以形式化为译者所能认知的风格标记,以词语标记为例,动词、方言词、拟声词与文化负载词均能作为典型的词汇标记,《鲁迅小说选》的杨戴译本在源文本与译本风格的传译转换成功使用词语标记,较好地保持源文本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