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指导下,对未成年人的刑罚的宽缓化是顺应国际潮流的。本文从保护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的群体的需要出发,结合境外未成年人刑事立法的情况,提出了完善我国未成年人刑罚制度的立法构想,试图从刑罚上体现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和挽救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从宽严相济刑事立法政策谈未成年人刑罚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提出宽严相济刑事立法政策的概念,之后阐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内涵和地位,以及宽严相济刑事立法政策的具体要求。在论述宽严相济刑事立法政策对未成年人刑罚制度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四个方面的立法建议:完善对犯罪的未成年人从宽处理的具体规定,增设必要的非刑罚处罚方法,率先建立健全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建立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  相似文献   

3.
由于未成年人具有不同于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认知能力较差、可塑性较强。因此,对未成年人犯罪,必须建立区别于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特殊对策及处遇制度。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应采取特殊的制度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尽可能多的适用非犯罪化、非监禁刑和非刑罚处罚措施,并建立独立的未成年人犯缓刑制度及配套的调查、监督和社会帮教制度,促使未成年人犯再社会化。  相似文献   

4.
闫冬 《林区教学》2011,(12):31-32
由于青少年不同于成年人独特的身心的特点,各国刑事立法在确定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的同时,也都针对未成年人的特点,对其在刑事责任的承担上做出了区别于成年人的特殊规定。充分考虑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恰当刑罚,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做到既维护社会的安定秩序,又有效地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犯罪的非刑罚化和刑罚的非监禁化是世界刑事法治的发展趋势之一.从实证分析结果来看,中国的非监禁化的程度还很低,非监禁化仍然是我国刑事司法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刑事立法和司法中,大规模刑罚非监禁化的条件还未具备,在当下的中国大规模提倡和整体推行刑罚的非监禁化显然为时尚早.  相似文献   

6.
刑罚目的犹如国家刑事活动的“中枢神经”,在刑法中明确确定科学的刑罚目的已成为刑事立法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加强对刑罚目的的理论研究,探讨符合我国实际的刑罚目的,从而为我国的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提供理论借鉴,对于推进国家法制化进程具有必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未成年人犯罪的不断攀升,已经成为全球性的严重社会问题,为我国乃至世界各国刑事法律界所关注.如何有效预防、治理未成年人犯罪,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国家立法机关通过制订、完善预防、治理未成年人犯罪的有关法律制度,则是这一系统工程中的不可缺少的基础性环节.但我国在这方面的立法还很不完善,应当借鉴国际社会中有关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治理立法的成熟经验,在实体上,修改或者补充刑法,建立专门的有关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实体法律规范体系;在程序上,修改刑事诉讼法,设立适用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程序;在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上,进一步强化、完善有关未成年人保护、犯罪预防及其治理的综合性立法;在司法体制上,确立少年法庭体制.  相似文献   

8.
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的关怀并加以特别保护是世界各国政府的共识,因而在刑事政策方面,各国一般更重视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矫治与保护而淡化刑罚。文章从宽严相济的角度,提出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的处理实行非监禁化和行刑社会化,以对未成年人犯罪这一社会顽疾实现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9.
缓刑作为对犯罪人在惩罚的前提下宽大处理的一种刑罚制度,假释作为一种附条件提前释放的刑罚执行制度和社区矫正制度,两者都集中体现了刑罚人道、刑罚经济、刑罚个别化和刑罚社会化等现代刑罚思想,现已为世界大多数国家刑事立法所采纳.加强对我国缓刑与假释制度的研究与探索,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运用比较的方法,结合世界各国有关刑事立法,分析了中外缓刑和假释制度的异同,以期与关注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缓刑和假释制度的读者共飨.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存在严重缺陷。从立法上看,缺少一部以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为主要内容的少年法;从政策上看,刑事执行政策和社会政策的不足已不能适应治理犯罪的需要;从司法上看,现有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从整体上执行力度不够。  相似文献   

11.
刑事立法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设置从重处罚规定,是贯彻从严刑事政策、实现对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保护的重要手段。虽然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从重处罚有相当的规范基础,但是相关立法类型化不足,无法满足从严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现实需求,加剧了刑事司法权与立法权之间的紧张关系,不利于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从严刑事政策的彻底落实。利用科学的类型化思维与方法可以实现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从重处罚立法的节俭性和开放性,更好回应当前社会对于从严治理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需要。在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从重处罚规范类型化的过程中,应以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理念为指导,吸收司法解释中相关从重处罚规范的合理因素,将《刑法》与司法解释中的相关规范予以整合,确立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从重处罚的统一规范。  相似文献   

12.
从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方面在有利于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挽救的角度出发,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捕、诉、罚、防等方面问题进行分析,就未成年人犯罪关于非刑罚化处理方法及逮捕措施、多用相对不诉和捕、诉、防一体化进行探讨,使检察工作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我国无期徒刑配刑存在诸多不符合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之处:刑罚结构偏重,涉及无期徒刑的罪名过多;过失犯罪配置了无期徒刑;未成年人犯罪配置了无期徒刑。对此,应优化我国的刑罚结构,禁止为过失犯罪和未成年人犯罪配置无期徒刑。  相似文献   

14.
史丽英  莫凡 《时代教育》2010,(6):297-297
本文从对未成年人刑罚执行中的累犯制度入手,力求突破现有刑罚执行体系关于累犯制度的桎梏,寻求适用于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特点的刑罚执行模式.  相似文献   

15.
传统以法律预防为目的的刑罚目的理论在应用时由于刑事法治的问题产生了一系列的难题。而社会防卫的刑罚目的可以有效解决和补充法律预防的弊端,完善刑事法治。而社会防卫的刑罚目的对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法定刑配置是一项专门的国家立法活动,目的是建构犯罪与刑罚在质和量上的应然对应关系.因此,法定刑研究,在刑事立法理论中占有重要位置.对于法定刑配置指导理念和根据等理论问题进行深层次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和必要的.该文拟从立法层面的角度,从公平与效率的哲学关系对法定刑配置过程中,应遵循的指导理念和根据进行粗浅探讨,以实现法定刑配置中犯罪与刑罚关系的均衡、合理、科学.  相似文献   

17.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党中央在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形势下提出的一项重要政策,是我国的基本刑事政策,贯穿于刑事立法、刑事司法和刑罚执行的全过程,对于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犯罪、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具有重大意义。笔者仅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刑罚适用关系的理论分析以及在《刑法》条文中的具体体现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对两者的关系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8.
刑罚轻缓化是指国家适用于刑事立法、司法和行刑等整个刑罚运作过程的,旨在从整体上降低刑罚的残酷性和严厉性,并倡导尽可能以较轻的刑罚来惩罚和控制犯罪的刑事政策。西方的刑罚轻缓化运动大致经历了大幅度降低刑罚的残酷性和严厉性、对刑罚过度轻缓化的适当纠正以及"轻轻重重"两极化刑事政策的形成三个阶段。我国的刑罚轻缓化改革应当重点理顺以下几类关系:刑罚轻缓化程度与当前具体国情的相互适应关系;刑罚轻缓程度与我国刑法调整范围的协调统一关系;刑罚轻缓化与刑罚结构合理性的互动共存关系;刑罚轻缓化与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并行不悖关系。  相似文献   

19.
我国历来重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处理,确立了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形成了区别于成年人犯罪的处置体制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现阶段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矫治措施仍是将其集中在相对固定且封闭的场所进行管理,尚缺乏独立、协调、统一的教育矫正机制.社区矫正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行之有效的行刑社会化方式,充分体现了我国青少年犯罪再预防的刑事政策,符合对未成年犯行刑的非刑事化、非监禁化和轻刑化的国际刑罚执行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高虹  刘涛 《学周刊C版》2013,(4):10-11
随着新刑法的实施,渎职罪刑事立法表现出来的不足越来越明显,突出地反映在渎职罪罪过形式有失妥当、"徇私"犯罪刑罚种类单一、渎职犯罪刑罚态度前后混乱。因此,渎职罪罪过形式明晰化、徇私犯罪刑罚种类多样化、罪刑处断协调化,是我国现行渎职罪刑事立法完善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