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堂伟 《集邮博览》2009,(12):36-37
1950年初,邮电部即统一了全国(暂未含东北区,东北区于1951年7月1日与全国统一)邮政资费、发行全国通用邮票。同时,邮电部又决定在全国各大中城市邮局先后开办了邮资总付业务。邮资总付,即用邮者一次性向邮局整付一批寄出邮件之邮资,或由收件人每月月底整付当月累计所收邮件之总邮资的一种业务。该项业务具体分为整寄整付和零寄整付两种。  相似文献   

2.
1950年3月东北邮电管理局发行邮资明信片,与普东1邮票同图,邮资图注有“东北贴用”,面值东北币2500元,为当时国内明信片邮资,邮资图旁印有“另加纸费五百元”即明信片的售价为3000元。普东1型片仅限在东北币流通的东北地区使用,使用时间也仅15个月左右,因此在新中国邮政用品中东北币邮资片的实寄品相对比较珍贵。  相似文献   

3.
1.邮电部调整邮资票品发行、管理体制和集邮机构(1.1起),中国邮票总公司改名为中国集邮总公司。 2.邮电部开始发行TP系列特种邮资明信片(1.5)。  相似文献   

4.
二十四、邮票图稿评审办法1994年2月9日,国务院批准颁发了《邮电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这个方案规定了邮电部各司局的具体职责。其中规定邮电部邮政司“负责拟订邮资凭证选题规划和年度计划,组织邮资凭证设计图稿评议和审查。”组织邮资凭证设计图稿评议和审查,成为邮政司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5.
掠影 《集邮博览》2008,(10):23-24
邮资即邮政资费,是邮政劳务的商品价值。而邮资的变化则是邮政沿革的缩影。通常我们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中国邮政通信资费简称为新中国邮资。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决定政务院(后改称国务院)下设邮电部。同年11月1日,邮电部正式成立。1950年1月1日,邮政总局成立,在邮电部领导下,管理全国邮政工作。  相似文献   

6.
普东1天安门图(“东北”与“贴用”间距较近)邮资明信片,于1950年初由东北邮电管理总局发行。邮资符志面值为东北币2500元,是当时东北地区国内明信片资费。笔者收藏有一张此种实寄片,介绍如下: 这张邮资片是灰白卡纸,邮资图及文字之刷色呈绿色。“另加收费五百元”7个字笔划较细,字迹清秀;  相似文献   

7.
湖北晓流:“中泰”加字张的发行单位是中国集邮总公司,它同邮电部发行的J.41M、J.42M两种加字张存在本质区别。邮电部是法定的国家邮资票品制作发行单位,总公司并不具备发行邮资票品的资格,即使邮电部认同,“中泰”加字张仍然只是总公司新开发的集邮纪念品,没有条件在国家邮票目录上占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8.
风光邮资明信片(FP)是1984年我国邮电部开始发行的,每套邮资明信片分为A、B两组。A组片邮资面值供国内使用,B组片邮资面值为国际航空资费,各片上的邮票图案即是该片背面风光图片的缩小图。  相似文献   

9.
1951年全国币制统一,东北地区的邮资从5月1日起改按人民币计算,国内平信即由原东北币5000元折算为人民币525元。7月1日起取消东北的地区性邮资,改为全国统一的邮资,国内平信为800元。本期封面所刊是这一邮资变动时期的欠资封。 此封自延吉寄天津,贴“改9”25元和“普3”500元各一枚,为5—6月间东北地区的国内平信邮资,但收信局所盖邮戳为“延吉/2.7.51/YENKI”三格小圆戳,时间已是7月,所贴邮资不敷,故又盖以“欠资”指示戳。到天津后,贴“欠1”100元和200元各一枚,以“天津十一甲/51.7.619/TIENTSIN 11”点线三格戳盖  相似文献   

10.
二十、邮资凭证选题原则1994年2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邮电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的通知中规定:按照政企职责分开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邮电部内设邮政司和电信政务司,邮政司的主要职责是“研究制订邮政行业管理政策,组织发行邮资凭证,管理全国邮  相似文献   

11.
去年8月30日,《集邮报》记者就咨询卡的性质采访了邮电部邮政司有关负责同志,负责人表示:邮电部发行的邮资凭证中没有“咨询卡”这一品种。这是用户以邮电部发行的普资片为载体加印有关内容的产物。 对此,笔者产生两个疑问。 一、邮电部是在何年发行没有咨询内容的以“良渚玉琮”为邮资图的普通邮资片的?我查遍了去年十月前的邮报邮刊,未见这方面的公告。不知是我孤陋寡闻,  相似文献   

12.
一、档案的发现1988年,我从原邮电部保存的华北邮政总局档案中,查出了一些与集邮有关的未公开史料,其中一份档案的发现,增加了东北区免费信封的新品种,填补了解放区邮资用品的一项空白。这份档案是东北邮政总局1949年6月24日以局长苏幼农、副局长成安玉名义发出的业字第62号通知(定期),其中第四项内容是: “东北邮政为庆祝东北人民代表大会起见,特制送各代表免费信封(附样),凡有此信封者即免费照  相似文献   

13.
大家议论     
近来,邮电部发行的普通邮政用品,如彩陶图邮资信封、天坛图邮资信封、良渚玉琮图邮资明信片,在集邮市场成为炒作品种,这是一种不正常现象。 普通邮政用品的发行.应以满足通信需要为目的。但是,目前普  相似文献   

14.
3886页《邮票设计者的署名权》一文对邮票设计者的署名权仅以一例说明,缺乏说服力。实际上,早在1994年邮电部就颁发了邮部[1994]630号《邮电部印发〈关于邮资凭证发行问题的若干规定(试行)〉的通知》,在该规定第十一章《邮资凭证的版权管理》的第  相似文献   

15.
1996年1月8日是周恩来逝世20周年纪念日,邮电部发行TP5《周恩来故里》特种邮资明信片,其中第二种邮资图为“1927年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周恩来”。  相似文献   

16.
武玮璘 《上海集邮》2004,(10):42-43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从国外批量引进邮资机,重建邮资机服务系统,各地除邮局自用外,还将部分邮资机租借给用户,主要是外资企业、外国驻华机构和外贸公司等。1992年1月,邮电部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广邮资机的通知》,要求向用户推广使用邮资机,用户可向邮局租借或自购邮资机。由于当时邮资机数量有限,故租借业务并不普遍。在邮政部门,将企业用户自购或租用的邮资机称为商业邮资机(或商用邮资机)。商业邮资机盖印的符志与邮局自用邮资机的  相似文献   

17.
杨波 《集邮博览》2012,(4):50-51
1974~1982年,邮电部发行了天安门邮资图系列的普通邮资信封,由于邮资图案采用了普16邮票中的天安门图案,故被集邮者称为“普16型天安门图邮资信封”,简称“普16邮资封”。按背面印的编号来分,全套共有26枚;按信封的发行日期和不同式样来分,可分为3组。邮资信封售价9分,  相似文献   

18.
赵岳 《上海集邮》2011,(12):34-34
为配合1955年3月1日开始的人民币币制改革,邮电部陆续发行各种新币面值的邮资票品。5月5日,第一枚新币面值邮资明信片发行,邮资图为面值4分的陆军战士图。同年7月16日开始发行普8的4分面值票图案同样为陆军战士图。  相似文献   

19.
邮电部于去年11月15日发行邮资图分别为涡纹彩陶和绳纹彩陶的邮资封,这是我国使用GB/T1416-93和YD/T809-1996以来第一次发行的普通邮资信封。欣赏之余,发现如下不足:  相似文献   

20.
1981年11月中旬,我国邮电部印制发行了“HP”系列第一套贺年邮资明信片,以便让集邮者在即将来临的1982年元旦期间使用。自此之后,这一系列贺年邮资明信片连续发行了10年,共10套,总计31枚。自1991年改为贺年有奖邮资明信片后,一直发行到现在。HP系列第一套贺年邮资明信片共两枚,邮资图面值均为4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