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壁虎的脚壁虎能在墙面上爬行,甚至能倒挂在天花板上。这并非由于它们的脚趾有黏性,而是因为脚趾上覆盖了成百上千根纤细的刚毛,每根刚毛还会分为数根更细的纤毛。这启发人们发明了可用来爬墙的"手持粘板",以及能帮助伤口愈合的胶带等。  相似文献   

2.
壁虎的“粘性”足趾帮助它紧贴于墙壁、天花板,甚至正在遭受龙卷风袭击的树叶之上。由于其粘着力特别强劲,科学家们已着手研究热带蜥蜴(壁点科),旨在研究可用于太空、水下与外科手术中的新型粘料或粘合剂。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科学家认为,数以百万计的微细刚毛覆盖在蜥蜴的足部,使之像苏格兰胶带那样胶粘。他们发现,每根刚毛又分裂成100~1000 个小分岔,以便在壁虎的足部分子和被攀缘物体的表面分子之间产生吸引力。壁虎的粘着力从何而来?@陶亮采  相似文献   

3.
你是否曾经纳闷 ,为什么壁虎能够克服重力在卧室的墙上和天花板上跑来跑去 ?伯克利加州大学的科学家觉得他们已找到了答案。在此过程中 ,他们也许还发现了制造一种新型合成黏合剂的新思想。行动敏捷的壁虎的脚爪上有 2 0 0万根微小的绒毛 ,并且每根绒毛的顶端有数十万个微小的刮板 ,这使壁虎仅用一个脚趾就能毫不费力地悬挂在天花板上。伯克利加州大学的生物学家罗伯特·菲尔在一份声明中说 :“这些数量达数十亿的刮板看起来就像长在绒毛顶端的花椰菜 ,黏性非常强。“壁虎还发展出一种奇特的行动方式 ,先是把这些绒毛铺到物体表面 ,然后再把…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5,20(5):385-388
制备出仿壁虎脚底结构的纳米管膜化学研究所有机固体院重点实验室江雷课题组利用一种简单的模板覆盖法制备了超疏水性阵列聚苯乙烯(PS)纳米管膜。研究表明,水滴在这种膜表面具有很大的粘附力,即使翻转或倒置表面水滴也不会滚落。该研究结果是受到壁虎脚底大量纳米结构刚毛产生高粘附力的启发而得到的。研究人员还首次利用高敏感性的微电力学天平测量水滴与膜之间的粘附力。这种具有高粘附力的阵列PS纳米管膜在结构与性能上都类似于壁虎的脚底,它可以在微量水滴从超疏水表面到普通亲水表面的传输上起到“机械手”的作用。相关研究结果发表…  相似文献   

5.
服装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可以遮羞、护体、御寒、防暑,还是重要的装饰、美化工具及身份地位的标志。到了今天,仿生学、材料科学和电脑科技的发展,赋予了服装更多神奇功能。可以说,如果未来有“超人”的话,他们超能力的来源可能就主要依赖于身上穿的衣服。“壁虎衣”让我们成为“蜘蛛人”一直以来,人类就很羡慕昆虫和爬行类动物能在陡直光滑的墙壁上行走如飞的神奇能力,现在,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让我们的这种梦想有望成为现实。壁虎之所以能在墙上行走,是因为它的肢体上有一种叫“刚毛”的东西,这种刚毛的根部直径大约是10微…  相似文献   

6.
科学家发现,壁虎尾巴的作用可大了,甚至相当于壁虎的第五条腿。壁虎依靠它们的尾巴防止从垂直的表面跌落,而且如果真的摔了下来,它们也会依靠尾巴在空中调整自己,就像跳伞运动员一样安全着地。壁虎的尾巴对应付光滑表面也至关重要。当研究人员把壁虎赶上光滑的表面时,壁虎的尾巴就像第5条腿一样防止它们向后翻倒。而且当壁虎的一条腿丧失牵引力时,它会把尾巴贴到表面以防止向后滑倒,直到脚趾再次获得抓握力。  相似文献   

7.
壁虎的尾巴     
有一个甚为流行的“爱”的故事:日本某户人家装修,拆木板墙时,发现一只壁虎被困在那里,一根从外面钉进来的钉子钉住了壁虎的尾巴。主人仔细看钉子,居然是自己10年前盖房子时钉的。那只壁虎竟然困在黑暗的墙壁里活了整整10年!一步也爬不动的壁虎,到底靠什么活过10年?于是,主人暂时停止了装修,他要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8.
壁虎de尾巴     
有一个甚为流行的"爱"的故事:日本某户人家装修,拆木板墙时,发现一只壁虎被困在那里,一根从外面钉进来的钉子钉住了壁虎的尾巴。主人仔细看钉子,居然是自己10年前盖房子时钉的。那只壁虎竟然困在黑暗的墙壁里活了整整10年!一步也爬不动的壁虎,到底靠什么活过10年?于是,主人暂时停止了装修,他要一探究竟。过不多久,钻过来另一只壁虎,嘴里含着食物来喂……他一时愣住了,这是什么样的感情啊?为了救被钉住尾巴而不能走动的壁虎,另一只壁虎竟然在10年的岁月里一直不停地衔取食物喂它,这是多么  相似文献   

9.
动物王国里有很多非常有趣的现象.壁虎遇到紧急情况或被猛摔时,会把自己的尾巴甩给对方,起到分散对方精力以求逃之天天.这是舍末求本、丢卒保车在动物身上的生动体现.更令人吃惊的是,若将雄雌两只壁虎用力摔向地面,壁虎的两条尾巴便会自动脱离,在地面上蹦跳起来,而且愈跳愈近,最后竟能自动地相互“携手“拧绕在一起,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麻花“,非用大力是不可能拉开的.如果同时把两只雄壁虎或两只雌壁虎分别摔在一起,就绝没有这种反应.……  相似文献   

10.
大壁虎运动能力卓越,可以三维空间无障碍运动,是仿生研究的良好模型。脊髓包含执行基本运动必不可少的网络;可靠方便的脊柱立体定位装置,是进行大壁虎在体脊髓制备及相关电生理实验,探索大壁虎运动脊髓调控机制的基础。本文根据大壁虎脊柱解剖学结构,研制了一套适于大壁虎脊柱固定的立体定位装置。该装置以通用脑立体定位仪为平台,在保持头部立体定位的同时,实现大壁虎脊柱不同节段的定位夹持。通过大壁虎颈膨大-腰膨大脊髓制备、脊髓内给药实验及中脑化学刺激-脊髓电生理同步记录实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大壁虎脊柱立体定位装置定位可靠、操作方便,能够满足大壁虎脊髓运动控制机理的相关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1.
正进化生物学家至今也不十分清楚人类(以及绝大多数四足动物)为何每只手长有5根手指。如果我们拥有6根手指,那我们的生活又会变成怎样?或者说,额外的一根手指对我们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额外的一根手指能够让我们更轻松地完成一些任务,如演奏更复杂的乐器,提升打字速度,抓握物体时也更为牢固。哈佛大学医学院遗传学  相似文献   

12.
<正>一天晚上,我准备睡觉了,突然看见天花板上有一只壁虎,我吓得喊了出来。爸爸听见了,跑了过来问我怎么回事,我一边说一边往爸爸身上躲:"爸爸,天花板上有一只壁虎,它好像要掉下来了,到时候掉到我身上该怎么办呀?"爸爸说:"家里的壁虎一般没毒,掉到身上也没关系。再说,壁虎是掉不下来的,没事儿。"我连忙问爸爸:"为什么壁虎掉不下来呀?"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信息》2003,(15):30-30
自西元前4世纪时亚里斯多德发现壁虎抗地心引力(Gravitydefying ability)的特异功夫後,几世纪来科学家遂不断的探索其中奥妙,终於在2000年由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的生物研究人员揭开“壁虎神功”的秘密,近来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与俄罗斯电子研究所的科学家更仿效其足下的生理结构,应用纳米材造出自净自洁、可多次重复黏贴的“壁虎胶带”Gecko TaDe。  相似文献   

14.
《科技新时代》2009,(6):76-83
多年以来,民航客机的机身都是一根又细又长的大圆管,但现在到了该进行一些改变的时候了。美国航空航天局肩负着改造美国空中运输业的使命,到2020年,他们要让飞机的燃料消耗比今天的波音777减少40%,到2030年这个数字更要达到70%;除此之外,他们还必须降低新型飞机的噪音,让它能够更安静地飞行。要实现如此雄心勃勃的目标,最好——可能也是惟一——的方式,就是让民航客机的设计更接近于隐身轰炸机,而不再是一根飞行铅笔。  相似文献   

15.
供水牙刷     
目前市场上的牙刷琳琅满目,可就是没有可以供水的牙刷。能不能把刷柄设计为空心的,后面接上一根细胶管,胶管的尽头要能很方便地接到自来水龙头上,当然刷柄上还应设计一个小巧玲珑的开关,可以开关水源及控制水流的大小。这样的牙刷刷牙一定更干净,使用更方便。供水牙刷@吴?..  相似文献   

16.
夏秋的夜晚,看到壁虎在墙上、窗户上、屋檐下行走自如,捕食蚊虫,我们很羡慕,很想学习壁虎这一招。确实,科学家早就想模仿壁虎了,当然首先要弄清楚为什么壁虎有此技能。  相似文献   

17.
通过学习和模仿壁虎研制的类壁虎机器人体型小、隐蔽性好,在军事侦察、灾难和狭小空间等非机构环境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类壁虎机器人四条腿采用四足正向对称式,运动方式采用3-R结构,设计的类壁虎机器人机构更具简便性。并做ADAMS仿真,证明了所设计类壁虎机器人的机构可行性及步态稳定性。本文完善了实用类壁虎机器人的机构设计和运动步态,为类壁虎机器人的运动学和仿生学带来相关的启示,具有一定的参考性和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研究目的和方法细根在森林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细根功能的深入认识和研究方法的发展,细根研究成为当今森林生态学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对我国温带森林生态系统水平地下细根碳动态研究尚未见相关报道。本研究利用连续根钻法对帽儿山森林生态站柞树、落叶松  相似文献   

19.
彬彬 《金秋科苑》2011,(2):128-129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母体,人类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大自然的庇护。在科学领域同样如此。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的很多发明创造都是从大自然中获得灵感,比如能够像鸟类和蝙蝠一样在天空中振翅飞翔的侦察相机,拥有壁虎足垫一样粘附功能的机器人可以在垂直的光滑墙壁上攀爬等。  相似文献   

20.
绳子滑冰     
正绳子滑冰?没错,绳子能够穿过冰块而冰块完好如初。你知道它是怎么滑到冰块下面去的吗?实验工具一块长约15厘米、宽约2厘米、厚约3厘米的冰块,两把重量相同的旧锁,两块砖头,一根细麻绳实验过程1.将两块砖头竖立在地上,使它们之间相隔10厘米,并相互平行。把冰块架在两块砖头上。2.把两把相同重量的旧锁系在细麻绳两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