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建华 《钓鱼》2011,(10):56-57
在海洋资源日益匮乏,而钓鱼人口快速膨胀的今天,期待像以往一样,随便绑副钓组丢进海里就会有鱼大咬的境况,已经越来越不现实了。矶钓人常常碰到的情况是:丹锥浮漂缓慢小心地下沉十几厘米就会停止或者接着又浮上来,甚至更严重的是明明钓点的环境、潮水等各种情况都还不错,而你的丹锥却始终不能出现期待的下沉信号.  相似文献   

2.
白猫警长 《垂钓》2010,(10):70-74
前面已经说过,浮游矶钓钓组包括固定式钓组、游动式钓组、移动式钓组,其中游动式钓组包括全游动和半游动两种钓组类型,现在我们对这四种常用钓组的组成、功能、优缺点做以介绍。至于比较特殊的钓组,如天狗钓组、子线浮标钓组(阿达利钓组)、双丹锥钓组、连横钓组等都不是主流钓法,仅在特定情况下由特定人群采用,在此只做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3.
王磊 《钓鱼》2012,(2):54-55
2011年10月末,肯塔基的职业钓手丹·莫尔黑德收到了50000美元的奖金以及一艘价值400000美元的钓鱼船。这是他在坛沃斯塔特锦标赛获胜后所得的奖励。而他也因使用阿拉巴马钓组而为钓鲈史书写了新的篇章。那么,阿拉巴马钓组是如何发挥奇效,帮助丹·莫尔黑德赢得胜利的呢?  相似文献   

4.
鱼之钓组观     
何继友 《钓鱼》2004,(12):21-21
在竞技钓和休闲钓中,垂钓不同规格、不同对象鱼的钓组配置问题,越来越显得突出起来。如果配置不当,将会直接影响钓鱼的效果。如果是参加比赛,则会直接影响比赛的成绩。举例来说,前几年在山东威海举行的“光威钓王杯”上,很多知名钓手由于钓组配置失当,痛失进入前列的机会。又比如,初冬、初夏季节,鱼类觅食动作轻微,钓组配置不当,根本就没有咬钩动作出现(其实是有的,只是体现不出来)!所以,无论是竞技钓还是休闲钓,垂钓中配置科学合理的钓组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李哲 《钓鱼》2005,(7):31-31
悬坠钓在速钓鲫鱼上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但需要有一定的要求和条件。自上世纪80年代悬坠钓的兴起,对传统钓鱼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悬坠钓的影响下,传统钓借助悬坠钓合理科学的用饵和钓组的优势,把更科学的内涵融进到传统钓中,七星漂双钩钓法、星漂沉底钓法、包食钓法,这些都是悬坠与传统结合的产物,现代传统钓。当然,我们在肯定悬坠钓对传统钓影响的同时,也看到悬坠钓在不断地吸取着传统钓的优势,如打窝诱鱼的运用就是一个较为明显的例子。  相似文献   

6.
徐银舟  刘博 《垂钓》2003,(1):27-29
20世纪80年代末期,一种引进后经台湾钓手改良的池钓新技术在广州出现,这就是“台钓”。十几年来,两岸钓手不断在悬坠钓法、钓技上推陈出新,由当初单一的底钓法发展成为广泛适用的全泳层立体钓法。到底悬坠钓法有哪些特征?操作中又有哪些变化?著名钓手徐银舟综合自己的多年经验,对悬坠钓组进行详尽解释,以期为您揭开悬坠钓法的谜底。  相似文献   

7.
传统钓法钓鲫鱼,几乎青一色的送漂运作很是令人陶醉。但是,传统钓法的附子太大,如果用的是粗杆的柱形漂,水深点浅点对灵的影响又会很大;使用星漂又有穿线麻烦、容易移动、浮力不稳之苦。采用如图所示的钓组,可以提高钓组的灵敏度和对水深浅变化的适应性,充分享受着送漂儿的乐趣。  相似文献   

8.
马建华 《钓鱼》2006,(8):22-23
表面上看,悬坠浮钓同底钓的钓组配置都是竿、线、钩、标、坠、八字环、太空豆等元件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的整体,二者没有什么区别,但细节上的细微差别对钓获量的影响却是毋庸质疑的,浮钓同底钓在钓组上的差异正好体现了应对不同鱼情的变化思路。  相似文献   

9.
黄英忱 《垂钓》2002,2(4):21-24
对于精于垂钓的老手来说,与其说他们掌握了精湛的钓技,不如说他们有更灵活的头脑,能够视条件的变化,施以辩证的钓法,及时解决垂钓中的各种矛盾。  相似文献   

10.
船钓线组谈     
柳明 《钓鱼》2007,(4X):43-44
与岸钓线组相比,船钓的线组更具有其独特性,同时也更具有针对性。本文通过对五个部件的描述,来讲解如何配置船钓线组,其中包括沉船钓线组、掠食性鱼类线组、涨潮线组和退潮线组。  相似文献   

11.
范宁 《钓鱼》2005,(4):24-24
近日,本刊钓技诊所接到浙江钓友王强的问诊信息入冬以来,我与几位使用传统钓法(长竿短线、七星漂、用虫饵)的钓友同去垂钓,总是感觉略逊一筹,不知是何原因。按理说,悬坠钓法的钓组既科学叉灵敏,在冬季鱼讯较少的时候,更应谊表现出色才对啊。可怎么我却多次名落孙山呢?难道是我钓技不精?或是还有其他什么因素制约了悬坠钓法的应用,望钓技诊所的专家们赶快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  相似文献   

12.
王庆荣 《钓鱼》2007,(9X):49-49
初识世钓灵,便觉得很新奇,它是一种内置橡皮筋的国际钓法钓组,可以用小钩细线大小鱼兼钓。我将钓鱼王公司寄来的一套世钓灵,用一支5.4米碳素手竿,去掉第一节,改装成了一支世钓灵钓组。看着特制的野精灵浮漂,柔软的橡皮筋,调好的线、钩、坠标准组合,心想:这套钓组灵敏简捷,钓鲫鱼效果肯定不会差,可钓上大鱼这小钩线会不会吃不消,橡皮筋会不会拉断?带着这些疑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慈非 《钓鱼》2004,(4):14-14
最近的钓鱼媒体已刊载了许多有关冬钓的经验文章,分析了气温、出钓时间、钓点、钓组、钓技和饵料等各方面对冬钓的影响,使初学者能有~个全面的理性认识。但由于客观条件随时处于变化之中,个人的钓技水平又有高低,使得实际冬钓中大多数钓者往往收获较少甚至吃零蛋。说明冬钓确实比其他三个季节要难得多。那么钓鱼人每次的出门,怎样才能保证有最大的收获?笔者的观点是冬钓更须注重正确处理好“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紧紧抓住主要矛盾,采用正确的方法解决,才能使冬钓有最大的收获。  相似文献   

14.
罗一舟 《垂钓》2013,(1):44-47
一、适用性评价 笔者认为,因为立标灵敏度高,平视距离远,在鱼排、蚝桩、螺排等风浪较小的钓场中使用有很多优势。当满足以下条件时,立标适用性比丹锥大。1.浪涌较小,流速稳定;2.钓者离水平面较近。  相似文献   

15.
拉砣钓技法     
李洪生 《钓鱼》2004,(15):35-35
拉砣钓实际上就是抛竿钓。它使用的钓组,坠和钓饵,完全等同于抛竿,唯一的区别就是不用抛竿。随着钓鱼活动的普及,使用抛竿的钓友越来越多,但拉砣钓还是以其投资少、简单、实效、方便的优势仍被广大的钓友看重,虽然拉砣钓不能像使用抛竿那样抛得很远,但它的作用与抛竿一样,一个道行较深的钓手仍可以将它投向远距岸边数十米的钓点,也能钓上数千克或十几千克的大鱼。尽管眼前的钓具市场十分繁荣,但仍有很多的钓友青昧拉砣钓鱼,这些优势就是拉砣钓得以延续的理由。  相似文献   

16.
悬坠钓从台湾引进大陆以后,带来了整个钓鱼运动的革命性的进步。大陆众多钓手在实践中特别是竞技比赛中,把台湾钓手程式化的钓法与传统钓的优点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了更加科学实用的竞技钓法。作为悬坠钓的核心——浮漂的使用即如何调漂,越来越为广大钓手所关注。从廖心阳先生的《台钓秘诀》,到王佩珩先生的《悬坠完整调漂法》、  相似文献   

17.
刘定龙 《垂钓》2010,(8):74-75
新手对路亚钓组的认识总是在磨炼中不断增长经验,几次路亚出钓经历,此文作者对路亚钓法的用线体会越来越深刻……  相似文献   

18.
张之晔 《钓鱼》2007,(11X):20-21
台钓出现之前,钓鱼人对长竿短线钓法的关注主要是钓饵,看别人用某种饵钓得好总是剥离了环境、钓组去认识的。台钓之后人们注意到环境与钓饵,钓组与钓饵是一个整体,把它们割裂开来,只见树木不见人,饵再好也没有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传统钓法在野钓中的特点是采:用粗线卧底钓,较大的浮漂加硬饵。优点是抗风、流能力较强,对付大鱼有成效,缺点是在不同自然条件下要适合钓所有的鱼种,钓组的灵敏度就显得不够了。尤其在水体较肥、闷热、气压低等自然条件下垂钓,因鱼吃饵动作很轻,传统钓组很难反映出鱼讯,致使鱼获量直线减少。而台钓法则有钓组灵敏度高、雾化饵诱钓结合功效大、起鱼速度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王大禄 《钓鱼》2006,(18):10-11
(四)悬坠钓在钓鱼运动中的地位 悬坠钓的推广,风靡大陆,加之近几年来把池钓鲫鱼作为全国性钓鱼大赛的主题时,悬坠钓的名声就更响了。一时间,钓界对它的推崇,媒体文章的大肆宣传,名人对它的溢美之辞不绝于耳。对它的评价之高让人头晕目炫,说它是什么“世界一流”钓技、“最佳”钓法,甚至说“悬坠钓”要“颠覆”整个钓鱼,“罢黜百家,独尊悬坠”,从而成为钓鱼运动的“霸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