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课堂教学的“简单”并非是一般意思上的简单,更不是简单化。简单是对教学的本质有着清醒认识之后的返璞归真、去伪存真,是铅华洗尽后的平淡。围绕构建“简单”的课堂教学,本文提出课堂教学目标要简明、课堂教学过程要简洁、课堂教学办法要简朴,以期为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复习课教学是重复,但绝不是简单重复."重复"是为了温"故",温"故"是为了知"新".复习课应是站在新高度、设定新目标、实施新方案、呈现新面貌、收获新结果的教学.在复习课教学中,教师只有突出"新"意,学生才有兴趣,课堂才有活力,教学才有实效. 1 教学要有"新"目标 凡做事都有目的,教学活动也是一样.课堂教学的所有活动都是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中心,是课堂教学的灵魂,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是顺利实施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堂:简约而不简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下,"简单语文"似乎成了语文界尤其是小学语文界的流行词。"简单"是相对于"复杂"而言的。语文教学的简约化说到底是要在语文教学中尽量排除一些形式化的、不必要的东西,最大限度地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4.
"有效"是教学的本质特征和永恒追求.课堂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提升教学质量、实现优质教育的关键点.因此,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和广大教师探索实践的主要方向.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和空间里,我们应努力做到课堂教学目标的预设力求扎实、课堂教学过程的实施要力求促进师生智慧的生成、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要关注学生的自主实践、课堂教学评价的运用要充满人文关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有效语文"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5.
<正>什么是简单?简单可意为:结构单纯;头绪少,容易理解、使用或处理。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简单"了,就是让课堂教学更清晰,让教师更容易驾驭,学生更好地学习,那这样"简单",就不"简单"了,它让课堂教学更有效、更有魅力了。那么,怎么样才能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简单"呢?实际上只需要把课堂教学多元化的让各部分简单化,让教与学都清晰化,让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都能轻松起来,同时让效果更加明显起来。让学习简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教学中的关键之  相似文献   

6.
"简单明了教数学",这应是指课堂教学简单而精彩、简单而扎实、简单而开放.在本次研讨会的课上,有不少设计巧妙的亮点.如"数学广角"一课的教学设计,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颇具匠心,可借鉴性强.  相似文献   

7.
李倩 《华章》2011,(13)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是新的教育理念之一.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要求我们把"上有趣味的课、上有价值的课、上有文化的课"作为课堂教学的探索目标.本文就从这三方面要求阐述了如何让信息技术课堂充满生命和活力:(1)着眼"趣味"--从被动到主动,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想象、创作的空间;(2)凸显"价值"--从单一到多元,从目标制定的多元化到评价的多元化;(3)提升"文化"--从简单到丰富,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素材,教学内容体现人文性,教学活动要渗透人文意识.  相似文献   

8.
从中美历史课堂教学的简单对比中,我们可以得出要改变历史课被学生视为"休息课"、"聊天课"、"自习课"的尴尬处境,必须建立一种比较开放的学习环境,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让学生充分"体验历史、感悟历史",从而回归历史教育的本义.  相似文献   

9.
杨沈 《辽宁教育》2015,(3):86-88
数学课堂教学不应该贪多求全,要尽量排除一些形式、不必要的闲散东西,把多维深刻的教学内容以凝练、简约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使教师教得简单,学生学得轻松。因此,追求"简单数学",探求"有效教学"应该是教师不断地进行思考与探究的问题。一、情境创设——要简洁有效情境创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为数学教学服务,而并非课堂教学的"摆设",情境的创设简洁有效,可以让学生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学习上,更  相似文献   

10.
"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价值诉求是以日常生活为依归的,力求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但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出现了把生活世界理论庸俗化、简单套用生活世界理论解说教育的问题."教育回归生活世界"要立足于课堂教学,立足人的生成性,要关注学生发展的真实需要,关注生命.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