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红英 《青海教育》2011,(11):48-48
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爱是教育的灵魂,因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关爱学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人文情怀,以人为本是学生发展之根本。每位学生都有被肯定、被重视、被激励的期待、愿望和需求,这就要求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  相似文献   

2.
李晓燕 《宁夏教育》2013,(10):13-13
教育工作被称之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人们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社会对教师的厚望,也是教师的神圣使命所在。作为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要塑造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教师教育的核心。  相似文献   

3.
<正>初为人师时,我们或曾在誓词中说:"以灵魂唤醒灵魂;以人格塑造人格;以心灵慰藉心灵;以智慧启迪智慧。"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灵引智者,是引导学生心智日趋完善的人生导师。古语也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要为学生解决心中的诸多疑惑,做孩子的心灵煲汤师,对于"特异学生"尤要如此。为何要称"特异学生"呢?当代"90后"、"95后"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往往是自我、叛逆、个性、非主流、不独立……他们个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以人格培养人格,以精神涵育精神的过程.课堂是生长智慧,培育灵魂的土壤.一个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的教师,必定是一个知识渊博、富有爱心、人格高尚的人道主义者.教师的人文素养和人文情怀,就像一个光源,时刻散发着人性的光辉,照亮课堂的每一个角落.点亮学生心灵的火花,对学生人格的养成和发展形成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 一个人具有崇高的理性、高尚的情操,正直无私的灵魂和优秀的品格,是一种崇高的心灵美、人格美。作为人类灵魂塑造者的人民教师,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从根本上说,就是要锻造这样一种崇高的心灵美、人格美。  相似文献   

6.
“爱学生”是教师人格的灵魂。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去爱每一位学生,尤其是“问题学生”呢!我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实践认为,爱要平等,才能“打到心灵深处”;爱要真挚.才能抚平受伤的心灵;  相似文献   

7.
傅开举 《班主任》2002,(5):16-16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个新世纪的新型教师,不仅要有精深广博的知识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一、师心慈教师是塑造灵魂的长者,闻道在先者,并非居高临下的圣人。教师只有以慈母般的心灵,尊重学生人格,建立起平等、和谐、坦  相似文献   

8.
<正>钻石可以恒久远,精神可以永流传,但凡美好的东西,都有经久不衰的迷人光辉。心如工画师,能画种种物,教育是心灵的事业,如果能让心灵的质地不断趋向美好,将会使师生都收获各自的魅力人生。教育,其实就是灵魂和人格的平等;教育,只有在人格对等的平台上施肥才能得以开花结果,美丽长青。  相似文献   

9.
教师既是知识种子的传播者,文明之树的培育者,人类灵魂的塑造者,又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开拓者,是年轻一代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光辉典范。因而,教师的言行是构成对学生的影响的最现实的因素之一,它不仅影响着学生学习状况及其效果.而且影响着学生人格等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心理健康的发展水平。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心灵的成长和发育。  相似文献   

10.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担负着塑造人类灵魂的职责,是传播与建设文明的重要引领者.教师不仅要将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用自己的品行、人格去感染学生,使其健康成长.这就需要教师在具备专业知识的同时要恪守职业道德,注重师德修养,做学生尊敬、家长信任、社会需要的“四有”教师.  相似文献   

11.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又是引导青少年攀登科学技术高峰的带路人。教师的职业是崇高的、光荣的。作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养呢? 一、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思想境界,能成为学生的表率。乌申斯基曾说过:“教师的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部不能代替的有益于发展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中的一切。”(苏联巴拉诺夫《教育学》第2页)胡耀邦同志曾向教师提出三点要求,其中第一条就是要  相似文献   

12.
韩愈在《师说》中开宗明义地对教师提出了三点要求 :传道、授业、解惑。这一观点在今天看来 ,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现代教育体制中的教师 ,有责任使学生更多地吸收有用的知识 ,明白更多自然与社会的道理 ,使其朝着有益而健康的方向发展。作为一名教师 ,塑造灵魂仍然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因此 ,不仅要让学生懂得更多的知识 ,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科技飞速发展中获得人格健康伸展 ,这已然成为新世纪“人的教育”的最为本质的要求。“人的教育”首先体现为“爱心教育”。作为一名教师 ,如果没有对学生加以心灵唤醒 ,其教育效果是失败的。让…  相似文献   

13.
范晓丽 《文教资料》2007,2(32):157-159
创建和谐校园,是创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和体现,而和谐校园的构建,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工作是以心灵塑造心灵,用人格铸造人格。教师在塑造学生的劳动过程中,表现出的是教师的知识、才能、思想道德、个性,展示的是教师的灵魂和整个内心世界,以及教师敬业乐业、献身教育的精神情操和实际行为。教育的这种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职业道德比其他行业的道德要求更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教师师德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师德建设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语文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不仅容纳了传统民族文化和当代民族文化的精华,而且张扬着华夏民族五千年之所以生生不息、日益兴旺发达的民族传统和人文精神.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用心发掘其中蕴含的精神内涵,精心地选择、组合、疏导,在文本与学生心灵中间架起一座情感桥梁,使学生的灵魂超越时空,与那些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进行交流沟通,沐浴他们的人格光辉,感受他们的精神道德力量,从内心深处得到震撼和陶冶,从而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人文精神自然融合.自觉地成为中华民旅人文精神的承载者和实践者.  相似文献   

15.
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而且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认识到,教师自身的素质和修养是极其重要的。要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所有学生,无论是智商高的还是智商低的,无论是家庭条件好的还是家庭条件差的,无论是安静听话还  相似文献   

16.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育承担着塑造灵魂的重任,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灵魂是人的精神意识,包括思想、心灵、人格、良心等。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育艺术的最高境界是给生命以涵养和化  相似文献   

17.
人们常说“教育是心灵的艺术”,一个老师德之昭昭,其业也昭昭。教师的工作,应该像蜜蜂,需要博采众长,需要不断汲取书籍的营养,来增长智慧,丰富灵魂。唯其如此,才能成为学业之师,德之典范;才能成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人格楷模。  相似文献   

18.
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而我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幸福的人.多年的教师工作实践,使我深深感受到:高尚的师德、博爱的胸怀、营造和谐民主的氛围、与学生心与心的沟通以及广博的知识是教师走进学生的心灵,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 一、以良好的师德感染学生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思想教育者和道德示范者.汉代哲学家扬雄说:"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不仅要有做人的威望,人格的力量,令学生所敬佩;还要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状态和行为表现,积极地影响和教育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要把言传和身教完美结合起来,以自己的言行和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  相似文献   

19.
人们赞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事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作为一名班主任如何完成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伟大使命呢?多年的实践与研究,使我深深地懂得: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光靠一张嘴,天天唠叨是不够的,关键是在学生中树立班主任的完美人格形象,形成班主任的人格力量,以自身的人格形象和人格力量去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学生的心灵,积极引导学生快乐、健康成长,这是我管理好班级、教育好学生的体会。  相似文献   

20.
正多年来,我一直坚信:德,是教师的灵魂;才,是教师的根本;爱,是教育的实质。没有教师沉稳而成熟的人格影响、满腹经纶的才华导向、爱满胸襟的宽容与度量,就没有教育的朝晖夕露,没有教育的春华秋实。1.爱生如子,把关怀倾注给下一代。爱是教育的前提,是和学生进行心灵沟通的渠道,是照亮学生心灵的火焰。我始终把对学生的爱视为自己的天职,我对学生倾注了满腔热情,真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