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诗文融合是中国长篇小说最初形成时的一大特色,诗意和感伤是奇书和90年代长篇小说共同追求的美学意蕴,但它不是一种模式化的诗意,而是气势磅礴的诗意、"碟儿碗儿"的诗意和精神上的诗意。中国人以个体生命为本位的世界观,又加之时间的永恒和生命的短暂构成明显对比,这样在奇书和90年代长篇小说中就形成了一种悲剧美学理念。  相似文献   

2.
民间意味着自由自在,是一种充满了日常情趣的生活场景;而传奇则意味着曲折诡异,有一种超越常规的神奇品性。五大奇书之所以经久不衰,就是因为奇书叙事中同时包含了“民间”和“传奇”这两大元素,既拥有民间的立场,又有传奇的故事。在20世纪90年代的长篇小说中,我们也能强烈地感受到这种民间的气息和叙事上的传奇性。奇书叙事的另一特征就是追求完整长度,受“进化论”的影响,五六十年代的革命历史小说呈现出一种断裂性叙事,而90年代长篇小说所追求的是整体性叙事。  相似文献   

3.
《金瓶梅》是我国古代“四大奇书”之一,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并列,且有“第一奇书”之誉。是否称得上“第一奇书”且不置论,但这部书的出现,使长篇小说的描写对象,由历史转向眼前,由神魔怪异转向现实人间社会,由帝王  相似文献   

4.
近二十年来,王春林的文学批评差不多伴随了文学特别是长篇小说创作从“新时期”到“新世纪”的全过程。在量的积累上,他的批评逐渐显示出了清晰而鲜明的风格,“作品论”中的“细读”品格体现的别样的批评理念,既寄存着他个人的文学理想,也构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种“主义”批评的反照镜子。尤其他为新世纪长篇小说立“史”的尝试,从实践的层面,可能给“重写文学史”之后的再重写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阎连科算不得名家,却在当代文坛举足轻重.他执念于举"生命"这个千钧之鼎,在他的笔下,散遍苦难、死亡、绝望,然无不流淌着生命的气息.阎本人最喜欢的长篇小说<日光流年>,被称为"一部世纪末的奇书力作".书中把人的苦难命运推到了最极端--活不过40岁的必然宿命,而人的抗争亦达到了生存韧性的极限,让人唏嘘不已.就在宿命与抗争之间,彰显出的正是生命原初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怀旧在90 年代成为大众文化产品的共同爱好, 成为流行的社会情绪和社会思潮。各种文体的怀旧文本成为90 年代文坛的热点, 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则以其“永不庸俗”的时尚叙事成为了怀旧文本的典范。  相似文献   

7.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其中长篇小说的产生,最早可追溯到宋代出现的长篇“说话”,它是我国长篇章回体小说的基础。正是在这个基础之上,元明之际诞生了《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这两部最早的长篇小说。明代中叶以后,又相继产生了《西游记》和《金瓶梅》两部巨制。上述我国旧说部所称“四大奇书”  相似文献   

8.
《姑妄言》是清代的一部奇书,作者受到清初以来强烈的经世实学思潮的影响,以小说创作的形式,表达了自己治世的理念和愿景,传达了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如立足现实,体现务实之风;直面社会,抉发时弊与彰善瘅恶;针对现实,探寻救世之方等等。与此同时,小说在题材内容、艺术旨趣、人物塑造,以及情节安排、细节处理等许多方面,都留下了清初经世实学的影响印迹,使古代长篇小说的内容、形式呈现出种种新的变异,这是形成其“奇书”风貌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新生代长篇小说在叙事艺术上的探索和追求,极大地丰富了20世纪90年代长篇小说在“中国叙事”风格营构方面的可能性。其“个人化”叙事风格的内涵及艺术特征,及其呈现的荒诞写实、技术化、寓言化和浪漫诗性四种风格形态,有必要从理论上加以概括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90年代以来长篇小说创作中“新乡土”美学特征的研究,揭示“新乡土”美学对于长篇小说创作的影响和意义;同时从“新乡土”美学重构的角度,积极构建新的美学秩序,重新认识中国乡村,以期系统反映转型以来真实的中国乡村景象,促进当代社会多元化文化机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浦安迪在批判胡适、鲁迅等前辈学人的基础上,提出了"奇书文体"说。以明清六大小说为代表的"奇书文体"继承了史传文学的叙事传统,并形成了其独特的叙事模型和主题表达方式。"奇书文体"说重建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叙事传统,把明清长篇小说最终定性为文人小说。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新历史小说”,从结构意识上与“十七年”的史诗性长篇小说有着许多区别。一是题材的更置与替换,家族史取代重大的政治历史事件;二是叙述视角发生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3.
《金瓶梅》有说不完的话题,本文只涉及其中两个小小的话题。 一、“第一奇书”奇在何处 《金瓶梅》的出现,犹如文学园地中闯进了一位天外来客,立即引起全社会的强烈反响:惊喜,叹赏,传抄,刊印;惶恐,贬斥,咒骂,禁毁,不一而足,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任何读过这部奇书的人都不能无动于衷。其强烈的反叛精神,全新的写实风格,无比的艺术魅力,为中国长篇小说的发展史树起了一块开启新纪元的里程碑。尽管三百年  相似文献   

14.
继50年代、80年代后,中国当代长篇小说在90年代出现了又一创作高峰.90年代的长篇小说,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手法都呈现出与以往年代截然不同的特征.它标志着新的时代、新的文学观念的形成与成熟.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长篇小说起源于民间讲唱文学——说话。中国早期的长篇小说,大多是在“说话”底本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整理而写定的。就我国小说史上具有先锋意义的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而言,有三部就是这样形成的。从文体角度看,这些小说与“说话”并未有根本的区别。其后的许多长篇小说,也是文人们在题材、形式以及创作方法上对早期小说的模仿。因此,《儒林外史》以前的长篇小说,虽然题材各异,有历史演义,有英雄传奇,也有世情、市井小说,结构、语言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6.
叙事结构研究是中国当代长篇小说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承续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结构艺术研究,并结合90年代中国当代长篇小说的创作实践,对当时几部长篇小说的叙事结构及其意义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继50年代、80年代后,中国当代长篇小说在90年代出现了又一创作高峰。90年代的长篇小说,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手法都呈现出与以往年代截然不同的特征。它标志着新的时代、新的文学观念的形成与成熟。  相似文献   

18.
《围城》中的方鸿渐和《废都》中的庄之蝶,分别生活在上世纪30、40年代和80、90年代,二人在性格弱点、自我迷失、精神苦闷等方面存在惊人的相似,反映出不同时代知识分子难逃的相同宿命。同时,这种宿命带给我们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华文长篇小说创作呈现繁荣的局面,朱崇科的《身体意识形态》从这些小说中的“力比多实践”的角度出发,运用后现代文化理论对此进行了别开生面的评述。作者指出,长篇小说中的性描写(力比多实践)实际上是特定历史背景下各种文化政治力量争夺话语权的结果。书中很多颇有新意的观点,展现出作者驾驭文本的能力和活用理论的匠心。  相似文献   

20.
长篇小说《风来水来》尝试以一种倒退的方式,通过某种“反现代”的拟神话讲述,让标榜为“现代”的文明世界直接面对末世困境如影随形般的宿命。作者试图通过对人类极端情境的设置,进而体察来自于人类原始生命力的求生意志、生存精神以及个人所能够承担的道德底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