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据1987年8月13日苏联《教师报》报导,苏联教育科学院副院长、教育科学院院士、教育科学博士、教授尤·克·巴班斯基猝然去世,终年61岁。由苏联教育部、教育科学院等单位联合发出的讣告详细介绍了巴班斯基的生平:他毕业于罗斯托夫—顿河师范学院,当过中学教师,担任过罗斯托大—顿河师范学院教育学教研室主任、学院副院长等职。1971年被选为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74年选为院士,1979年起任教育科学院  相似文献   

2.
研究所的建立与任务苏联教育科学院学前教育研究所建立于1960年。自成立至1981年,研究所所长是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А.В.扎波洛热茨,现任所长是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Н.Н.波特季雅可夫。研究所成立之前,学前教育问题的研究工作分散在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教育学博士、俄罗斯加盟共和国教育协会中央理事会理事、著名的教育家H·K·冈察洛夫于1978年12月13日去世,享年七十六岁。冈察洛夫从十八岁开始从事教育工作,先后当过小学教师、共青团干部、中等师范学校主任、高等师范学院院长、《苏维埃教育学》杂志的副主编、主编、俄罗斯加盟共和国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院士、科学院主席团第一副主席等职。冈察洛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教科院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一1996年5月13日,吉林省教科院副院长袁韶莹研究员在北京会见了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秘书长涅恰耶夫·尼古拉耶维奇院士,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的前身是苏联教育科学院,是根据叶利钦总统的命令于1...  相似文献   

5.
<正>O.B.苏霍姆林斯卡娅,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之女,乌克兰教育科学院副院长、院士、学术总干事,资深教授。其主要研究领域为基础教育,比较教育,同时大量参与本国教育改革政策的研究、制定工作。她在研究、传承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体系方面有独特建树,长期担任世界苏霍姆林斯基协会名誉会长、  相似文献   

6.
E、全国教育规划办曾天山副主任到会讲话D、吉林省教育科学院院长赵志军主持会议c、吉林省教育科学院架传大副院长作协作研究10年报名日理大会主席台A,东北师大附小领导班子lG、表彰优秀示范校纵一口.r 洲声...,吉林省小学实验学校协作研究10年庆典暨东北师大附小综合实践活动研讨会掠影  相似文献   

7.
克鲁普斯卡娅(一八六九—一九三九)是前联共(布)党中央委员、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委员,苏联教育科学院名誉院士,苏联第一位教育科学博士。  相似文献   

8.
苏霍姆林斯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В·А·Сухо-млинский1918——1970年),苏联教育家,俄罗斯联邦共和国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57年),乌克兰共和国功勋教师(1958年),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68年)。 他出身于乌克兰基罗沃格勒一个贫农家庭。1935年起开始从事教育活动。1938年毕  相似文献   

9.
1990年5月29日,在莫斯科召开了苏联比较教育学会成立大会。会上通过了学会章程,选举出由11人组成的学会理事会。理事长由苏联教育科学院普通教育研究所所长、教育科学院院士玛尔柯娃担任;副理事长为武利弗松(莫斯科)。 苏联比较教育学会章程(草案) 第一章 总则 第1条 在当代世界各国、各民族相互联系不断增长的条件下,比较教育学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它的任务是研究世界教育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10月23日,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乌克兰教育科学院院士苏霍姆林斯卡娅在上海师大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作学术报告。她谈到了乌克兰的教育改革和学校教育的实质性变化,以及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  相似文献   

11.
为破解实施素质教育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积极为教育行政部门推进素质教育建言献策,营造良好的素质教育氛围,由省教育学会、省教育学院、省教育科学院主办,东北师大附中初中部承办的吉林省首届素质教育论坛暨东北师大附中初中部素质教育实践考察活动于2006年5月29日在东北师大附中初中校区举行。  相似文献   

12.
据苏联《教师报》报导,苏联教育科学院今年五月间举行年会,选出该院新的领导成员。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原副院长М·И·康达科夫当选为院长。新选主席团成员如下: 院长——М·И·康达科夫;副院长——Ю·К·巴班斯基、Н·Д·兹维廖夫、А·Г·赫里普科娃;学术秘书长——И·Ф·普罗特钦科;教育学理论和历史部秘书院士——Г·Н·菲洛诺夫;教学论和各科教学法部秘书院士——В·Г·拉祖莫夫斯基;  相似文献   

13.
苏联二、三十年代和五、六十年代的四次教育改革都出现了片面性,没有实现对学生的综合教育。到七十年代,随着学校教学教育任务的极大扩大并进一步复杂化,人们越来越迫切地寻求教学与教育的最佳方案,试图克服教育理论上的偏颇,深入、全面地揭示教学教育过程的本质,选择教学教育过程的最优结构。在七十年代初,苏联教育科学的发展日益出现整体化趋势。苏联教育科学院前正式院士、副院长巴班斯基于1972年在总结顿河——罗斯托夫地区大面积克服留级现象的先进经验以及对各种教学论进行综合研  相似文献   

14.
创造的权利     
当前,苏联围绕《合作教育学》问题正在进行着热烈讨论。 本刊第四期登载了苏联《教师报》1986年10月18日发表的题为《合作教育学》的座谈纪要。这里继续公布苏联教育舆论界对《合作教育学》持扬赞态度和反对态度的有关材料:(1)《教师报》1986年12月13日编辑部文章“创造的权利”:(2)《教师报》1986年12月18日苏联教育科学院8位院士的联名文章“科学与实践的结合”;(3)《真理报》1987年4月4日社论“学校的革新活动——希望、欢乐和担忧的源头”;(4)《苏维埃教育学》杂志1987年第2期Ю·K·巴班斯基的文章“教育科学与教师的创造”。 这场讨论仍在继续中,讨论结果必将对苏联普通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中苏1988—1990年教育合作计划的决定,中苏双边中等教育研讨会已于1989年7月31日—8月3日在中国吉林省长春市召开。出席会议的中方正式代表24人,以苏联教育科学院副院长瓦西里·格里高里耶维奇·拉祖莫夫斯基为首的苏方正式代表6人,会议列席代表8人。吉林省副省长刘希林同志出席了开幕式并讲话,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副司长马立同志主持了会议。出席开幕式的还有吉林省教委副主任陈漠开、梁植文,东北师大副校长周敬思等同志。  相似文献   

16.
巴班斯基是苏联教育科学博士,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副院长,是当代苏联教育理论界权威。学校教育工作中学生学业成绩不良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六十年代初,苏联罗斯托夫省中小学有3,890名教师的班级消灭了留级现象,全省留级生比例也下降到3.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了全面推广该省教师的先进经验,苏联教育科学院协同俄罗斯联邦教育部学校科研所罗斯托夫实验室研究人员在该省中心市的两所中学开展了教育实验研究。首先总结经验,制订出一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联邦共和国教育部长、功勋科学活动家,苏联教育科学院正式院士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达尼洛夫于1980年11月27日逝世,终年65岁。 达尼洛夫毕业于唐波夫师范学院,后在中学当教师。从1941年7月起至卫国战争结束止都在前线作战。  相似文献   

18.
2006年3月20日,“21世纪初期中俄教育改革比较研究”研讨会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召开。俄罗斯教育科学院副院长鲍利辛柯夫院士率领13人代表团到京参会,中国参加会议的十几位学者分别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清华大学、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主席、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任、中国教育部章新胜副部长出席了会议并讲话。此次研讨会是中国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与俄罗斯教育科学院于2004年5月签定的教育合作项目“21世纪初期中俄教育改革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9.
苏联教育科学院教育代表团于1990年6月11日访问了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以苏联教育科学院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研究所副所长斯特拉乌特为团长的代表团一行四人,团员有摩尔达维亚加盟共和国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科普卡尔、苏联教育科学院教育理论和教育史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布隆斯基和科廖皮科夫。  相似文献   

20.
他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记吉林省教育科学院院长聂海清研究员吉林省高教学会秘书处聂海清同志,1936年8月6日出生于湖南省桃源县,1956年毕业于东北师大物理系,分配到东北师大附中工作。在附中工作28年间,除长期担任初、高中各年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