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侯利强  施露 《今传媒》2006,(9X):61-62
新闻故事化和娱乐化已是老生常谈,四川卫视“新闻连连看”(以下简称“连连看”)却将新闻彻底走向故事和娱乐。  相似文献   

2.
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就卫视节目存在的过度娱乐化问题,对上海、江苏、浙江、湖南广播电视台进行约谈,要求必须坚决整改,要聚焦新时代火热生活,聚焦新时代奋斗者、劳动者,用更多高品质的电视节目丰富和引领人民群众的高质量精神文化生活.通过从大众媒体的使命担当切入,分析了"过度娱乐化"的表现与成因,并从"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相似文献   

3.
朱雯 《视听界》2012,(3):45-47
益智节目在我国的流行始于上世纪90年代,知识、娱乐、竞争是益智类节目的三个最基本共性。早期益智节目重知识、轻娱乐,导致观众审美疲劳,最终渐趋式微。在“限娱令”背景下,自去年下半年,包括江苏卫视和浙江卫视在内的多家卫视莺新打造新型益智节目,节目模式层出不穷(见表1)。  相似文献   

4.
于都  胡舜文 《军事记者》2005,(10):12-14
近年来,我国新闻界深入开展了抵制新闻低俗之风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仍有一些媒体陷于低俗泥潭难以自拔,巧打低俗“擦边球”以遮人耳目.新闻娱乐化就是其中主要表现形式之一。这些媒体把贴近受众与媚俗的“娱乐化”等同起来,将新闻娱乐化当作争夺受众的新法宝,视为取胜市场的灵丹妙药。报纸纷纷争“软”,电视竞相比乐,电台抢着搞笑……新闻娱乐化,  相似文献   

5.
浙江卫视2008年8月改版后,不到一个月即从全国卫视排名第九升至第四,一个月后又排名第三,网络影响力更是提高了99,5%,排名全国第二,仅次于湖南卫视。浙江卫视打造“娱乐三剑客”为首的一系列电视娱乐节目,在电视节目“泛娱乐化”的今天闯出一片天地,成功打造“浙江卫视·中国蓝”品牌。  相似文献   

6.
姜楠 《新闻窗》2012,(4):66-66
随着“资讯使人焦虑,何不娱乐使之”的口号在香港凤凰卫视提出,梁冬成了最初的新闻节目娱乐化的形象代言。在多元化的信息时代,这项举措迎合了大众的口味,因此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加速推进,大众媒体产业也迎来了繁荣期.各种选秀节目,像“超女”、“快男”非常火爆;继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之后,各大卫视的相亲节目陆续登场;各大门户网站的醒目位置几乎都被各种娱乐新闻占领.泛娱乐化成为当下大众媒体的一个显著特征. 我们可以把娱乐分为两种:一般娱乐和低俗娱乐.一般娱乐主要指传统的弘扬社会正气、艺术感强烈的歌舞表演、戏剧、电视剧和电影等,而低俗娱乐则指含有炒作、色情、暴力、恶搞等内容和倾向的节目内容和形式.  相似文献   

8.
《今传媒》2007,(12)
2006年11月,陕西卫视以"人文特色"为定位全新改版,"内向深挖,外向整合",以"人文娱乐化、娱乐人文化"的思路打造省级卫视新媒体。陕西卫视在过去的一年里,遵循"文化  相似文献   

9.
在目前我国电视发展中,出现了以娱乐选秀为代表的电视娱乐热潮,也引发了人们对“电视娱乐化”趋向的思考与探讨。本文从社会文化的多维视角对“电视娱乐化”现象作一探析,以期促进业界的研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东方卫视以“新闻见长.影视支撑.娱乐补充.体育特色”为内容定位,打造“主流媒体.另类表述”的品格。如何在传媒生态中独树一帜,形成自己的个性.这成为东方卫视开播后一直在探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新世纪以来,各类媒体的娱乐化已经成为一种形式,近几年,逐渐呈现出所谓“过度”娱乐的趋势,省级卫视表现尤为明显.如何在这种趋势下体现媒体的社会责任,是我国电视媒体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省级卫视的节目入手,观察分析电视“过度”娱乐的种种现象和原因,考虑到受众对电视功能的不同需求,从电视体制改革的角度,提出应当按职能将不同性质的电视台分开来办,所谓的“过度”其实并不过度.另外,提高观众的媒介素养,建设一个电视体制多元、形式多元、视角多元的国家,才是解决过度娱乐现象的最终归途.  相似文献   

12.
当前,体育新闻“娱乐化”现象愈演愈烈,由此带来的“消极影响”也使很多人深感忧虑,本文试图通过列举体育新闻“娱乐化”对体育媒体、观众和社会的积极意义,解释体育新闻“娱乐化”现象大行其道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2005年中国电视可谓是彻底地在娱乐化上“秀”了一把。湖南卫视借着《超级女声》这张娱乐牌率先突围,成为全国性的卫视频道。于是娱乐化本位研究、娱乐平民化探析等渐渐地进入研究者视野,本刊也将陆续刊登相关研究文章,希望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电视频道专业化的困境——以“阳光卫视”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路平 《新闻界》2005,(1):39-40
2004年10月份,阳光卫视在北京正式宣布:由人文历史频道转型为人文历史、财经娱乐频道。这一转型显示了阳光卫视风格路线的巨大变化,也标志着其“专业化”时代的终结。从开办之初,坚决表示“不管娱乐节目的利润有多么丰厚,我们都不会染指娱乐节目”,到2002年第四季度,实行“扩版”,在节目中大量加入娱乐内容和韩剧,再到今年lO月份,彻底“变脸”,  相似文献   

15.
“娱乐化”不忘媒体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丹锋 《新闻实践》2006,(10):56-56
近两年以来,国内各地新闻以及省内各档新闻,都有一种“娱乐化”倾向。要不要“娱乐化”成为业界争论的焦点。什么是新闻“娱乐化”?有的把社会新闻的增加归为“娱乐化”;有的把民生新闻增加归为“娱乐化”;有的把奇闻逸事增多,叫做“娱乐化”;也有的把报道方式的“剧情化”叫做“娱乐化”。以我的理解,娱乐化应该是,“用多种娱乐方式,侧重选择一些非传统题材,为增加报道可看性的新闻报道倾向”。它把新闻从以传递信息为目的要求,向以观赏性、娱乐性目的为主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我们要把原创音乐通过新的运作方式给予保护。要在众多娱乐节目中,体现我们的与众不同,云南卫视提出打造新娱乐、创意新视听的节目理念,《音乐现场》、《音乐集结号》节目就是体现这一理念的核心和重点。一个媒体既要娱乐大众,又要引领潮流,所以品质、品味、原创都是非常重要的,云南卫视应该以原创为核心,有了原创才能去打造品牌,有了品牌才能产生影响,有了影响才能有规模。与众不同的新娱乐,不仅在彰显云南卫视的品味,更为云南卫视参与卫视竞争、铸就品牌增加了另一个重要砝码。——云南电视台台长赵树清  相似文献   

17.
电视的低俗化是伴随着大众娱乐的泛滥化衍生的。2005年的中国电视是一个被娱乐浪潮所淹没的舞台,娱乐形式在不断的更迭中变换着面孔,有一种一切都被娱乐化的趋势。我们打开电视,海量的娱乐节目在随时随刻地霸占着我们的视听。电视已远远抛弃了10年前的严肃与傲然,不惜以格调的下滑来拉动严酷的收视率,以所谓“大众娱乐”的姿态使电视媒体进入到一种“电视新化”的状态中。  相似文献   

18.
大众化时代,娱乐产品最容易成为畅销品。在这种消费逻辑引导下的媒介,表现出来越来越明显的娱乐化倾向:最初是纯娱乐性节目和内容的大幅度上升,最后则发展到离娱乐性最远的那部分媒介内容——新闻,也向娱乐强行拉近,使新闻与娱乐之间的界限变得日益模糊,即所谓“新闻娱乐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刚从央视退休的赵忠祥,很快重新以主持人的身份,出现在上海东方卫视重金打造的全民娱乐电视节目《舞林大会》上,他的搭档是台湾娱乐天王吴宗宪  相似文献   

20.
2010年以来,湖南卫视、江苏卫视、浙江卫视三大卫视之间的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综观卫视之争,说到底是娱乐节目的竞争,尤其是在2010年唱独角戏的相亲节目,引发了人们对电视节目娱乐化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