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在1927年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作品,他和《背影》一起被誉为朱自清散文中的"双壁"。如果说《背影》通过淳朴的叙事,以美德与真情激动着千万读者的心,那么《荷塘月色》则借助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了情景交融的意境,带给读者是一种美的享受。《荷塘月色》是学生进入高三以来第一篇学习写景抒情散文,学生初中学习过朱自清  相似文献   

2.
朱自清的散文 ,选入中学教材的篇目很多。在中国现代作家作品中 ,除了鲁迅作品 ,朱自清的作品恐怕是进入中学语文教材最多的了。关于朱自清的散文 ,研究文章无以数计 ,但我觉得有两个方面尚未引起研究者的注意。第一是朱自清的散文充满女性味 ,第二是朱自清特别喜欢在他的散文中写背影。下面笔者将结合中学教材谈谈我的看法。先说朱自清散文的女性味朱自清曾经写过一篇名为《女人》的散文 ,他在文章中借一位朋友的口说 :“老实说 ,我是个喜欢女人的人……在路上走 ,远远的有女人来了 ,我的眼睛便像蜜蜂们嗅着花香一般 ,直攫过去。”作者不仅…  相似文献   

3.
鲁迅先生在论及我国新文学的发展时曾说过:“五四”以来“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谈“五四”以来的散文,不能不提到朱自清,而要谈朱自清,又不能不提到他的散文《背影》。为什么?因为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  相似文献   

4.
朱自清是“五四”新诗开拓时期的重要诗人.他的长诗《毁灭》.在诗坛上发生过重大影响。一九二五年.到清华大学任教.在创作上逐渐转向散文。由于他在新文学这块园地上辛勤耕耘.先后写  相似文献   

5.
提起朱自清的散文,读者自然会想起《背影》。朱自清是现代著名的散文作家,他的作品总是给人带来阅读上的美感,《绿》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绿》写的是游温州仙岩的所见所闻,朱自清对梅雨潭的评价是:“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而人们读罢本文也会由衷地惊诧于朱自清的《绿》来。朱自清的《绿》何以有如此巨大的艺术魅力呢?不妨探讨一下本文的艺术特色。《绿》在写作上分两个层次:一是写梅雨潭的瀑布;二是写梅雨潭的绿。作者开门见山地写他第二次到仙岩,使他惊诧的是她的“绿”。这是全篇的“眼”,也是全篇的点题。《绿》的第一层次…  相似文献   

6.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用白话创作散文的先行者之一.他的散文从数量来说不算多,不过《踪迹》(诗文合集)、《背影》、《你我》、《欧游杂记》、《伦敦杂记》等几个薄薄的集子,可是从艺术成就来看,这些散文集子不仅尽到了向旧文学示威的责任,而且起了现代散文拓荒者的作用,给后来者以巨大的影响.他的百来篇散文,经历了时间的考验,至今仍有不少篇章,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读朱自清散文的人都会承认,朱自清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我在Petty Bourgeoisie里活了三十年,我的情调,嗜好,思想,论理,与行为的方式,在在都是Petty Bourgeoisie的;我彻头彻尾,沦肌浃髓是Petty Bougeoisie的.”换句话说,朱自清散文的内容,思想,感情,和今天的读者,已经有了不小的距离.可是人们仍然爱读他的散文,除了因为这些作品至今仍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和认识意义外,更主要的是因为它“美”,能给人一种艺术的享受.比起某些思想性无懈可击而艺术上二流的作品,朱自清的散文有更强的生命力.人们渴望欣赏艺术的珍品,朱自清的不少散文称得上是艺术的珍品.《荷塘月色》等如习习清风,使人陶醉;《给亡妇》等如幽咽琵琶,催人泪下;《择偶记》等则风趣幽默,令人解颐.读这样的散文,真可以说是一种享受.可惜今天真正能扣人心弦的散文,还是太少了.要  相似文献   

7.
郁达夫曾说过: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作为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巨匠.朱自清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特别是写景散文,在现代文学的散文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一篇篇都脍炙人口,其中《荷塘月色》更是历久传诵,佳话不断,一直是中学语文各种版本教材中的经典美文。  相似文献   

8.
叶菁 《成才之路》2012,(5):17-I0012
正朱自清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诗人,散文作家,学者和民主战士。早在20世纪20年代,朱自清的散文就誉满文坛,成为脍炙人口的艺术珍品。《背影》正是朱自清留给后人的绝唱。作为学者的朱自清长期过着书斋生活,不能较多地接触劳动人民,所以他写得最多的还是他的家  相似文献   

9.
大家都读过朱自清的散文《春》,都被其中美妙的描绘所陶醉吧?可是,你想过没有,作者之所以写得美,与他凝练于笔端的审美感受有着重要关系。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的笔下留驻过春天,可这“年年岁岁花相似”的春天,在不同时代、不同人的笔下,却又是很不相同的。朱自清笔下的春天,是百花争妍,蝶舞蜂喧的热烈场面,是春风  相似文献   

10.
孟若虹 《语文天地》2011,(23):33-34
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中评价说:"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贮满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外,文章之美,就算他了。"的确,朱自清的散文朴素自然、缜密优美,富有诗意和情趣。《荷塘月色》便是其中一篇具有代表性的作品,20世纪30年代以来一直是中学语  相似文献   

11.
郁达夫曾经说过:“朱自清虽然是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然贮满着那一种诗意”。这话说得很好。以诗人之笔来写散文,诗意惘然,确实是朱自清散文的一个特色。他的散文结构严谨,笔触细腻,用语造句,极有功力,写来朴素自然,又时见匠心,每有新意,经得起推敲玩味。这些特色在《荷塘月色》中都能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2.
“朱自清虽则是一个 诗人,可是他的 散文仍能满贮着那一种诗意。 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 了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 算他。”(郁达夫《中国新文学 大系散文二集·导引》)那么,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到底有什 么样的“文章之美”?让我们 一起从他的散文中加以领会。  相似文献   

13.
郁达夫在《现代散文导论》中曾说:“朱自清虽则是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外,文章的美,要算他了。”的确,读朱自清的散文是一种美的享受。现在,让我们来品读《绿》中的一段,从他的优美文笔中领略梅雨潭那令人惊诧的醉人的绿吧。  相似文献   

14.
人们评价优秀的小说和诗歌时,常说它们具有散文美。有名的现代诗人艾青还专门写过一篇题为《诗的散文美》的文章。现代作家孙犁的小说《荷花淀》,也常被人们赞为饱含诗意的散文。那么散文究竟怎么美? 朱自清的散文,朴素、和谐、细腻,读完余味无穷。大家熟悉的《春》,不满千字,活灵活现地刻画了春天的踪迹。读后你会从那扑面而来的早春的气息中,享受到春意悠悠之美。吴伯萧的散文,没有曲折的情节,也没有奇异的景物,朴实的文字中含有动人的艺术魅力。有人说他的《菜园小记》,是由饱含诗情的一幅风景画精心套制拼结而成的一方彩锦。读着它,你…  相似文献   

15.
孟若虹 《语文天地》2011,(12):33-34
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中评价说:“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贮满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外,文章之美,就算他了。”的确,朱自清的散文朴素自然、缜密优美,  相似文献   

16.
冬天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卓有建树、风格独特的著名散文家。朱自清为人真诚朴素,他认为文学作品的成功“最大因由却在情感的浓厚”,因此,他的散文创作贴近生话,有感而发,却又不温不火,常给读者一种清风拂面、绿茶弥香的清新之感。朱自清的散文创作对于创建现代白话散文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郁达夫曾经赞赏他的散文“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李广田也明确指出“他的作品一开始就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可以说,朱自清的散文几乎篇篇都是精品,如《背影》《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匆匆》《给亡妇》等,已经与古典散文名篇一同成为了中国文学的经典。《冬天》是一篇写人的散文。朱自清精选了三个生活场景,寥寥几笔,意味全出,让我们在作者徐徐皴染的氛围中,深深体验着时光不再、物是人非的悲怆和苍凉。  相似文献   

17.
文学语言是文学作品的要素之一,也是作家风格在作品中的重要体现。朱自清独具个性的散文语言是构成他清新、自然、委婉、细致、平易近人风格的重要因素。他的散文语言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质朴自然朱自清的散文以"美"和"真"享誉文坛。在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学之美要算他了。(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他  相似文献   

18.
朱自清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诗人、散文作家和学者。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作为开篇,致力于散文的创作。他的散文先后成集的有《踪迹》(诗文集)、《背影》、《你我》等,对于"五四"以后以及当代的散文作家几乎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本文将结合朱自清的作品具体论述其散文在结构上,抒情上、语言方面的艺术风格,以及他散文体现的丰富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9.
郁达夫曾说过: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作为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巨匠,朱自清散文朴素缜密、清隽  相似文献   

20.
朱自清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他的散文一贯以细腻的美,谨严的美,和谐的美著称。其和谐的美主要表现在多种色彩与多种情调的和谐和统一上。朱自清散文是凭借什么来表现这些色彩和情调的呢?就修辞手段来说,我以为除了运用新颖、奇特而富于美感的比喻、比拟外,就是运用大量的叠音词。 朱启清的散文几乎每篇都可找到一定数量的叠词,尤其是抒情性散文。千把字的《荷塘月色》竟用了三十多个叠词,只六七百字的《春》也有近二十个。甚至标题也用叠音词,如《匆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