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的呼吸”一课,需要收集人呼出的气体以验证人呼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收集人呼出的气体的做法很多,但教参采用的方法——用口往塑料袋里吹气的方法效果不好。因为人呼出的气体温度一般都高于周围环境的  相似文献   

2.
例1冬天手冷时,用嘴向手上“哈气”,为什么有时感到暖和,有时反而会觉得更冷?解析手冷,说明手的温度低于人体的正常温度值,而刚从嘴里呼出的气体,其温度却近似等于人的体温,且呼出的气体中含有多种成份,其中包括大量的水蒸气.当温度较高的这种气体与温度较低的手接触时,因两者之间存在温度差,故流经手的表面上的气体便以传导方式向手传热;与此同时,气体中的水蒸气因遇冷在手的表面发生液化,溶化时放出的热量也被手吸收,因此手感到暖和些.若用“力”向手上吹气,使从嘴中呼出的气体的流速加快.当流动很快的气体经过手的表…  相似文献   

3.
刘燕 《生物学教学》2001,26(12):21-21
《生物学教学》2 0 0 0年第 7期刊登的“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实验的改进”一文 ,对中学教材中验证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二氧化碳的实验改进为 ,在人向澄清石灰水杯内吹气时 ,用气球向另一石灰水杯内吹气。该改进实验通过比较说明问题 ,比教材直接向澄清石灰水吹气有改进 ,但依旧缺乏科学的严密性。因为由人和气球向石灰水吹气 ,排气量难以控制 ,无法说明两者排出的气量相等 ;而两者吹出的气量不等 ,是不能说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高的。即使呼出气体的二氧化碳含量与空气的相等甚至偏低 ,只要进入澄清石灰水的气量大 …  相似文献   

4.
人类呼出气体中携带着疾病的重要信息.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气体分离和鉴定技术的推广应用,呼出气体的研究进人快速发展阶段.关于肺癌呼出气体的研究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该文就肺癌呼出气体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肺和呼吸》一课有让学生“比较我们吸进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实验。放入燃烧的火柴进行比较。用装满水的杯子倒扣在水槽中,用吸管向杯中吹气,从而收集呼出的气体,用玻璃片盖好待用;再用另一杯子准备一杯新鲜空气,同样用玻璃片盖好待用。然后用点燃的火柴分别放入两个杯中,观察它们的变化。最后分析上面两组对比实验的结果,能说明什么&做这个实验,我是按照课文中的插图如法炮制,点燃的火柴从瓶口插入都燃烧得很厉害,如果想延长时间,进行仔细观察,必会烧你  相似文献   

6.
<正>一、问题的提出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中,学生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用燃着的小木条、澄清石灰水和干燥的玻璃片分别检验吸入的空气与呼出气体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的含量的变化[1]。具体步骤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7.
任何生物都必须靠呼吸来维持生命。呼吸就是吸入空气以得到氧气,然后呼出不同成分的气体。我们呼出的气体中已无氧气,而增加了二氧化碳和水分。 被吸入的氧气用以“燃烧”一些食品供身体之需。废弃之物,包括  相似文献   

8.
中师(生物学)第二册有这样一道习题:根据CO。在澄清的石灰水里能使石灰水变混浊和q能助燃的道理,利有关的用具来设计两个小实验,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中含有的COZ多,而氧气少(提示:可用吹气排水法收集呼出的气体)。我们通过实验并得到了如下的结果。一、证明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COZ多用吹气排水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向瓶内倾倒少量澄清的石灰水,经振荡后石灰水变混浊,而向另一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加人澄清的石灰水后振荡,石灰水不变混浊,说明呼出的气体中比吸入的气体中COZ多。二、证明呼出的气体比吸入…  相似文献   

9.
采用注射器与量气管组合的自制实验装置,用氢氧化钠浓溶液充分吸收一定量人体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利用压强差并巧妙地根据白鹌鹑蛋移动的距离换算得出二氧化碳的体积,进而计算出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相似文献   

10.
原题:为了测定人体新陈代谢呼出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某学生课外小组设计了如附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中用过量NaOH溶液吸收气体中的O2,准确测量瓶I中溶液吸收CO2后的增重及剩余气体的体积(实验时只用嘴吸气和呼气),请填空。  相似文献   

11.
<正> 用干净的玻璃管,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了人体内呼出的气体中含有CO_2。要知道呼出气体中CO_2。含量是多少2可让一定量含CO_2的气体样品通过石灰水过滤,再把过滤后的气体收集起来。得到过滤后气体的体积量,通过下式计算即可求出样品中CO_2所占的百分含量。  相似文献   

12.
《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实验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生物第二册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其目的要求是: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其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从实验装置和实验结果显然可知,本实验只能检验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不能检验吸入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图1原实验装置澄清的石灰水甲乙吹气图2改进后的实验装置的多少。怎样去比较吸入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与教材中【看一看,想一想】相吻合呢?若教师简单地按照教材程序进行,总觉得有些缺陷,而且导致学生只能机械地听信吸入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少,却…  相似文献   

13.
在许多教材中都有一个类似的教学内容,即指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人体吸进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不同,认识到人呼出的气体比吸进的气体含有的二氧化碳多、氧气少。笔者在研究《我们在呼吸》一课过程中,搜集了一些不同版本的科学教材,并加以比较,希望能够找到教学这一内容的更好办法。  相似文献   

14.
(一)地球周围的空气、水与常见的溶液一、选择题1.下列是几位同学在进行“空气与人呼出的气体成分的差异研究”的做法或想法,其中正确的是( )。A.明明根据生物学知识提出:“呼出的气体可能水蒸气比较多”,这是他的研究结论B.取用石灰水时,实验设计中未说明用量,小东取了约1.5 mLC.亮亮认为在人呼出的气体中有一氧化碳存在D.小红认为人呼出的气体只有二氧化碳存在2.氩气是一种稀有气体,若以(?)表示氩原子,则图1氩气存在形式图示正确的是( )。  相似文献   

15.
《科学课》2007,(11)
湘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的重点是训练学生依据一定的事实提出合理的猜想与假设。第一课《我们在呼吸》主要有三个活动:活动一是"我们的呼吸器官",认识呼吸器官的组成以及这些呼吸器官的协调作用,完成一呼一吸;活动二是"比较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认识呼吸有什么作用(比较吸进和呼出气体的不同);活动三是"一呼一吸活动",认识呼吸是怎样形成的。  相似文献   

16.
采用手持技术较为准确地测定室内空气和不同呼吸方式中人体呼出的气体的成分,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与比较,试图对各气体含量的变化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7.
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较多的二氧化碳。如果按教材的设计做只能得到:呼出的气体中遇到澄清的石灰水能较快地使之浑浊,说明呼出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但不能说明它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笔者认为这样设计是不妥  相似文献   

18.
师:人为什么要不停地呼吸呢?你认为人吸进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成分一样吗? 生:不一样。(多数学生点头表示赞同)肯定不一样。因为氧气能供给人、动物和植物呼吸,人把氧气吸进去用完了。 师:如果我认为吸进气体和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怎样证明谁的看法正确呢?有同学说人把氧气吸进去用掉了,你们能用实验来证明吗? 生:火柴擦燃了用口吹它会熄灭,这就可以说明人把氧气用掉了。  相似文献   

19.
湘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的重点是训练学生依据一定的事实提出合理的猜想与假设。第一课《我们在呼吸》主要有三个活动:活动一是“我们的呼吸器官”,认识呼吸器官的组成以及这些呼吸器官的协调作用,完成一呼一吸;活动二是“比较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认识呼吸有什么作用(比较吸进和呼出气体的不同);活动三是“一呼一吸活动”,认识呼吸是怎样形成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不久前,听了一堂心理活动课"把身后的门关上",感触颇深。课堂上,教师首先给学生介绍了美国生理学家艾马尔的实验研究:将人在不同情绪状态下呼出的气体分别收集在玻璃试管中,冷却后变成水,发现在心平气和状态下呼出的气体冷却成的水是澄清透明的;在悲伤状态下呼出的气体冷却成的水里有白色沉淀;在愤怒状态下呼出的气体冷却成水后,将其注射到大白鼠身上,几分钟后,大白鼠死亡。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