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核心公式有两个: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式vt=v0+at以及位移和时间的关系式x=v0t+1/2at2.有了这两个基本公式,就可以根据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得到其他公式.比如位移和速度的关系式vt2-v02=2ax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v=(vt+v0)/2=vt/2.这些规律实质上是研究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初速度v0、末速度vt、加速度a、位移x和时间t这五个量的关系.具体应用过程中,一般可先进行文字运算,得出用已知量表达未知  相似文献   

2.
俗话说"偏方治大病",解物理习题也是如此,使用常规方法求解可能"疗程长"、"效果不理想",选择"偏方"就可能"疗程短"、"效果理想",下面就通过几个例题,介绍一下处理直线运动问题的几个"偏方",大家在解题时不妨一试.一、平均速度公式法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时除了遵守几个基本公式外,还遵守平均速度公式s=vt,而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v=(v0+vt)/2,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题目中,如果巧用这一关系式,可以简化解题过程.例1一水平的浅色长传送带上放置一煤块(可视为质点),煤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初始时,传送带与煤块都是静止的.现让传送带以恒定的加速度a0开始运动,当  相似文献   

3.
一、逆向思维法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1=v0 at,位移公式s=v0t 1/2at2,以及重要推论v2t-v20=2as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最基本的公式.一般来说,利用这三个基本公式可以求解所有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以上公式中涉及的五个物理量,每个公式中各缺一个,解题时,题目中不要求或不涉及哪个物理量,就选用缺这个物理量的公式,这样可少走弯路.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三个公式都是矢量式,如果物体不是做单方向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而是做加速度不变的往复运动,由于加速度的方向始终和速度方向相反,此种情况下,完全可以把整个过程作为一个匀减速直线运动处理,将各物理量直接代入公式进行计算.这样解题比分段考虑方便.  相似文献   

4.
在处理直线运动的某些问题时,历来高考试题利用牛顿定律、运动学公式常规解法就出现过程复杂、方程多、计算量大等问题,解答繁琐且易出错,如从另外的角度巧妙入手,从而使问题的解决快速、简捷,下面介绍一种处理直线运动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平均速度法"结论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vt/2=(v0+vt)/2  相似文献   

5.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是高中物理的重要实验,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案通常有以下五种.方案一利用速度图象求加速度方案解读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Δv/Δt可知,  相似文献   

6.
陈斌 《新高考》2007,(9):8-10
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变速直线运动中最简单的运动形式,它是质点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根据加速度的定义a=(Δv)/(Δt)=(v_t-v_0)/t可知,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改变相等,而由a=恒量  相似文献   

7.
题目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x所用的时间为t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x所用时间为t2.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2△x(t1-t2))/(t1t2(t1+t2)) B.(△x(t1-t2))/(t1t2(t1+t2))C.(2△x(t1+t2))/(t1t2(t1-t2)) D.(△x(t1+t2))/(t1t2(t1-t2))分析本题的已知量是两段相等的位移以及对应这两段位移所需的时间,待求量是加速度.不难想到运用x=v0t+1/2at2和v=v0+at等有关涉及位移、时间、加速度的公式,同时根据"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x所用的时间为t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x所用时间为t2",可以列出相关方程,从而求解.下面是该题较典型的几种解法.  相似文献   

8.
一、从加速度的定义式a=△y/△t说起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y/△t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v的方向相同,  相似文献   

9.
魏清兰 《考试周刊》2015,(2):136-137
<正>平抛运动是物体只有在重力的作用下以一定的水平速度v0抛出的曲线运动,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运动时间0至t时刻,水平位移x=vxt=v0t,竖直方向位移y=12gt2=g2v02x2=12vyt(12vy平均速度,因竖直方向是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S2=x2+y2;t时刻其水平方向分速度vx=v0,竖直方向的分速度vy=gt,合速度v2=vx2  相似文献   

10.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同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又等于这段时间初、末速度之和的一半,即(v)=v1中=s/t=v0+v1/2. 若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其中点位置的瞬时速度vs中=√v21+v20/2.而对速度单调变化的直线运动而言,总有这段时间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小于这段位移中点位置的瞬时速度. 例1质点由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9 s的位移为1.7m,其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  相似文献   

11.
1.加速度公式a=v-v0/t 例1某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为6m/s,经一秒后速度大小为8m/s,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  相似文献   

12.
高波 《科学教育》2006,12(2):48-48
中学阶段,我们会学习几种带“匀”字的运动,那么,在不同的运动中应如何理解“匀”字呢?这是我们学习这些运动时必须搞清楚的问题。(1)匀速直线运动在任意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位移都相等的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直线运动。由V=s/t可知,此种运动的速度是恒定不变的,即“匀”字反映了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2)匀变速直线运动在任意相等的时间里速度的变化都相同的直线运动。且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在一条直线上。由α=△tu可知,此种运动的加速度是恒定不变的,即“匀”字反映了这是一种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直线运动。可分为匀加速直…  相似文献   

13.
正众所周知,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与这段时间的中间时刻t/2的瞬时速度相同.那么这个结论对于做匀变速曲线运动的物体来说是否成立呢?答案是肯定的.笔者翻阅了相关的资料,发现在这方面并没有明确的结论及证明.本文拟从平均速度的定义及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角度来详细论证这一拓展之后的结论.情景展现一质点在水平面内以恒定的加速度a沿x轴正方向运动,时刻的速度为v0,与加速度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θ,θ≠0,如图1所示.运动时间为t.试证明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与  相似文献   

14.
应用公式s=(v0+vt)t/2,需注意以下几点:(1)该公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因为对于非匀变速直线运动,一般地,平均速度并不等于初速度与末速度的平均值.  相似文献   

15.
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高中物理的重点难点内容,其题型灵活多变,解题途经、解题方法也较多,下面介绍几种解题技巧。1常规解题技巧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共有s、vt、v0、a、t五个物理量。由其基本公式(1)加速度定义式:a=vt-v0t;(2)速度公式:vt=v0 at;(3)位移公式:s=v0t 12at2;(4)常用推导公式:速度——位移公式:2as=v2t-v20。可知,只要知道其中任意三个量,就可求出另外两个量。因此,在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题目时,一定要寻找(或转化)出题目中的三个已知量。例如,从静止开始运动,表明初速度为零;紧急刹车表明末速度可能为零。两物体相遇而不相碰,表明…  相似文献   

16.
向心加速度是匀速圆周运动中的教学难点,这是由于学生因长期接受标量运算而产生的思维定势,认为匀速圆周运动中物体运动速率不变,故其△v=0,于是有a=△v/△t=0。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强调两点,一是速度的矢量性,速度的方向变化也表示速度有变化,故△v≠0,另一是速度变化的方向就是加速度的方向。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说清楚△v的方向。教材中引进了速度三角形的方法,实际上已经考虑到了上述两点。关于向心加速度公式的推导方法甚多,下面提供几种有别于课本的推导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7.
1.五个公式的特点 有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有: ①v=v0+at(速度公式,缺少x). ②x=v0t+1/2at^2(位移公式,缺少v).  相似文献   

18.
速度与加速度是高中物理中运动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之一。初学的大多数同学就速度v和加速度a的关系的理解上常有一些错误的认识,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误以为“有加速度,则物体的速度一定增大”初学加速度,有的同学“望字生义”认为加速度就是“增加的速度”,因此,有加速度物体的速度一定增加,其实这是没有理解加速度的本质涵义。加速度a=vt-v0/t=△v/t,当△v大于0时,a为正,表明a的方向与v的变化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当△v小于0,a为负,表明a的方向与  相似文献   

19.
一、运用逆向思维求解在运动学中运用逆向思维求解的方法,可以使繁题化简,难题化帮助我们解决思维定势上的一些问题.例1一汽车以2 m/s2的加速度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求它在停止运动前的最后1 s通过的位移是多少?解析:如果设汽车刹车时的速度为v0,从刹车到停止所用时间为t,再运用运动学公式可以进行求解,但过程非常繁琐.若从逆向思维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就很简单.因为匀减速直线运动与匀加速直线运动互为逆运动,该车停止运动前的最后1 s可对应其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的第1 s内的位移,由公式s=at2/2,将a=2 m/s2,t=1 s  相似文献   

20.
第三讲疑难例题导读   本讲各节的要求在考纲中已经讲明白,现对书中部分例题作一些补充说明,以帮助读者深入领会。 133页例 1平均速度的定义≠速度的平均值,只有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才等于初速与末速的平均值。  133页例 2对速度时间图 3— 1的认识:甲质点作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 =1m/s2;乙质点在 0~ 2s内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2m/s2(a2>a1), 2s后作匀速直线运动, v=v1=4m/s。由于 a2>a1,出发后 0~ t2内,乙的速度一直大于甲的速度,二者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到 t2时 (图中 B点 )甲、乙的速度相等, t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