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分析了行政监管行为的性质、监管失职行为的违法性及行政裁量与行政违法的关系,结合各国相关案例,认定应以受损法益重大性,危险发生的预见可能性及损害结果回避可能性作为我国行政监管失职行为违法性判断的普适性标准。  相似文献   

2.
行政不作为是行政行为的一种,是相对于行政作为而言的。行政不作为违法与行政作为违法一样会给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而对于行政不作为的概念学界尚无定论。作者尝试结合“法定义务”标准及“法律关系”标准来重新界定行政不作为。  相似文献   

3.
论行政垄断的概念与特征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对行政垄断的概念目前学界虽无争议但有不同认识。行政垄断是国家各级各类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排斥、限制、禁止市场竞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关系的行为。行政垄断具有主体特殊性,行为的强制性与隐蔽性、动机与目的的多样性及政治危害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对行政行为程序违法之“法”的范围进行探讨,提出行政行为程序违法的“法”除包括法律、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之外,还包括规章、行政法的基本原则特别是正当程序原则和一般规范性文件。  相似文献   

5.
行政垄断是垄断行为的一种形式,其本质是排斥、限制市场竞争的行为,目的是获取非法的经济利益,我国由不同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规定了行政垄断的表现形式及其法律责任,借鉴美、日国家关于行政垄断的法律规制,指出了我国行政垄断法律规制的现状与不足,并提出改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谢秋芬 《大学时代》2006,(11):11-12
行政行为必须走向程序化是“行政法治”的法制建设价值取向的要求,行政程序违法及其法律后果是司法审查中的一个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论题。本文探讨了行政程序违法的表现,在此基础上与实体违法进行了比较,最后借鉴国外做法提出了对行政程序违法进行司法审查。  相似文献   

7.
行政协议具有“行政性”和“协议性”双重属性。司法实践中要分别审查“合法性”和“效力性”,而现行法就协议效力仅规定了“合法有效”“违法无效”,缺乏分别审查的规定。事实上,违法行政协议最终效力状态认定的前提条件是“合法性”与“效力性”之间存在联系。行政协议主体违法、程序违法、内容违法所对应的判定其效力的关键因素不同,认定标准也不同,协议效力状态判定包括权力瑕疵程度标准、效益更高标准、价值更高标准等。  相似文献   

8.
抽象行政行为就其本质属性而言 ,具有可诉性 ;抽象行政行为违宪、违法 ,较具体行政行为更具有危险性和破坏性。唯有开放抽象行政行为诉讼 ,才能更为及时且切实有效地维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
非法采矿罪是对矿产资源的经济价值、环境价值和安全价值的破坏行为。非法采矿罪行政违法性的判断体现为一般性行政违法的判断和犯罪构成要件层面行政违法的判断。一般性行政违法是前置性出罪规定,同时具有出罪指引和规范指引的司法功能。犯罪构成要件层面行政违法判断的主要内容为行为人是否取得采矿行政许可。非法采矿罪主体处罚的边界,要综合行为人的出资情况、行为人行为时的名义、在无证采矿中的作用等客观要素,并结合行为人对无证采矿的罪过进行判断。非法采矿罪对经济价值的破坏应在现有立法和司法解释框架内进行教义学诠释,对环境价值的破坏应当从造成生态维持功能损坏方面进行判断,对安全价值的破坏宜以抽象危险犯的形式予以设定。非法采矿罪判处的刑事罚金数额应当结合行政罚款等情况进行综合判断,以否定性评价的性质差异为前提,以处罚内容的同质性为纽带,兼顾实现可能性,体现对非法采矿行为的刑事否定评价。非法采矿刑事罚金与民事赔偿金的实现方式,应依民事赔偿金的私益和公益性质进行类型化处理。  相似文献   

10.
程序法定原则是行政行为必须遵循的法律程序,步骤与方式则是程序法定原则的主要内容,方式与步骤的违法即构成了行政程序的违法,行政程序的违法则属行政违法,违法的行政行为只能被撤销,因此,提高行政人员的法律素质和行政程序意识,是遵行程序法定原则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