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童钟鸣 《新闻前哨》2007,(12):71-72
"金豆、银豆,不如天天吃豆!""油脂无罪,吃法要对。"这是2007年十·一黄金周,央视新闻频道《每周质量报告》"广而告之"特别节目——"消费者学校"的播出内容。其中两期分别以"教您科学食豆"、"教您科学鉴别食用油"为教学主题,采用轻松、活泼的课堂教学形式,主讲者是观众熟悉和喜爱的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胡小松,"学  相似文献   

2.
一直以来都想写点东西,可总是感觉自己文字欠佳,没有勇气提笔,然而心中涌动的太多感动按捺不住,汇成一句话:谢谢您《军事记者》!自参加新闻函授与您邂逅以来,到今天的相知相悦,每次与您约会都使我欣喜若狂。每次《军事记者》拿到手,我便会细细地品味咀嚼着“业务探讨”、“佳作欣赏”、“新闻讲台”、“通讯员园地”等专栏,对一些“经典”的东西及时地记下来,看了一遍又一遍,唯恐漏下一个字、一个符号。您浓缩新闻写作的精华,彰显新闻人的智慧,这也许就是您深入人心的原因吧。一直以来,您如良师为我输送知识,似益友教我深思生活领悟军旅;您…  相似文献   

3.
赞编辑     
报刊上没有您的署名, 文章中却有您的劳动; “人民之田”的辛勤耕耘者把精神食粮向人们献奉。医生使病人重现容光, 园丁教花木繁茂青葱; 稿件经您剔疵点彩, 更显得富有生命!  相似文献   

4.
朱益寰 《视听界》2006,(1):174-175
什么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这个概念有其科学的内涵。这种人性化的科学管理理念是管理者由人性恶的“经济人”假设转向人性美的“社会人”、“自我实现的人”的人性假设,及由硬管理的理论转向注重人的情感、人际关系、参与管理、内在激励、潜力开发等的软管理理论。“以人为本”是突出“人在管理中的核心地位”的一种科学管理思想。“与您同在”实际体现的是一种共同发展的观念。具体就是职工与组织同发展,下属部门与总台同发展,媒体与受众同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与您同在”,是我们实际工作的重要原则。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和工作实践,着重…  相似文献   

5.
柳学长 《大观周刊》2012,(30):172-172,208
大力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是当前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但中职职业学校在教育教学领域中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仍存在着某些影响学校进一步科学发展的现象,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些现象,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进一步提高对继续深化学校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紧迫性和重要性的认识,而要继续深化学校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进一步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就必须明确“教什么”“怎样教”的课程教学改革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6.
倘若有人问科学家:“您的科学成果哪里来?”英国细菌学家、青霉素的发现者弗莱明会这样回答你:“我的惟一功劳是没有忽视观察。”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说得更明确:“没有观察就没有科学,科学发现诞生于仔细的观察之中。”隔行不隔理。观察对于从事新闻采写工作的记者、通讯员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观察,就不可能有好的新闻。一些名记者之所以能写出不同凡响的新闻作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具有不同  相似文献   

7.
记得我小时候第一次学到“心”这个字的时候,老师说,“心”是一把铁勺子,正在炒豆。豆子会蹦啊,最后两颗豆子掉在了“心”外,只有一颗幸运豆留在了勺里。  相似文献   

8.
乌兰 《大观周刊》2012,(26):181-182
课堂教学它不是简单的“教”与“学”的活动,而是思维空间的立体运动。每一位教师不能一味地“教”学生学习,而是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尽量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教法,变“讲堂”为“学堂”,变“一言堂”为“群言堂”。重视体态语言在小学蒙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功能,不断运用启发式教学,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不断更新观念和方法,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刁云明 《大观周刊》2012,(52):233-233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生要适应这个社会.作为教师就必须培养他们优良的学习品质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新课改理论告诉我们,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会学数学知识.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让学生走出学校后能做到终身学习,以适应当今社会知识更新愈来愈快的发展要求.下面就初中数学学习方法指导作几点浅议.  相似文献   

10.
王晓明 《视听界》2012,(6):16-17
深的事情是什么”、“您最大的遗憾是什么”、“您最在乎的是什么”、“您希望孩子为您做什么”。如此,更有人情味,更加符合一定的语境,也更便于被采访者回答,气氛显得比“你幸福吗”自然得多。有消息说,《新闻联播》年末将改版,增加新闻现场连线和新闻评论员机制。这说明,央视从“走基层”中尝到了甜头。没错,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更接地气,淡化教化色彩,《新闻联播》只会赢得更多的观众,由此产生的影响力也将更为巨大。  相似文献   

11.
“伯乐相马”、“悟空辨妖”、“慧眼识英雄”,所谓“相、辨、识”,都是说的对材料的鉴别。鉴别是解决对材料“认识”的问题,是材料占有之后,使用之前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十分重要的工作。蒲松龄在豆  相似文献   

12.
李:范老,用您自己的话说,您成为“养老金领取者”已十多年了。我上门采访,是想了解您下放成宁向阳湖“五七”干校的往事。  相似文献   

13.
问: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教请您博物馆学到底是不是一门科学,这个问题不论在国际上还是在国内都没有取得一致的看法。请问苏先生您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呢? 答:我认为现代博物馆学正在创建之中。请注意我不是一般地说博物馆学,而是说现代博物馆学正在创建中。我们不要笼统地说博物馆学是一门新兴科学,对博物馆本身的研究早在一二百年前就进行着了。我们需要历史来分析这个问题。对十八九世纪的近代博物馆的研究,产生了近代博物馆学,对二十世纪特别是战后的现代博物馆的研究,正在产生的是现代博物馆学。近代博物馆学反映的是近代的科学水平,现代博物馆学要反映当代的科学水平。评价博物馆学不要离开特定的时代,不要离开那个时代的科学水平。近代科学如果与古代科学相比,那要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在教育活动中体现并传播科学方法,但依然有许多不足亟待解决。本文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许多博物馆活动策划设计者没有搞清楚如下三个问题:“有没有”——展品中是否蕴藏着科学方法的内涵?“怎么找”——如何发现、发掘展品背后的科学方法信息?“怎么教”——如何利用展品有效开展科学方法教育?本文提出了几条提升博物馆科学方法教育的策略和建议,其核心在于:深入挖掘展品背后的信息,在“科学探究实践”中学习科学方法,这正是博物馆开展科学方法教育的价值和独特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15.
编辑絮语     
1971年的一个秋日,在从伦敦开往普利茅斯的一列头等车厢里,面对面坐着一位商人和一位绅士。绅士问商人:“您是日本人吗?”商人说:“我是中国人,说准确一点,是香港的中国人。”绅士眼睛一亮:“那么您是做什么的?”“搞搞航运。”“哦,您有多少船?”“有一点点,具体数记不清了。”  相似文献   

16.
“Do you Yahoo?”、“信里有毒…”,相信您就算不太了解互联网是怎么回事,应该也看过或听过这几句广告词儿;而如果您是网络族,不管上网程度如何,或多或少,您一定“雅虎”过。  相似文献   

17.
《贵州档案》,与您有缘。您第一次印入我的眼帘,恰是您创刊伊始的1982年。只是,那时“档案”一词尚未彻底从“政治斗争工具”与“机密性”的神秘面纱中走出来,社会对“档案”的内  相似文献   

18.
《青年记者》2009,(15):39-41
赵金:陈老师,您好!您的事迹在《青年记者》刊出后,很多读者来电说您“很牛”,是个“值得学习的好记者”。“七一”前夕,您获得“省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大众报业集团党委作出了《关于开展向陈中华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最近,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记协下发了《关于向陈中华同志学习的通知》。在此,向您表示深深的敬意!  相似文献   

19.
夏烈 《全国新书目》2010,(11):27-28
教育教什么?有人说是教知识,我仿效禅宗公案里达摩祖师的说法,“你算是得到了我的皮了”;有人说是教文化,那我说“你算是得到了我的肉了”;然后有人说教育教的是“正人格”“立修养”,  相似文献   

20.
科技馆为什么要开展“馆校结合”?要开展什么样的“馆校结合”?怎样开发实施“馆校结合”项目?本文以绍兴科技馆的科普工作实践为例,介绍了该馆学习新课标,践行新理念,促进教展有机融合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探讨了科学规划教学实践项目,与当地教育部门联合建设中小学生科技教育实践基地,打造“科学梦工场”这一馆校结合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