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热能动力工程装置中涉及瞬态火焰图像的检测与处理,如内燃机燃烧室中火焰温度的检测以及燃烧火焰脉动特性的检测。基于双色测温理论及傅里叶变换原理开发了一套瞬态火焰图像处理系统,结合高速摄像仪获得的瞬态燃烧火焰图像,能够计算瞬态火焰图像的温度分布、燃烧脉动的幅频特性。该系统已用于瞬态火焰图像检测处理的实验教学中,检测了定容弹燃用柴油的温度分布以及层流扩散乙烯火焰的脉动特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炉膛火焰图像信号处理为基础,介绍了一个闭环控制系统。通过对电厂的炉膛火焰图像进行处理,获得有效温区率、高温区率、质心偏移距离和火焰圆度。以这些数据为标准,使用KOHENON神经网络来判别火焰的状态,并融合如火焰检测传感器信号等的数据。最后,提出对炉膛火焰实时控制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温燃烧火焰中碳、氢、氧、氮元素的测量,搭建了一套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系统,并对乙烯预混燃烧火焰进行实时在线检测。使用强激光能量击穿乙烯预混燃烧火焰,通过分析不同碳烟浓度工况的乙烯预混燃烧火焰中等离子体跃迁发射的光谱信息,识别火焰中碳、氢、氧、氮元素光谱谱峰,研究火焰中C元素光谱强度与火焰中碳烟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该系统性能稳定,随着碳烟含量的增加,火焰中C元素的光谱强度也随之增强,因此LIBS系统在应用于高温燃烧火焰中碳烟含量检测方面具有广泛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1.烛焰相吸 如图1所示,将两支蜡烛点燃,彼此相距约10cm左右,用吸管向火焰中间吹气,发现两火焰向中间靠拢,犹如火焰相吸.越用力吹气,火焰相吸程度越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深入理解超声速条件下火焰稳定机制,为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的优化提供理论基础。创新点:1.通过大涡模拟准确地再现Burrows-Kurkov实验中台阶壁面射流燃烧室的反应流场;2.揭示射流火焰稳定抬举的机制;3.总结射流总温对火焰抬举特性的影响。方法:1.采用大涡模拟,获得了瞬时和时均的反应流场参数;2.通过计算燃烧学的数据分析,提取湍流火焰特性。结论:1.自点火过程维持了混合层中抬举火焰的稳定,并进一步在下游形成充分发展的湍流扩散火焰;2.升高射流总温会使火焰抬举高度降低,而过高的射流总温会抑制火焰温度的升高。  相似文献   

6.
点燃甲烷气体,将火焰罩在一个干燥的小烧杯内,可观察到烧杯内壁出现小液滴(水),继续将烧杯罩在火焰上。过一会儿,我们就会发现火焰自动熄灭,这是因为燃烧产生的热二氧化碳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故被收集在倒置的烧杯中,随着反应的进行,二氧化碳越来越多,当二氧化碳气体将火焰完全覆盖时,火焰就会熄灭。  相似文献   

7.
为获得高当量比甲烷预混燃烧特性,利用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研究本生灯甲烷/空气富燃层流预混火焰中氢氧自由基(OH)和一氧化氮(NO)的分布。结果表明:OH主要分布在火焰扩散层锋面两侧,火焰顶端基本无OH分布;当量比φ<1.31和φ≥1.31时本生灯富燃预混火焰外部扩散层分别以0.5 s和0.4 s为一个周期不断收缩膨胀;层流燃烧速度随当量比增加而减少,当φ=1.10时为最大燃烧速度33 cm/s,当φ>1.50时,层流燃烧速度基本保持不变,维持在15 cm/s左右;在火焰顶端存在强烈的负拉伸作用,负拉伸率的绝对值随着当量比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其中火焰拉伸率是影响层流燃烧速度测量误差的主要因素;对立体火焰结构研究发现,φ=1.54时在火焰扩散层内部发生局部熄火现象;对火焰中NO的分布研究发现,NO主要分布在火焰内锥外部的扩散层,工程应用时应尽量减少火焰扩散燃烧区域的分布,以降低NO的排放。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有火焰探测装置探测距离短、不能买现火焰的定向检测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热释电火焰传感器的光学设计方法和实现方案.在该方案中给出了两种火焰定向检测类型,一种实现面向型定向检测,另一种实现线向型定向检测.在面向型火焰定向检测方案中,探测装置的视角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采用非对称的光学设计,垂直方向通过专门设计的透镜实现较大范围聚焦,水平方向通过专门设计的夹缝控制视角的大小.线向型火焰定向检测主要基于超小视角的透镜设计得以实现.基于本设计方案的火焰探测器,可以通过适当调节光学参数改变探测距离,并能实现远距离火焰探测,火焰检测具有定向性.这在大空间自动消防水炮设计、森林防火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试验证明,本系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直径对甲烷水合物球燃烧特性的影响规律,设计了甲烷水合物球燃烧特性的复合实验测试系统,分别构建了水合物火焰特性以及分解特性实验测试装置.定量分析了火焰高度、火焰温度、脉动频率等水合物火焰特性以及质量变化速率、表面形态演变等水合物分解特性,结合这两类燃烧特性,探讨了甲烷水合物球燃烧的复杂传热传质过程.结果表明,受火焰...  相似文献   

10.
学好初中化学,不仅要领略五彩缤纷的化学物质,令人心醉的化学变化,更要熟记物质的五颜(焰)六色。1.五种火焰颜色 苍白色火焰:H_2 Cl_2点火2HCl。 蓝色火焰:2CO O_2点燃2CO_2 淡蓝色火焰:2H_2 O_2点火2H_2O;CH_4 2O_2点燃CO_2 2H_2O;S O_2(空气)点燃SO_2。 蓝紫色火焰:S O_2点燃SO_2。 黄色火焰:2Na Cl_2点燃2NaCl。  相似文献   

11.
火焰是可燃性气体燃烧时形成的发光发热的气团。准确弄清火焰的最高温度在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上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如气焊、气割时,其火焰最高温度限定了它所能熔化的金属材料的种类。火箭喷气管要经得住所用高能燃料的火焰最高温度才能正常工作等等。本文特从理论上对火焰最高温度的计算进行讨论。一、原理  相似文献   

12.
1.发光、火焰、火星。发光是固体物质微粒被灼烧的结果,如镁条在空气里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火焰是指可燃性气体燃烧的结果,受热时能够产生可燃性气体,固体或液体燃烧时一般都能产生火焰。如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硫磺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实际是硫磺受热时变成的硫蒸气在燃烧。火星一般是沸点很高的固体燃烧产生  相似文献   

13.
曾德宇同学在科学课上学习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部分,知道了外焰的温度是最高的。由此他通过观察,发现家中所使用的燃气灶没有很好地利用这一科学原理,只能调节火焰的大小,不能调节火焰的高低,当火焰小的时候,外焰没有直接接触锅底,可是火开大了,  相似文献   

14.
通过阐述预处理过程,即图像进行区域分割、二值化、提取火焰边缘;尝试引入一种结合了火焰尖角点亮度变化率的复合特征作为火灾火焰识别的重要判据,实验发现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基于纹理合成的火焰模拟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的火焰合成算法多数基于粒子系统,其主要缺点是运算量大.用纹理合成来模拟火焰燃烧的动态效果,既利用了真实火焰纹理的真实感,又避免粒子系统的大量运算,并能体现火焰动态纹理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相似文献   

16.
火焰鱼火焰鱼的头呈圆形,周无鳞,而是长长的绒毛,这种绒毛离水就会泄净水分,自动弹起。每根绒毛都会呈“S”形。由于绒毛是火红色的,长短又不一,如同一团火焰。  相似文献   

17.
为了满足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对燃烧检测平台的需求,设计了一套基于主被动协同检测的碳氢火焰多参数检测系统。该系统依托电荷耦合成像相机与激光发射器的同步测量,通过自行开发的图像处理程序开展数据采集与处理,结合热辐射定律与双色法等原理获得火焰介质辐射强度、透射比、线性吸收系数、燃烧温度等多个参数。在具体应用方面,通过激光消光测量实现火焰温度和辐射特性参数的解耦,将求解得到的线性吸收系数与图像检测获得的火焰辐射强度联立进而得到火焰介质温度分布。此系统能满足碳氢燃料燃烧火焰检测需求,对现有实验教学体系进行了扩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基于粒子系统的火焰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斌 《滁州学院学报》2009,11(6):103-105
粒子系统是一套新颖特殊的构造、绘制景物的方法。该文介绍一种基于粒子系统在火焰模拟中的应用,包括火焰粒子的初始化,帧数以及粒子属性的相应变化,体现粒子从产生、衰减到消亡的过程。最后实现了火焰的模拟效果图。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测量三维火焰温度的新方法 .根据光学分层成像理论 ,三维火焰可以看成若干个互相平行的二维发光断层的组合 .用高速摄像控制系统沿着某一固定方向对火焰进行分层聚焦摄像 ,得到一组辐射图像 ,每个图像都是其对应断层的聚焦像和其它断层离焦像的叠加像 ,运用图像反演算法 ,即可重建各断层的原始图像 ,再用彩色三基色测温方法 ,处理所得到的原始图像 ,即可建立火焰的三维温度场 .通过蜡烛火焰的试验 ,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1.(7-8年级)在推荐给《青年化学家》系列丛书的一本参考书中描述了下面的实验.在蒸发器中注入2-3ml酒精或丙酮,将其点燃,然后将预先准备在试管中的水注到火焰上,火焰立即熄灭.再用2-3ml己烷或汽油重复上述实验.这时,当加水到火焰上时,火焰不熄灭而液体继续燃烧.试问怎样解释这一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