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特别是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要想提高写作能力,必须既要搞好课内学习和训练,又要认真抓好课外阅读和训练。只有二者有机结合的,才能提高学习的实效。  相似文献   

2.
粮食问题忧思谈隋松岩我国是一个拥有12亿人口的大国,但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3亩,仅相当于世民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粮重的需求,尤其是对以粮重为基础的畜禽产口和其它转化产品的需求正日益增长,加之我国目前以及会后相生长时间都会...  相似文献   

3.
《短歌行》写于赤壁大战前夕,曹军铁锁连舟之后。在一个月朗星稀、风平浪静的夜晚,曹操宴请众将。当晚,一轮明月从东方大江上一跃而出,慢慢升入夜空,平静的大江上闪着跳跃的银光。曹操看着这明媚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高考作文中“伪文化”现象泛滥,“新八股文”呈现燎原之势。在2007届的高考作文评改中,这种“虚、假、伪”的文风将一定会受到打压。然而,怎样把作文写“真”、写“实”呢?笔者认为,写好时评文,不失为使同学们摆脱“虚、假、伪”的文风,回归到写真事,抒真情的“务实”的文风上来的有效途经之一。  相似文献   

5.
忧思     
不为发辫上少一个蝴蝶结或一条彩带而皱起眉头,只担心有朝一日再也看不到成群的蝴蝶和蜜蜂在花丛中飞舞。不为餐桌上少一杯“可乐”或“雪碧”而嘟起挂瓶的小嘴,却为未来的焦渴的牧宣、打柴郎再也不能在山上掬起一捧甘甜的清泉而惶恐不安。不用再为电视节目的丰富与否而焦躁,只为久居室内的我们或将忘记稻花国香、草原气息、泥土芬芳而惆怅。不必再像先辈们那样因为没有工厂,没有机器,没有轮船、火车、汽车而在外国人面前感到羞愧,然而,面对着富黑烟的烟囱、排气管、尘土飞扬的道路、乌黑的下水道、轰鸣的噪音,我们为将来的某一天人…  相似文献   

6.
忧思     
  相似文献   

7.
《四世同堂》这部近九十万字的长篇小说,以其丰富的蕴含为多种角度的研究提供了可能性。本文试图从文化角度切入,通过对作品文化意义的阐释,完成对作品的再评价。一老舍创作《四世同堂》的时候具有自觉的文化意识,这是无须证明的,只要看一看作品中许多关于“文化”的议论就可以明白。问题在于:文化意识在《四世同堂》中究竟处于怎样的位置?笔者认为:文化问题是《四  相似文献   

8.
9.
《电大教学》2009,(1):80-80
美国中学学制四年,四年光阴计2,102,400分钟,两百万分钟是美国高中生要在学校度过的岁月。由查德·赫特(Chad Heeter)执导的长约1小时的纪录片《两百万分钟:一次全球考察》(Two Million Minutes:A Global Examination),自2007年9月完成试映起,不仅震惊美国,而且在中国、印度等国家的媒体上,普遍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国内网络上,越来越多关心教育的人士,开始反思这部纪录片给予我们的深层次思考。  相似文献   

10.
贾平凹的小说《秦腔》不仅全景式的展现了农村生活,也为当代农村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巨大变化存照。小说对农村的土地与发展、文化变迁、伦理道德等问题表现出深刻的思考与极大的忧虑,为当代中国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诸多发人深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这篇小说写于1929年春天。此时,茅盾刚刚完成了以后引起众说纷纭的短篇小说集《野蔷薇》。所以,虽然《泥泞》是农村题材的作品,但和成熟期的《春蚕》、《秋收》等相比,呈现出迥异的风格和主题,倒是和《野蔷薇》更多几分相象。这里,我们有必要回溯一下茅盾早期创作的历程。  相似文献   

12.
以电脑化、数字化、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新时代教育已是21世纪教育的发展趋势,信息化成为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国外在网络课程方面起步较早,1989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教育研究与探索中心就发表了对该组织成员国应用计算机改进教学的研究报告,题为《教育中的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13.
长江的忧思     
  相似文献   

14.
新学年开始了.一年级的孩子们在家长的护送下,走进校门,接受小学阶段的启蒙教育.然而令人十分担忧的是入学新生严重超员,启蒙教育质量难保.以我们学校为例,今年一年级招收  相似文献   

15.
德育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可是如今德育的实效性存在着巨大的问题,它使我们教育工作者产生许多忧虑和思索。忧思一:与时代脱节的德育内容。德育的许多内容滞后于时代发展,空洞且脱离学生实际。课堂中,学生为投教师所好,言不由衷。要知道,学生的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家庭教育已成为普遍令人关注甚至焦虑不安的大问题,“望子成龙”便是千千万万个家长的心愿,翻开报纸、杂志,打开电视和收音机,一方面可以发现青少年成材的事例越来越多,一方面也可以发现青年犯罪的比重在日益增加。真善美与假恶丑都在争夺青少年。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社会教育的基础和依托点,孩子有问题不必大惊小怪,父  相似文献   

17.
18.
在动荡不安的当下世界,在价值多元、身份多样的社会,价值认同、身份认同或者价值认异、身份认异已然成为社会和谐的前提。著名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从一个独特视角,为我们提供一种认识和破解身份迷局的路径,也为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提供可行思路。  相似文献   

19.
大兴安岭的忧思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学校李广义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四大国有林区之一,经营面积占全国国有林区的11%,木材产量居全国第二位;这里的职业教育是在十一届王中全会后发展起来的,成绩是显著的。但是前进中遇到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1.鄙薄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20.
忧思大学     
在大学之道、大学理念、大学作为之类的图书充斥着书架的时代,作者认为,与其从西方的图书中引进迂远的“大学之道”,倒不如从中引进切近的“大学之忧”,文章对于大学教授的批判性、通识教育改革、大学的理念及发展路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等问题的忧思,视角独特且入木三分,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