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7 毫秒
1.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12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发出《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要求,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
《班主任之友》2006,(3):61-61
国务院近日发出了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通知强化了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认为农村义务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确立了“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2005年12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发出《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要求,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日前,国务院发出《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通知》要求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  相似文献   

5.
解读我国政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12月下旬,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会议,印发了《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对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进行了全面部署,计划用5年时间,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指出:“今后5年间,中央与地方各级财政累计将新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约2182亿元,其中中央政府新增1254亿元,地方新增928亿元。”  相似文献   

6.
庄电一 《教育》2006,(3):18-23
2005年12月24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通知》指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基本原则是: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经费。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在经费分担方面,中央对中西部给予重点支持,对东部部分困难地区也将给予一定照顾。  相似文献   

7.
2005年12月24日,国务院下发(2005)43号文件《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指出,我国将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以下简称“新机制”)。 在“十一五”规划的五年(2006年-2010年)中,我国将累计投入总额达270亿美元(约合218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用于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的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新机制”给我国教育投资体制带来了哪些挑战?对缓解农村中小学办学困难发挥了哪些积极作用?还存在哪些需要改进与完善的地方?为深入探讨相关问题,本刊特编发一组文章,从多个角度切实关注“新机制”下农村义务教育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2005年底,《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中,确定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承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发挥农村教育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已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国务委员陈至立指出,多年来低水平、维持性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远远不能与之相适应,必须以重大的突破性改革,建立更加完善的保障机制,在新的起点上,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2006年春夏之交,记者跟随教育部组织的中央新闻单位采访团,相继走进西部数省区农村,在了解机制的实施情况及其面临的新问题的过程中,也感受到了西部各级政府、学校、广大农户对这项重大的制度创新寄予的厚望。  相似文献   

9.
《教育》2006,(5)
2005年12月24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通知》指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基本原则是: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经费,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在经费分担方面,中央对中西部给予重点支持,对东部部分困难地区也将给予一定照顾。  相似文献   

10.
农村义务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财政部、教育部关于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加强财政预算管理的通知》等相关文件规定,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后,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提高义务教育实施水平,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决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保证,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这项改革从根本上解决了各级政府投入责任不明确、经费供需矛盾突出、教育资源分配不尽合理的具体问题,建立了农村义务教育“政府办学”新的投入机制,为求村义务教育持续均衡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与资金保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绩2005年底.国务院决定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行改革.温家宝总理亲自进行了部署。这项重大改革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经费保障新机制。这是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变革,从体制上解决了“投入不足、责任不清”这一长期困扰农村义务教育的问题,建立了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长效机制.为义务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两年来,在困务院领导下.在地方各级政府和各有大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新机制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建立,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  相似文献   

13.
2005年12月下旬,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会议,印发了《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对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进行了全面部署,计划用5年时间,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指出:“今后5年间,中央与地方各级财政累计将新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约2182亿元,其中中央政府新增1254亿元,地方新增928亿元。”[1]新机制第一次明确规定了各级政府投入责任,改变了以往遇到问题按单项转移支付的方式,建立了规范的长效投入机制,是中国政府有史以来对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系统的以法律形…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宋吉国 记者 唐文博)从2007年起,我省将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新机制以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以及巩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为重点,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分担责任.这将有力地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5.
新春开学,我省近千万中小学生首次享受了全免学杂费的农村义务教育,标志我省向本真意义上的义务教育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贯彻中央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决定,我省从今年起,似在5年内,全面建立起“责任明确,经费共担,保障有力,管理有序”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  相似文献   

16.
200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大力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国家财政保障范围,逐步建立中央和地方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免除学杂费的义务教育,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17.
田征 《陕西教育》2006,(1):49-51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是提高义务教育实施水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决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保证,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这项改革从根本上解决了各级政府投入责任不明确、经费供需矛盾突出,教育资源配置不尽合理的具体问题,进一步建立了义务教育办学“政府为主”的投入体制,为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与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18.
《农村教育》2006,(4):1-1
要大力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从今年起用两年时间,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今年在西部地区实施,明年扩大到中部和东部地区;继续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国家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主要是: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建立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投入机制,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9.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国家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免除学杂费的义务教育。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一惠及亿万农民子女的好政策,给农村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希望,必将对全面提高我国国民素质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是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高瞻远瞩,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20.
2005年12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召开了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会议,对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进行了全面部署。目前,中央有关资金已基本安排到位。教育部通知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紧急行动起来,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做好相关工作,春季开学前将有关政策措施落实到位,确保惠及西部地区广大农民群众和农村中小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