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污泥填埋对邻近水域水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放污泥可能对填埋区域邻近水域水质造成的影响,设计建成一个污泥填埋试验场,将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堆埋在试验场,以填埋污泥作为污染源,结合邻近水域的地理分布,制定合理的水质监测方案,对污泥堆埋场邻近水域水质进行监测并采用单因子指标和综合指标两种方法进行水质评价。结果表明:填埋区域邻近水域的水质污染主要是富营养化和有机污染,主要超标项目为COD、高锰酸盐指数、T-P、NH3-N、T-N、粪大肠菌群群。污泥填埋场渗滤液主要为有机物和营养物质超标,主要超标项目为COD和NH3-N,重金属含量不高。由此可见,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放污泥的填埋对邻近水域水质产生了较为严重的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2.
基于模糊数学模型的黄河兰州段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模糊数学模型对黄河兰州段的水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显示:黄河兰州段水质状况整体为V级重污染,四个监测断面的14项污染因子中粪大肠菌群对黄河兰州段水质污染的贡献值最大.权重最大值出现在中山桥断面,为77.85%,包兰桥断面挥发酚超标,其他各项监测因子都以优、良为主.  相似文献   

3.
在大量现场监测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标准比照法分析泾河流域(陕西段)的水质现状,并采用断面水质类比法,对泾河流域陕西段的水质进行分级评价.结果表明干流水质由2013年、2014年的轻度污染提高为2015年的良好水质逐年好转.支流三水河水质良好,泔河水质最差,为劣Ⅴ类水质.黑河水质大部分指标满足Ⅲ类水质.分析水污染产生的原因,并以"东庄水库"重大课题为契机,针对泾河流域现有污染,提出了近期和远期分期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4.
该文利用2010年各月份吐曼河流域3个断面的水质监测资料,对吐曼河主要污染指标即石油类、NH4-N、COD、总磷等四个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吐曼河水质存在一定的季节变化规律,整体呈现春冬季枯水期水质相对较差,夏季丰水期水质相对较好的变化趋势。(2)吐曼河主要超标污染物石油类、NH4-N的浓度自上游断面至下游断面逐步升高。(3)通过对吐曼河水质状况的综合分析,总结出污染变化趋势,并提出初步对策。  相似文献   

5.
采用多管发酵法(MPN法)测定大肠菌群数和粪大肠菌群数,稀释平板法测定细菌总数,并进行了浮游生物检测,以此对白河南阳段水质做出初步评价。结果表明:上游白河桥段水质稍好;铁路桥段和瓦店桥段中度污染。  相似文献   

6.
摘要:通过对2006—2010年采石河水质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掌握该流域水质污染的特征及其产生的原因。研究表明:采石河主要污染指标为有机污染物;污染程度依次为采石河上游〈采石河中游〈采石河下游。  相似文献   

7.
影响水质的生物体系指标主要有两个:每 mL 水的细菌总数(total bacteria)和每 L 水的大肠菌群数(coliform group).大肠菌群是一群好氧和兼性厌氧、革兰氏阴性、无芽孢的杆状细菌,在乳糖培养基中,经37°C 24~48h 培养能产酸产气.根据水中大肠菌群数目来判断水源是否被粪便所污染,并间接推断水源受肠道病原菌污染的可能性.我国规定每 L 生活饮用水中大肠菌群数不超过3个;若只经过加氯消毒即供作生活饮用水的水源水,大肠菌群数平均每 L 不得超过1000个;经过净化处理及加氯消毒后供作生活饮用水的水源水,其大肠菌群数平均每L不得超过10000个,生活饮用水的细菌总数每 mL 不超过100个[3].我们对河南职技师院校园水体的卫生状况进行监测,以期对师生的身体健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湖南省怀化市氵舞水水质以及怀化市环保局多年来的有关资料的调查和评价 ,发现 80年代初较为严重的粪大肠菌群污染又呈加重趋势 此外 ,汞、非离子氨等对氵舞水有不同程度的污染 主要由生活污水随降雨径流进入河流所致  相似文献   

9.
毕节市倒天河水库水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SPSS软件,对2003年01月至2004年12月期间倒天河水库逐月水质监测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库区水体污染有较明显的空间差异;而且不同污染物对水体污染的贡献率各不相同,总磷和粪大肠菌群所占份额最大,方差累积贡献率达81.0%。在此基础上,利用加权综合污染指数对水体水质污染现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该库区水质总体上属轻度污染,但饮用水取水口水质尚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0.
贾鲁河水质的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贾鲁河水质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氨氮、电导率、pH值以及高锰酸盐指数6个参数的的监测和研究,总结了贾鲁河水质近三年的变化规律,为贾鲁河水污染的治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