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借贷契约是唐代契约中的重要类型,其中违约条款又是借贷契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分析68件唐代借贷契约的特殊违约形态和违约责任形式,首先得出延迟履行是唐代借贷契约的主要违约形态且具体存在履行期限约定明确和不明确两种类型;其次通过对比唐代律法规制和契约文本约定,可知唐代借贷契约违约条款在唐代律法规制的框架之下发展,但在其具体运作过程中,逐渐形成许多的民间惯例,从而使得唐代契约违约条款的内容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  相似文献   

2.
唐代债权保障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重刑轻民”的中国古代社会 ,民事法律不发达 ,有关债权的法律规定很少。但在唐代的法典及现存的敦煌契约文书中 ,我们还是看到了一些具体的债权保障措施 ,即由双方当事人制定契约 ,当债务人拒不履行债负时 ,通过诉讼等手段对债务人给予刑事惩罚 ;在契约中设定条款 ,通过国家机构强制牵掣债务人财物 ,来实现债权 ;针对债务人无力清偿到期债务 ,实行役身折酬的办法 ,以力役折抵债务 ;责成债务人提出担保 ,当债务人无力履行债务时 ,由担保人代偿等。上述这些措施 ,有力地保障了债权人的利益 ,维护了正常的社会经济活动 ,对唐代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敦煌买卖契约的分析,认为敦煌买卖契约构成我国古代民商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契约要素条款齐全,合意制度,担保制度,时效制度等现代契约制度都得到了较充分的体现,而且已萌生出“官有政法,人从私契”公法与私法之法律基本分类。  相似文献   

4.
私人刑事调查作为古老的自我保护与私力救济重要手段,是对公力救济的有益补充。为使其在实践中兴利除弊,必须对其进行法制化。但法制化的实现并不能仅仅依赖法律建构,守法层面保障措施的设置同样重要。这种保障措施主要包括树立正确的私力救济法律观、推进健康的刑事诉讼文化建设以及提高普通受众法律认同度。  相似文献   

5.
在《破产法》修改过程中,关于劳动债权与有担保的债权哪一个优先受偿的问题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本文试图通过对劳动债权与有担保债权的性质分析,得出在新修订的《破产法》中,应将具有物权性质的有担保债权优先安排在具有债权性质的劳动债权之前受偿的结论,认为这是符合法律精神的体现,是对法律体系统一性的维护,也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论私力救济     
私力救济是一种历史悠久、运用广泛的纠纷解决方式,其作用不可忽视.法律成长过程中伴随着国家对私力救济的控制或利用,特别是随着公权力的不断强化,国家不能容忍私人行动,认为私力救济的膨胀会导致国家公权力的削弱.不可否认,从私力救济向公力救济的演进体现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但这种演进不应是简单的取而代之,法治原则不排除其他纠纷解决方式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私力救济随人类社会的存在发展而出现延续。当前私力救济的形式多种多样,无法用列举式穷尽,而其本质却亘古未变。私力救济作为一种人类发自本性的救济手段,直至今日仍然有其存在的价值基础。笔者从民间私力救济与公权力垄断的对比为起点,以划分道德与法律的界限为方法,还道德于道德,划法律为法律。  相似文献   

8.
工资债权作为一种保障社会个体基本生存需要的债权,大多数国家均赋予其特定的效力,即优先于普通债权,甚至优先于担保物权受偿。但工资优先权在各国有着不同的立法例,也有着不同的性质。在我国当前法律体系中,工资优先权是具有法定担保性质的债权优先权。即使我国未来民法典确立独立于典型担保物权制度的优先权制度,工资优先权基于其本身的性质和特点,也仍然应定性为债权优先权。至于未来工资债权是否优先于担保物权的争论结果如何,工资优先权的债权优先权性质也不会发生改蛮。  相似文献   

9.
私力救济之所以有旺盛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具有公力救济所无法完全替代的价值。通过对私力救济价值的描述以及我国当前的现实国情,可以发现,在实现法治的基础上发挥社会成员的自治性,在注重法律的公正性的同时兼顾效率原则,建立公力救济为主、私力救济为补充的多元救济机制,正是私力救济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作为公力救济补充的私力救济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私力救济有多种形式也存在局限性,通过确立私力救济的一般原则、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具体方式方法等途径对私力救济进行法治化建构,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公民权利,推进中国的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