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由于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完善,掌握数据再加工能力对分析产业发展现状、规划未来发展走向具有重要意义。旅游业综合性、服务性的产业特征在数据时代体现为庞大的数据量和交错的数据关系,必须对景区相关的网络数据深透挖掘,了解客源市场特征以及游客旅游体验评价,才能更有针对性地优化景区发展策略。文章主要通过百度指数和网络文本分析,查究游客的人群特点,了解旅游者行为偏好,探究游客对珠海长隆海洋王国的旅游感知形象,以知悉游客行为特征以及对珠海长隆海洋王国的旅游体验,依照分析结果提出可行的旅游目的地建设与运营的提升思路,旨在为珠海长隆海洋王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2.
刘晓燕 《陕西教育》2009,(4):113-113,110
游客管理是提高游客旅游体验质量,实现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文在引用分析国内外游客管理的相关理论基础上,探讨我国旅游景区游客管理的缺陷,并提出一些提高管理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网络文本收集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与评价,对所收集数据进行整理与加工,可以得到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综合感知形象.将黄山风景区大量收集的游客的网络点评作为样本,使用软件ROST ContentMining提取黄山风景区的形象感知高频特征词,运用网络文本分析法,探索游客对黄山风景区的形象感知,并针对游客反映的不足之处做出合理的建议.同时分析黄山风景区旅游者构成,充分挖掘更多潜在旅游者.  相似文献   

4.
通过网络文本收集游客对于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评价和感受,并运用数据挖掘手段,得到游客感知目的地形象属性与特征,已成为旅游形象研究的重要途径。以武当山为例,采集官方网站及微博和游客游记作为样本,使用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尝试对道教名山的旅游投射形象与旅游者感知形象进行分析,提取两个样本的高频特征词,了解投射形象与旅游者感知形象的内容和主题,分析两种形象的差异所在,为武当山旅游形象完善与提升提供依据,完善以网络文本为数据来源的旅游形象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
黄山旅游国际化进程中饮食文化资源开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饮食文化是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人类重要的文化景观之一。同时。地方饮食文化也是一种融物质与精神为一体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游客通过对地方饮食文化资源的体验.不仅可以增进对旅游目的地美食的了解,获得丰富的感官体验;而且还可以深入了解旅游目的地的饮食风俗、风土人情和文化特征等.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成功开发旅游饮食文化资源,不仅能够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及品质,也能繁荣旅游经济。  相似文献   

6.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网络文本分析法已成为研究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要素偏好的重要方法之一。为了研究阳朔乡村旅游游客偏好,采用网络文本分析法研究相关旅游网站上游客的游记内容。研究表明,阳朔乡村旅游游客偏好主要集中在遇龙河、漓江等流域的漂流活动,消费偏好聚焦在西街的餐饮、住宿、购物等旅游体验上。从整体上讲,游客偏好乡村体验类活动,但服务质量较低、价格较高、特色不明显等问题突出,为后期的开发和管理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7.
刘公岛景区是我国著名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1985年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在刘公岛开馆,2008年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陈列馆对外开放,同时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改名为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刘公岛景区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而其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则是刘公岛景区规划发展的核心.近年来,刘公岛景区为建成国内一流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充分开发和利用岛内现存旅游资源,不断提升景区的品位和服务质量,以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但刘公岛景区资源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可提升的空间,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将有助于刘公岛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嘉应学院学报》2017,(11):85-89
旅游意象作为影响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对增强游客感知、提高识别度、扩大影响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在借鉴"游客凝视"理论的基础上,以游客网络评论为研究样本,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游客评论中所凝视到的三亚旅游意象进行分析,总结出沙滩、海水、阳光是旅游者感知最为强烈的旅游资源,除本地旅游景区外,邻近市县的著名旅游景区也成为游客涉足的范围,对三亚的情感整体以正面、积极为主.  相似文献   

9.
游客通过网络获取旅游信息的同时也传递着各种旅游信息,网络文本是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重要数据来源。选取游客对琅琊山风景区游记、评论等网络文本数据,根据扎根理论基本思想和方法对琅琊山旅游形象感知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游客对琅琊山旅游形象感知中积极感知居于主要地位,消极感知居于次要地位;琅琊山风景区旅游形象的积极感知包括取票便捷、风景秀丽、文化底蕴、满意程度、休闲放松、交通便利、天然氧吧、居民质朴等八大部分;存在六个方面的消极感知,具体排序为:旅游价格>旅游设施>旅游景观>旅游安全>旅游体验>人员服务。  相似文献   

10.
游客管理作为一种管理理念,已为发达国家旅游目的地所广泛应用。它的目标是在不破坏旅游地资源环境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满足游客需求和提供高质量的游客体验,同时实现生态旅游区经济、社会和环境三大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对来访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的游客通过问卷及访谈的形式进行调查研究,统计分析来访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游客的人口学特征,了解游客对旅游相关要素的感知及评价。以期帮助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在环境保护和游客体验最大化方面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11.
在最后一场雪纷纷扬扬时,我们的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理论读书班,正春意盎然地进行着。拿起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轻轻地抚摩,爱不释手,因为它有一种积淀了丰富教育思想的厚重感;翻开施良方先生的《教学理论》、《学习论》, 高屋建瓴的理论框架也曾让我望而生畏;《新课程标  相似文献   

12.
探讨学习的两种性质:天性学习和规定性学习为研究起点,分析两种学习认识的异同和产生的作用,试图从二者的集合相生作用中找出对教育异化现象的解释和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3.
爱好成就事业 耿成群站在监视器前,对着新郎喊:"踢球的时候不要看新娘,你是第一次见到她,怎么能老看她.眼神运用不对!你这样看不怕人家当你是流氓啊!"然后他走到新郎面前,拿起足球边踢边跑边示范,这样,很自然地跑过,让足球自然地滚到她脚边.一队人马在郑州市人民公园忙碌着,摄像、灯光、化妆……  相似文献   

14.
网络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成年人正成为网络用户中的一支不容忽视的群体.网络的"双刃剑"作用明显,特别是网络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加强网络管理,提供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推进网络德育,提高未成年人的免疫力.社会、学校、家庭密切配合,让网络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分析哲学家赖尔批判了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否认了独立的心的存在,将心灵还原为行为,具有一定理论价值,但同时也面临方法论和本体论上的困难。由于其包含了物理主义的本体论,故成为一种"无头脑"的心理学。行为主义如何对待精神存在的事实?这也正是唯物主义必须直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埃里克森将人格发展视为自我调整顺利度过每个阶段的"危机",实现每个阶段的"平衡"。后悔往往伴随消极的情绪体验,与内部"不平衡"状态联系紧密,是人格发展需要处理的任务。接受后悔的程度、自我调整以及年龄差异影响个体的生活状态。适应和接受人生后悔经历对人最终实现人格自我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赫尔巴特主张在教学中和教学外都要给予学生最大程度的自由,但又反对教育者对学生放任自流。在对学生的态度上,他力图保持“压制”与“约束”、“自由”与“放任”间的平衡,这对当今教育有很大的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关于重建教师评价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评价工作既复杂又重要.反思教师评价工作现状,积弊甚多,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重建教师评价工作.重建,是继承、借鉴和创新.发展教育生产力是教师评价工作的根本目的.评价工作应遵循先进性、科学性、客观性、全面性、群众性和法制性等基本原则.要用多元化的标准评价教师工作.构建强调了指导和权重的教师教学工作评价表是开展教师评价工作的关键.师德、课堂教学、教科研、身心健康、继续教育、学科成绩、学生测评等是特别要加强研究的教师工作评价子指标.  相似文献   

19.
考试作弊在我国越来越严重,屡禁不止。本文以问卷调查形式对考试作弊进行了一次考查,内容涉及作弊原因和防止作弊的措施等。通过统计分析,我们认为,恰当的方法和得力的措施还是能减少作弊的发生,但要从根本上杜绝考试作弊,还需要尽可能取消作弊有利的考试,提高决策质量。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是综合语文学科的各种能力 ,培养思考 ,提高表达能力的重要一环 ,是由感知到内部语言(加工酝酿)再到外部语言的心理过程 ,是运用语言文字准确而有条理地反映客观事物 ,表达思想感情的高级思维活动。多年以来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改革中研究探索的着力点 ,许多有识之士为改变作文教学停步不前、学生作文水平没有真正提高的局面 ,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 ,产生了一些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使得作文教学研究领域里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但是 ,在诸多研究中 ,人们更多地着眼于作文教学的过程研究和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