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核心素养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能力的综合体现。识字与写字属于“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的基础型学习任务群。文章论述了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低段识字教学策略,要将识字与文化高度联结,与生活紧密联系,融入实践活动,落实“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的课程内容,将识字能力转化为素养。  相似文献   

2.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代的进步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基础是识字。《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让学生喜欢学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相似文献   

3.
课标指出第一学段识字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学习独立识字。让孩子们切身感受识字的乐趣,进而喜欢学习祖国语言文字,是识字教学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4.
黄超凤 《广西教育》2014,(33):94-94
识字是运用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的桥梁,识字教学质量关系到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笔者认为,教师很有必要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引下,从教学方法、教学形式上进行有效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搭建教材与实际生活的桥梁,达到让学生学会积累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5.
识字对规范学习语言文字,传承中华文明,启迪人生智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关注小学生识字学习现状,审视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对小学生识字的影响,阐述语言文字魅力对激发小学生识字欲望的作用,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古今识字方法,探索科学的方法,促进小学生又好又快地识字,从而更好地继承和发扬祖国的语言文字.  相似文献   

6.
生活化识字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感受语言文字、实践语言文字的一个有效途径。语文教学需要缩小课堂与生活的距离,让生活中的源头活水流进课堂。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生活兴趣出发,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整个课堂效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是讲课前我总是想方设法地选择有趣的导入,而且尽量做到贴近孩子的生活和情趣;二是利用插图、编故事、编口诀、猜字谜、表演动作等各种方法在游戏中快乐识字,通过巧妙的教学方式,解决了识字教学的"枯燥无味"的问题,在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下,学生感受到学习汉字的乐趣,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无限魅力,会越来越喜欢汉字,并能逐渐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进而提高了独立识字的能力,为以后的语言文字知识、能力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识字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关系到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一工具提高其他各科知识的学习质量。研究识字教学,探求出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识字质量的更科学、更艺术、更符合儿童接受能力的识字教学途径,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9.
识字教学是儿童学习文化、掌握知识的奠基工程,是学生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促其全面发展的关键工作。然而面对繁重的识字任务和繁琐的汉字系统,怎样创设省时高效的识字教学呢?  相似文献   

10.
为了使学生真正地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并能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增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可运用“寻根识字”教学法开展识字教学——通过日认积趣、巧学激趣、“寻根”成趣等策略,变以往枯燥乏味的机械记忆为生动丰富的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让学生感受汉字的美,体会汉字的无穷意趣。  相似文献   

11.
抓实识字教学,打牢学生语言文字基础,是构建有效教学的核心,是促进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发展的根本。为此,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教师就要围绕儿童生活,重视诗意学习氛围营造,积极开展必要的识字教学游戏,采用引入故事学习识字,以及图文并举等策略,以此来增强识字教学趣味性,促使每一个小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投身于识字学习之中,并在多元化学习引导下给学生留下永久烙印,让他们识字学习不断进步,学习有效持续增强,为他们语文学习筑牢底线基础。  相似文献   

12.
语文是众多学科中最具人文性和实用性是一门重要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小学二年级语文的教学重点,只有打好识字基础,才能及早掌握语言文字这一基本工具,才能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减少障碍。然而,识字过程是非常枯燥的,如何让孩子在课堂上轻松地学习尽可能多的字词,高效记忆、灵活运用,是值得教师深入探究的。  相似文献   

13.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形式多样的识字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地制宜、灵活多变地选择恰当的识字方法,使学生真正享受到语言文字带来的快乐。  相似文献   

14.
董敏 《课外阅读》2011,(10):161-162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中直观形象的因素,利用汉字本身的规律,借助形象有趣的教学方法,灵活多变地选择恰当的识字方法,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识字,有效提高了识字效率,使学生更加热爱语言文字,增强学习效果,真正享受到语言文字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快乐。  相似文献   

15.
汉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每个人生活与学习的最重要工具之一。郭沫若先生曾说:"识字是一切探求之第一步。"《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如何引导学生高效识字,本文从激发兴趣——乐意识字、教给方法——学会识字、引向生活——巩固识字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6.
张金霞 《考试周刊》2014,(49):53-53
语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掌握一定的生字量直接决定孩子的语文学习水平,也为将来孩子的学习奠定重要基础。作者进行了大胆积极的探索,在识字教学中培植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使他们真正喜欢汉字,在自主识字中提高识字效率。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而识字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开始,因此,低年级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索,引导他们探索汉字的价值,感悟汉字的奥秘。就如何引导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进行探讨,希望可以有效提高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多数是在阅读过程中形成的,而对语言文字的运用则通过习作得来,对阅读和习作来说,学生的识字能力是重要前提,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要求是"多认少写",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多识字,利用学生熟悉的语言因素,并将其作为学生识字的主要素材,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与学习经验,使学生掌握科学识字方法,将识字与运用结合起来,让识字教学更直观、形象。  相似文献   

19.
李杰 《学苑教育》2019,(5):29-29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做了这样明确的阐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学好语文又是从识字开始的,因此识字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和关键。抓好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就为学生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是这样来做的。  相似文献   

20.
林夏慧 《福建教育》2006,(11A):22-23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识字教学内容的编排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随课文识字,二是学“识字课文”识字。“识字课文”是编者借鉴传统语文教育经验和多种识字方法而精心编写的识字教材。识字课文中的词串识字,分开来看,是一个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词语:连起来读,又像一首音韵和谐的诗歌。学生学习这样的课文,既识了字,认识了事物,又可以在诵读过程中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