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玩是孩子的天性,让小学生在玩中学作文,效果很好。近年来我带过几个作文班,改变原来教师出题学生写的方式,采用了一种新的形式———利用孩子的“玩”心,有意识地引导、点拨,让学生在玩中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在“玩”中积累写作素材小学生作文最难的问题是“写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从学生生活入手。因此,我首先让学生在玩中寻找写作内容。开始,我让学生自己说会玩什么,然后要他教其他同学怎样玩。在学生玩的时候教师有意识地引导观察玩的过程,然后让学生写玩的片段。例如:学生玩拍洋画。很多孩子手中有各式各样的洋画。有“三国…  相似文献   

2.
作文,——你为什么要写你给谁写你写什么和怎么写这些问询都属于作文意识的探究。在当前中学作文教学中,亟待重视并强化学生作文意识的培养和训练。一、你给谁写人类的写作,包括学生的习作,是一种目的性明确的思想感情输出活动。如果在写作活动中,没有一个假想的读者,没有一个确定的接收对象,其写作活动将是多么的盲目、随意和散漫。即便有了一个习惯的假想接收对象,也值得推敲,要看他是否适当,是否有利于优化作者的写作活动及其效益。一般情况下,以父母为假想读者,除与父母有关的作文外,学生往往不由自主地掺杂一些撒娇、任性…  相似文献   

3.
如果你写了一篇自己觉得很得意的作文,当作文本发下来时,你一定盼望着能得到一个"优"。但是,如果你得到的只是一个"不合格",你会再也不想写作还是更加努力地写作呢?  相似文献   

4.
写作的时光     
<正>同学少年:10:20:05从小就喜欢写作文吗?宁袁敏:10:28:16读小学时,舅妈总是要求我写作文给她看,她喜欢用作文的优劣来评判一个孩子学习的好坏。那个时候,我最讨厌的事大概就是写作文了。但为了不在长辈面前丢脸,为了完成舅妈给我布置的作文任务,我便开始到处找书看,不断练习写作,就这样不知不觉中养成了看书写作的习惯,一坚持就是近十年。现在,我也可以写出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了。同学少年:10:35:22在坚持中慢慢喜欢上了写作?  相似文献   

5.
笔者有一次和一位学生谈心,她告诉笔者,她以前几乎不写英语作文,但有一次心情好,写了一篇,老师给了她一个Excellent的评语,自从那以后她对英语作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她的话语对笔者的启发很大,事实上评语是一种批阅的方式,也是提高英语写作能力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便于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在英语作文中的优缺点,有利于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相似文献   

6.
最近一段时间,我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发现目前不论是在小学还是在中学,学生作文抄袭现象都比较严重。最为严重的表现竟然是写一篇《我写我》的作文,全班竟然有五分之一左右学生的作文与范文存在着雷同现象,有几位同学几乎只是将范文作者的名字改成自己的名  相似文献   

7.
雁来 《中学生博览》2024,(13):34-35
<正>开始写吧,我对自己低语,你是自己最忠实的读者,写自己喜欢的故事吧。刚开始写作的时候,是在中学。那个时候啊,班上会发放订阅杂志的单子,上面是各种类型的杂志。只要在杂志名字下面打勾和上交杂志费就好了,之后每月固定时间,就会有杂志到你的手上。当时家里的经济条件也不怎么样,但是我还是硬着头皮向父母祈求,所幸最后得偿所愿。  相似文献   

8.
初见“朱克雷”这个名字,是在第六届“彩虹杯”作文竞赛评审的时候。她写的题目是《一点一滴》,文章最后虽然只得了个二等奖,但她思想的特别和文笔的出色仍给作为评委的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年1月,我终于在江南中学的校园里见到了她。一番交流下来,我发现,这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女生却有着比她的作文内容更为丰富的思想和经历。朱克雷高高的个子,言谈举止有种成熟的风范。她担任校学生会主席,老师放心,同学信服。但说实在的,让很多人熟悉她的倒不是她这个“学生会主席”的头衔,而是学校公告栏里获奖喜报中频频出现的她的名字。所以,在很多…  相似文献   

9.
提高作文水平的口号提得很久很响 ,但提高作文的品质却少有人提。其实 ,作文的品质提不高 ,提高作文水平也无从谈起———应该强调一下提高作文品质的问题了。作文的品质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观察品质、思维品质和表达品质。不要一味责备学生写作态度不端正 ,写作能力低下 ,要找出学生写作态度为何不端正、为何低下———没有东西可写 ,不知写什么 ,不知如何将要写的东西得心应手地表达出来 ,并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变“苦写”为“乐写”———“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一环。观察品质。“生活是创作之母” ,没…  相似文献   

10.
三年级是学生写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进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他们自发自觉地经常练笔,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主要有以下四条途径。  相似文献   

11.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历来是个重点和难点。现在作文教学中最基本的做法还是写前指导———动笔写作———作文讲评。这种做法的优点是面向大多数,但也有一定的缺点,就是针对性不强,流于空泛,学生作文水平提高慢,因此,需要找更高效的方法来指导学生写作。那么,怎样改革作文教学呢?我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如下几点做法:1.把课堂写作挪到课外完成,加强作文讲评。力求保证有一次作文就讲评一次。不仅教师讲,还要发动学生讲;不仅要讲好的文章,还要讲病文;不仅要讲一个人的作文,还要把全班的作文分门别类地统计,分门别类地讲,哪些同学的作…  相似文献   

12.
我有一个上小学四年级的外孙女,只要是课本里规定的作文,每次她都先写给我看。我提出意见,她再作修改。目的是为了到老师那得个“高分”。有一天,我对她说:“以后你不要再让我看作文了。作文由老师来看就够了。还是经常写日记练笔好。你先每周交给我两篇日记,以后逐渐做到一天写一篇。”(这里指练笔的写作,不包括个人的隐私)她立刻噘起小嘴,喃喃地  相似文献   

13.
正很多语文老师抱怨,批改学生的作文,是一项繁重、生厌的工作。老师们无奈,学生的一篇篇作文,语言乏味、千篇一律,让人眼前一亮的文字屈指可数。为什么上了那么多指导课,写了那么多作文,学生却怕写作、怨写作?也许应该反思当下我们的作文教学,到底哪里出问题了。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级教师管建刚说:"写作这事儿,只要你想写了,只要你有着强烈的写的冲动,不断地写,不断地改,不一定能成为天才作家,却一定能成为一个不错的写手。"马正平教授也谈  相似文献   

14.
同桌的她     
我平时喜欢涂涂写写,偶尔也有豆腐块的文章见报。因为自己有写作的切身体验,给学生辅导时,自然如鱼得水,左右逢源。我比较相信熏陶说。事实上,我是在以自己经常的写作和诸多的作品熏陶我的学生,激发他们对写作的兴趣。有一次,是初一时,我要求学生写篇作文:我最()的一个同学。下班回到家,外面突然传来《同桌的你》那熟悉的歌声。所有过去了的,都会成为亲切的怀恋,已届而立之年的我情不自禁想起中学时代那个同桌的她。于是,便有了下水作文《同桌的她》。一个楚楚动人、沉默是金甚至有点神秘色彩的少女,一篇充满悬念波折、让人捧腹并且令人感慨的短章,确系生活,恰似戏剧。这样的下水作文,既在一定程度上启发了学生的写作,又最大限度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可谓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5.
学生的鼓励     
教了20几年的语文,养成了好读书的嗜好,尤其是散文,每读一篇,仿佛是在就着佳肴品美酒,自得其乐。不断地看到张传霞这个名字见诸各家期刊,好熟悉的名字,是我的学生吗?终于耐不住,多方打听,知道了她的工作单位——莒县特殊教育学校。终于印证了猜想:在散文界小有名气的传霞,就是我10几年前的学生。于是,开始联系,一番热情的别来问候后,我便祝贺他,她谦谦笑着:“老师,您还经常写作吗?记得当年您的下水文写得很美啊!我今天的写作就是缘于您当年的引导。”我脸红、尴尬地笑着说:“哪里……没有……我老了……”就这样语无伦次地搪塞过去。而后便…  相似文献   

16.
一位温州的教师向我咨询:"作文指导课应指导什么?"我非常简洁地回复:先确定内容,再激发兴趣.她追问:"不指导学生说一说吗?""指导学生说一说?说什么?"我反问.她好像遇到了外星人,以为我居然不知道在作文指导课上的重头戏就是"从说到写"!让学生"说内容",这种提法我能不懂吗?不知听了多少堂作文课,无不是循规蹈矩从说到写,让学生先说出内容,再引导其他学生对某生的"说"做出评价,从而规范下一生的"说".试问,当你要写文章时,别人却在你动笔前说三道四,说一些并不是你想写的内容,你是烦,还是厌?  相似文献   

17.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是最令师生头疼的:对学生来说———作文难写;对老师来说———作文难批。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进一步引导他们热爱写作;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作文批改艺术,便能让貌似"老大难"的作文成为"小儿科"。  相似文献   

18.
我并不是一直喜欢写作。妈妈是老师,上一年级后,她就开始叫我写作文,每次我只写两三句话,她总是说不行,我便越来越讨厌作文。  相似文献   

19.
谈面改作文     
中学作文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如何减轻教师批改作文的劳动基等,广大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对这些问题都十分关心而着急,不断地进行探讨、争论。说到底,中学作文教学,不外乎两个最基本的问题,即:学生的写,教师的改,写,每学期写多少篇?是否限时间交卷?改,全收全改?改一半?详改?略改?抽查?同行们对此问题见仁见智。我这里着重谈一谈我对作文批改的另一种尝试——面改。  相似文献   

20.
闪光的奖杯     
钟佳欣 《下一代》2014,(2):17-17
正在我的书桌上,有一个奖杯,每当我看到这个奖杯,往事便一幕幕在我眼前飞快地闪过。那年,学校举行"书法比赛",我也想参加。面对缭乱的字迹,我只好努力练习。可是,愈练愈烦……这时,我看见好朋友的字迹秀美端正,便"借鸡下蛋",请她给我写一幅书法,没想到她竟然拒绝我,还给我讲了许多大道理。我在心里嘀咕:哼!不写就不写,我还不用了呢!我把笔一丢,转身就走,只留下背影供她敬仰。第二天,她说:"别生气了,我教你练字吧!"我恼怒地说:"不用你教我!"便转过身,不再理她!交书法的早晨,我突然想到一个"好主意",我将她的书法拿来,写上我的名字,又将我的书法改写成她的名字。就这样神不知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