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正>每当我看到学生们在"阳光伙伴"的训练和比赛中,一次次摔倒后又一次次爬起,一次次的失败后一次次胜利,每一次冲锋都饱含了坚强的意志力和高昂的团队精神。看到他们失败后的倔强和胜利后的拥抱,感动之余,给了我很多的启发。我也在思考"阳光伙伴"靠什么让学生"阳光"无限,它有哪些元素值得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借鉴?这些都值得我思考,恰巧手头又有许多学生参加"阳光伙伴"后的感言让我豁然开朗,因此我希望能给大家启发。  相似文献   

2.
《体育师友》2016,(3):56-57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不断进步,教学模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而体育教学的目标能否顺利完成,与教师和学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小学生心理正处于成长时期,需要外界给予引导与激励。同时,教学目的成功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张扬个性,创造性地发挥水平,体育老师能否把握住这一关键点,灵活运用激励理论这一思想武器,也是体育课堂成功与失败的重要因素。从激励的概念,激励理论,激励理论在体育课堂上的现状,以及在体育课上的应用,作用,实施措施等多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正>中学体育教学单元的设计应以教材为依据在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试验中,有些地方在中学阶段仍以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某些目标为依据设计教学单元;也有采用给体育课命名的方法来设计课堂"教学情境"。笔者认为,学生到了中学阶段,不能再用小学低年级"主题"式的方法来设计教学单元,而应以体育教材为依据。主要理由是:  相似文献   

4.
<正>带着知识走向学生,是"授人以鱼",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才是"授人以渔"。试问,在当前的课改新形势下,战斗在体育教学一线的教师们,有多少人仍墨守成规地"授人以鱼",又有几人能务实创新地"授人以渔"呢?是给学生一座金山,还是给学生开启金山的钥匙呢?毋庸置疑,面对课改,解读新课标,思考新理念,身为人师,我们必须义不容辞地  相似文献   

5.
<正>课外体育活动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在日益增强的升学压力之下,我国基层的体育课外活动基本处于形式状态,课表上能反映活动时间段,但真正到了这个时间内,操场上却空无一人。虽然,国家明文规定要落实"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学校体育制度,但下至基层已被升学考试"指挥棒"一棒打入"冷宫"。这段时间,由于"两会"代表提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体育课程标准确实给体育课堂来了积极的变化,如体育课程理念、目标更新了,学习内容丰富了,学习方式、评价方式"主体化"了。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困惑,如:新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同"体育教学大纲"时期相比较并未见提高,部分课程的有效教学有明显减弱现象。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把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实践和教学行为时,出现了诸如"一味迁就学生兴趣"、"淡化运动技术"、"轻视规范教学"、"无劣评定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对物化的学校体育进行了认真地分析,发现学校体育在育人方面一直偏重于以物为中心,而偏离了以人为本这一基本思想。为了使学校体育在育人思想上能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本文通过体育中人文教育理念的树立与强化,努力扭转"教师与学生是教与学的工具"的局面,使学校体育由物化向人化升华,以改以前学校体育育人的"半个人"为"完整人"。  相似文献   

8.
论如何关注和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正>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并把激发、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作为体育课程的理念与目标之一,应当说这是我国体育课程的一大进步,我们表示支持和拥护。但是,近年来在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却出现了一种"兴趣至上"的倾向。例如,有的人说,"体育课程改革必须以学生的运动兴趣为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9.
<正>体育新课程改革推行至今已有6年之久,随着改革的深入,体育教学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各教学专家、一线教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术上的争论,教学上的探讨热闹非凡。记得新课程改革初期以"激发运动兴趣"为中心、为目标,最时髦教学方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如今又提出"回归体育本色"、"强化教师主导作用,以传授式教学为主"的呼声。让人大有"乱花渐欲迷人眼"般无所适从之感。带着许许多  相似文献   

10.
对"快乐体育"思想、"快乐体育"教学理念及实践进行理论解读,在此基础上,构建一种具有普适性的普通高校公体课程"快乐体育"教学模式,命名为"苦乐体育教学模式"。该模式依据体育运动的特征、体育课程的特征、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特点,贯彻"快乐体育"思想和"快乐体育"教学理念,强调有针对性地传授体育知识、观念、技能,注重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运动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经教学实践检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正>一、案例背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提出:"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一些教师对此缺乏正确全面的理解,走上了极端,认为学生喜欢怎样就怎样,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于是出现了不少"放羊"式教学。他们认为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形成终身体育意识,而且可以充分发  相似文献   

12.
<正>中考体育加试实施10多年来,对推动和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效地促进了初中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但也遭到了社会各界的质疑,质疑其导致了学校体育的"应试教育",学生仅仅围绕考试的项目练;质疑体育中考的公平性,忽略了体育中考中的弱势学生。  相似文献   

13.
<正>"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是新一轮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提出来的课程新理念。这个理念,对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区别对待,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但有的学者却以此为依据,在评定学生体育学习成绩时,人为地拉平学生的学习成绩。美其名曰: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我认为这是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  相似文献   

14.
<正>一、问题的提出在新一轮的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中,如何评定学生的体育学习成绩,是一个大家都非常关心的热点问题,由于提出了"多元评价"理念,拓宽了评价的视野,丰富了评价的内容,改革了评价的方法。尽管由于"多元"而未明确"重点",给实际操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也影响了评价功能的充分发挥,但这是前进中的缺点,通过改革实践,可以得到克服。问题是有些业内人士,在解读新的评价理念时,说了许多过头的话,提出了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例如:  相似文献   

15.
<正>"快乐体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竞技性与娱乐性、技术性与趣味性相结合,使学生在活动中享受到体育的乐趣,实施"乐教"、"乐学"的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它体现了传统教育观念和体育教学思想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教育理念更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而体育教育的实践者——体育教师却感觉有点"乱花渐欲迷人眼",体育教育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研究、如何进行研究?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笔者偶然在网上看到"草根"一词,顿时感觉眼前一亮,"草根化"的体育科研才是我们最为需要的。"草根化"的研究,它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研究,是一种本着"以教师为本"、"以教师的问题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正>建构主义关于知识、课程、教学、师生关系等方面的观点(见拙文《建构主义缘起、基本观点及反思》,中国学校体育,2008-4),已经非常鲜明地昭示出其"学生中心主义"的课程价值取向。"学生中心主义"由来已久,从卢梭到杜威,再到罗杰斯,每一次都在给人带来欣喜之余,又给人留下不少的遗憾。而以建构主义为代表的新  相似文献   

18.
<正>2008年的北京,兑现了"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的诺言,在9月29日举行的奥运残奥表彰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奥运收获丰厚。同时也明确提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发展要求,这无疑给我们学校体育工作提出了新的历史使命,此时此刻,让我们再次回眸北京奥运会到底给学校体育带来什么,无疑有着积极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在"提倡全民健身运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今天,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的培养对学生特别是少年儿童来说非常关键。拓展和延伸体育教学的功能,扩大和丰富学校体育的功能和内涵,突破每周3节体育课的体育教学模式,延伸课堂教学,是实现"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这一目标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20.
吴燕丹 《体育教学》2009,(12):38-39
1.引言 残健融合是学校特殊体育教育追求的最终目标。融合是一种权利,不是少数人的特权。为特殊需要学生提供融合的体育氖围、体育环境,使融合的体育活动既符合特殊需要学生的能力和需要,又不致使他们体会到有异于常人的隔离感,就需要学校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条件,只有这样才能使特殊需要学生能在主流环境中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