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2 毫秒
1.
心灵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思想支柱,而科学的、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理论教育,又是做到思想或心灵和谐的保证。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灵的撞击,如果要使这种撞击产生共振,那就要注入人文关怀,教师与学生要平等相待,互相尊重与互相关怀。回顾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历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一种是“教育者高人一等”、“受教育者低人一头”的不平等的对话模式;一种是教育者视受教育者为朋友、伙伴的平等的对话模式。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往往处于不平等的地位,教育者多半具有政治上的…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二分的哲学基础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处于不平等地位,灌输模式因缺乏必要的对话与沟通使教育效果低下.用后现代主义来关照思想政治教育,它将消解和颠覆传统的二元对立、主体至上与话语权威,以建立一个平等与对话、理解与沟通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在此后现代主义语境下,对心理咨询理念和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做了一些初浅探讨.  相似文献   

3.
网络的多向互动特点改变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的单调、枯燥,促进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平等交流、多向互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及时转变观念、与受教育者平等对话,做到情理交融、以情感人,掌握网络多向互动的具体实施方法,才能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板结化现象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中非常普遍,它忽视平等、多元结构的对话式话语,过多地追求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符号化建构,而忽略了符号背后的教育目标。由此造成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生产结构、传播方式以及接受方式上的困境。根据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提出的"生活世界"观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应该完成生活化革新,主要是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培养目标、避免红头文件等替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吸收社会大众意识形态文化、正确处理教学语言转换等。  相似文献   

5.
对大学生进行"对话式"思想政治教育,是坚持"以人为本"指导思想的必然要求,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大举措,是激发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途径。为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体系,应在把握"对话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念和运用艺术的基础上,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特点,来运用对话的艺术。具体应从充分的准备、引人的开端、平等的态度、透彻的说理、灵活的应变和圆满的结尾这六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由于"注入式"教育理念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把师生之间知识能力水平的差异误以为是二者主体人格上的不平等,思想政治教育只是简单地从属权威和方法单一地灌输,其后果是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低效化.后现代主义的知识观认为知识是不断生成和建构的.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是教育的主宰者,是"平等者中的首席",应与学生的思想共舞.在新的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应以学生为本,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倡"平等、对话、沟通、理解"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7.
主体间性是指以个人主体性为基础,强调主体间平等、理解、对话、交流的和谐关系,把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存在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人性化、科学化、合理化的交往活动。在不淡化教育功能的前提下,突出平等交流、互相理解的特质。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是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学生生活、注重语言交流的艺术性、发挥好价值引导作用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必须建立在全面遵循国家整体教育方针的基础上,涵盖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抵制社会上不良思想的侵害,另一方面要为学生生活和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通过反面抵制和正面引导,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8.
心理咨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方法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由于有效的方法论工具的缺失,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不确定性充斥的现代社会凸显出诸多不适应。心理咨询是很人性化的一门学科,后现代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平等与对话,把心理咨询应用于其中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构建良好的师生对话关系将对教育效果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从传统说教模式的弊端、大学生的身心特点、信息时代的多元化等三方面论述了师生对话的必要性,笔者认为平等、理解、尊重、信任、博爱等是开展有效对话的重要要素,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产生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话式教学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话式教学既有助于弥补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缺失,又有利于发展大学生的自主性,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它是民主的、平等的教学;是沟通的、理解的教学;是开放的、互动的教学;是创造的、生成的教学;其形式有对话法、讨论法及网上“对话”。  相似文献   

11.
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激励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激励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激励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方式。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运用激励机制有助于教育者确立适当的教育目标,有助于提高受教育者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有助于加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理解和沟通,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要正确地运用激励机制,就必须正确分析受教育者的需要,正确把握激励的时机和分寸,正确选择实施激励的方法,构建科学的配套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主体间性德育是师生主体间在生活世界里为达到共同遵守道德规范和实施道德行为所展开的交互共在、协同互动的交往过程。道德教育源于生活,回归并融入生活世界的德育,它建构了主体间精神活动的过程,成为主体间性德育的基础;师生主体间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认同的基础上,从而形成一种以"互交主体"为中心的师生主体间协同互助的融合,成为主体间性德育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13.
国际理解教育视野下的教育革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化背景下,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世界性的教育思潮,而教育国际化的核心是国际理解教育,我们必须重视国际理解教育,加强国家与人民之间的交流、了解及相互理解和支持,而教育是增进和深化这种交流、了解与相互理解和支持的最主要、最有效的途径和手段之一。所以,教育必须构建起与国际理解教育相互联系的新机制,以顺应教育国际化的浪潮。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立足于我国社会阶层分化、大学生呈现阶层分化等客观社会现实。家庭阶层状况、学校同辈阶层群体交往、社会阶层分化以及大众传媒等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因此,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加强相应的环境建设,如营造合理的社会阶层分化环境;增强不同阶层大学生间的相互理解及共识,形成大学生阶层和谐;加强各阶层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以及互联网等的建设、管理,营造良好的大众传媒环境。  相似文献   

15.
同情是一种涉及关心、责任、尊重与理解的心灵关怀,是教育的内在品性。同情的蒙蔽与教育内在价值的偏离不无关联。要彰显同情品性,教育的实践过程应体现以下几个关键点:教育者身体力行的责任意识、教育参与者基于平等与尊重的关系意识、非暴力性的沟通与交流、认知与体验的并立与统合。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一个教育过程,又是一个沟通过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于沟通的实效,而在沟通中掌握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沟通的平等原则、尊重差异原则、适时引导原则和正确的技巧和方法,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高校师生关系表现为师生间教与学的教育关系,而良好师生关系是高校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从一种新的交往理论——主体间性为切入点,本文探讨了目前高校师生关系异化的表现及成因。要重构良好的高校师生关系,师生间的相互尊重与理解是前提,并需要消除教育实践中造成师生关系隔膜与阻碍的因素保障。  相似文献   

18.
后殖民主义是一种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文化批判色彩的学术思潮,主要着眼于宗主国与前殖民地之间关系的话语。本文将翻译行为放在后殖民主义理论的视角下,分别从汉英翻译和英汉翻译两种不同的文本转化方向,关注隐藏在译文变形背后的源语和目的语两种文化之间的权力争斗及运作,目的在于呼吁人们重视后殖民主义理论对翻译活动的影响,建立平等文化交流的意识。当代文化语境下的一种理想追求,应是不同文化的相互了解尊重,互为补充,以达到人类心灵的沟通。  相似文献   

19.
适合价值多元共生社会的德育方式是开放性的协商对话。在协商对话中,师生之间不是简单的谈话问答关系,而是基于相互承认的沟通关系;师生交往不是简单的接纳,而是包容的理解;德育过程不是简单的了解,而是精神的共享;德育目标不只是简单的妥协,还要是视域融合的形成。协商对话如要顺利实施,师生都应该确立协商民主的意识,具有宽容的精神,具备协商对话的资质。为此,还要创立有利于协商对话的公共领域。  相似文献   

20.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代中学教育的基本要求。构筑一种真正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做好当代中学教育的基石。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必须以民主、平等为基础,以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为核心内容,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终极目的。首先,采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学生是构建新型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其次,以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为核心内容的教育理念是构建新型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总之,师生关系是教育中一个处于核心地位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教育效果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