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童年趣事     
自然界里许多平凡的小东西都是可以入菜的.我的家乡就有一种叫蚂蚱的小玩艺儿.每当稻子成熟的时候,田野里的蚂蚱就特别多.把它抓来晒干了后在油锅里一煎,既香脆又鲜美,简直就是一道名菜.  相似文献   

2.
乡村里的事     
正我很农民地扛一把铁锨握一杆羊鞭,抑或是提一把镢头握一把镰刀漫无目的漫不经心地走在田野上。我手里得拿一样东西,不然走在田野里会觉得心里空荡荡的不舒服。我信步在田野里走来走去,没有确切的目的也没有明确的目标,只是想在田野上悠然地很农民地转上那么一圈,因为我从小就在田野里长大,我是农民的儿子。于是在我转游的当儿就发现了许多大地上发生的事情……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美妙的舞曲,你立起足尖,象鸟儿一样在舞台上跳跃。在乐曲的每一节完了时,便扬腿踢起舞衣的下摆。把双手交叉在头上,让人看到两腋。”这是永井荷风的《法国故事》中《舞姬》一节里的描写。这种舞蹈便是“芭蕾舞”。据说,“芭蕾舞”(ballet)这个词是从法语来的。而这个法  相似文献   

4.
今天我一回家就把三十年前写的一本日记从陈旧的道具箱里翻了出来,再看一遍。日记记载了阿曼多大魔术师与世长辞的经过。我还找出另外一件东西。这件东西很久以前就落入我手中了,打那以后,我再也没瞧它一眼,直至今天才头一回瞧它。这  相似文献   

5.
夜行的驿车     
在威尼斯古老而污秽的“恰尔托查”旅馆里,就别想弄到墨水。可是那里为什么要有墨水呢?为了给旅客们记那些虚夸的帐目吗? 不错,当安徒生住在“恰尔托查”旅馆的时候,一个锡制的墨水瓶里还剩有一点墨水。于是他开始用这点墨水来写一篇童话。但是眼看那篇童话一小时一小时地逐渐发白了,因为安徒生往墨水里掺了好几次水。因此他没能把那篇童话写完,——童话的愉快的结尾就留在墨水瓶底了。安徒生微笑了一下,并且决定了,他下一篇童话就叫作:“留在干涸了的墨水瓶底的故事”。他爱上了威尼斯,称它为“正在凋萎的荷花”。低低的秋云在海空上飘舞。污浊的水在运河里  相似文献   

6.
绿荫几许     
记得四五岁光景的时候,我家的院门前有一棵很高很大的杨柳树,大得它枝叶的绿荫能盖住门前那块干净而平坦的空地,活像一把天然而就的绿色大伞,高高的树杆上潮湿的"Y"字形分权处又结了一团云朵般水灵灵的蘑菇,而我总以为那是小鸟做的窝,也曾好几次想上去看看有没有小鸟蛋.柳树下是一条清清亮亮的小溪,溪里时不时地浮出一些从村外田野里流过来的小鱼或小泥鳅.那时的我,就卷着很高的裤腿和衣袖,和着一块黄泥巴,每天都在那样的树荫和那样的小溪里追逐着我的童年……  相似文献   

7.
岳力 《世界文化》2007,(11):37-37
安德鲁·魏斯十分静谧,静谧得像一个肃穆的梦境。 从某种意义上说,安德鲁·魏斯可以被视为一个圣徒,他把绘画当成一种宗教仪式,虔诚地对待它。因此,在魏斯的画里就很少有尘世的喧嚣。有的画里无人,有的画里有很少的人(在我所见的两本画册里,只有一幅题为《约翰·奥森的葬礼》的水彩画中有8个影影绰绰的人影)。有人的画,有的是一名老人,或是一名妇女在屋子里、阁楼上或房门前、原野上静静地坐着或卧着,  相似文献   

8.
奚雯 《大理文化》2006,(2):41-42
我是在一本邮购杂志上看见了它的照片:可爱的小花布上放着一只脆皮雪糕。它是一枚用软塑料胶做的钥匙扣,做得和真正的脆皮雪糕一模一样,我看上了它,当然也就毫不犹豫地想把它买下。  相似文献   

9.
鼓浪屿诗抄     
伊甸 《大理文化》2014,(9):64-66
它身体里有无数只野兽 这些野兽把一只又一只爪子 拼命地伸向大地 只要够到了大地 就死命地抓住不放 这些爪子深深地扎进大地的肌肉 骨头,心脏它们成为大地的神经和筋脉 它们的生命就是 大地的生命  相似文献   

10.
山野有灵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山太高了就会让人琢磨不透.或许真的山野有灵. 我是在山乡里长大的人,但每当想起儿时山野里的岁月,至今还对大山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深深的敬畏之情.记忆中身处黑森林时,那似乎是一种从母体子宫里就带来的甜甜的恐惧感觉;独自走在旷野或山峡,心底又会生出莫可名状的失意与忧伤.有时,那山中的一切只能用全身心的每一根神经去感触,但你根本无法把它说清道明.  相似文献   

11.
正故乡老了,我却一直没能长大。旧宅子它是一段老去的旧时光,随着故乡一块老去。旧宅子已经不见了踪影,我时常把它找寻,于是我做了一个很长的关于故乡的梦。读初三那年,旧宅子被推倒了。古朴生气的它,没有一丝叹息,土墙倒了,留下它孤独的背影,发旧发黑的躯干还在支撑。后来,它还是瘫在了曾经的土地上,腐朽于故乡。这一直是我心中的梦魇。父辈分家以后,我们便和五叔一家一直住在旧宅子里。旧宅子到那时,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光景。房子有些旧,却能遮风避雨,故乡的阳光,一直照进院子里,温暖了旧宅子。我就在这温暖的轻抚下长大了。  相似文献   

12.
库尔德人欢迎客人不仅热情而且带点血腥味。当客人来到时,村外空地里一个库尔德男人用尖刀刺进小公牛的喉咙。血淋淋的小公牛作垂死挣扎,发出一阵咯咯的吼叫声,然后人们把它从路上拖过,使之留下一条血迹,客人这时就从这条血迹上走过。杀小公牛的那个库尔德人起劲地锯着小公牛的脖子,直到把牛头  相似文献   

13.
袜子的起源     
古时的人,赤足穿硬皮革做的鞋子,往往磨伤脚上的皮肤或打水泡。有人便想到,如果先穿上一层软的东西再穿鞋就好了,于是发明了袜子。希腊时代有种叫西科斯的鞋,是用柔软的材料制成的,穿上它再穿一层鞋也可以,据说这便是袜子的起源。公元2世纪前后,埃及便有了像中国或日本那样的布袜子;北欧的人为了防寒用布把脚缠上,用来代替袜子。古代的服装,衣摆拖在地面上的长衣居多数。后来流行穿短衣,脚露在衣服外面,这就必须穿裤子或袜子。到16世纪,手工针织品盛行,毛线帽和袜子流行起来。由于针织机的发明,最先用机器编织的是  相似文献   

14.
一碗米     
杨友泉 《大理文化》2010,(12):19-28
王秀英用一把稻草扎成的小扫帚,在松木做的大柜里扫了半天,扫出一白瓷碗米,有几粒卡在了柜缝里,王秀英就借着斜射进来的阳光,用扫帚尖一粒一粒抠,直到把最后一粒米从缝隙里抠出。儿子儿媳从田地里回来,王秀英把一甑饭放在桌上,儿媳见往日掺混在杂粮中  相似文献   

15.
红薯琐记     
张旗 《大理文化》2001,(2):10-11
一入秋,刚收获的红薯就陆续上市了. 红薯身价贱,一斤不过四五毛钱.妻子每次上农贸市场采购副食品,我总要叮嘱她顺便买五六斤回来,堆放在厨房的墙脚下慢慢食用. 红薯浑身泥土,委实难登大雅之堂.它天生的与泥土有缘,你把它洗干净了,放入冰箱、食品柜,反而不耐贮藏,就这么土头土脑的一堆,扔在墙脚的泥地上,半月一月坏不了不说,挥发去了些水分,堆放的时间愈长还愈甜呢.它也上不了席面,即使在乡下,农家用它待客,也只是把它放在粉蒸肉下面垫底.  相似文献   

16.
在格林兄弟创作的家喻户晓的二百一十篇童话故事中,现在可以再增添上一篇。这是作者去世后一百五十年左右被发现的。手稿由纽约商界人士马丁·布雷斯劳尔于1974年在一次拍卖中购进,可直到今天我们才能证实它确是1816年威廉·格林的作品。故事讲的是一个小姑娘在森林里迷了路,她的护身天使把她领到一位老人跟前,后来证实那位老人就是圣约瑟夫。  相似文献   

17.
谈创造性     
在一位心理学家写的《创造性的开发》一书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请您仔细读一读,考虑一下解决的方法。“这里有三个小硬纸盒,其中一个盒子里放有三枝蜡烛,一个放有三个图钉,另一个放着火柴。用这些东西把三支蜡烛固定在墙上用来照明。得怎样做才好呢?”反正,因为有蜡烛和火柴,点燃它并不是什么难办的事。但是,一听说把蜡烛固定在墙上,就不知如何是好了。当然,因为有图钉,似乎可以想出办法来的。我们假定可以用尖部很长的图钉插透细细的蜡烛,钉在墙上。但是,因为蜡烛紧贴在墙壁上,会把墙烧着,即使是用不易燃材料砌的墙,也会把墙熏黑,一想到这里,我们就束手无策了。一  相似文献   

18.
大树之歌     
<正>在柬埔寨旅游,除了吴哥古迹,最令人艳羡的就是那些参天大树了。瑞士文学家黑塞说:世上"再没有比一棵美的、粗大的树更神圣、更堪称楷模的了"。面对着耸立于原野上的大树,我景仰、慨叹、惊愕……凤凰树难得一见如此俊美、高大的乔木,随便挑出一棵来,就有七八层楼高。它不仅树干端直,还使出浑身的气力让树杈向四周伸展,让树叶密不透风。人们都夸它的树冠长得硕大、周正。仰视,像一张超大的伞;横看,像一把巨型的扇。在炎热的柬埔寨,它为多少背包客撑起清爽的华盖,为多少  相似文献   

19.
伯父     
夕阳已落至山尖,正在散发着最后的余热。血红色的天空下,寂静的田野上,有一个身背熟睡的小孩正在弯腰劳作的老农,血红的阳光射到他黑里透红的脸上,反射出古铜色的光。他稳稳地举起锄头,待锄头划过眼前上升到一个并不高的高度,再用力落下去,扎进泥土里。他就这样一锄又一锄地开挖着。"纵然土地你再坚硬,我也会把你挖碎。"他这一弯腰一直立的反复交替,很快就把小孩荡进了梦乡。而汗珠则在老农丘壑般的脸颊上流淌着……  相似文献   

20.
在密林深处的一间小屋子里,躺着一个年轻人,他的脸上流露出绝望的神情。为了把英格兰占领者从苏格兰的国土上驱赶出去,这个年轻人已尽了最大的努力。他率领人马与英军进行过六次战斗,可是六次都失败了。现在,他几乎已万念俱灰。就在这一时刻,他瞧见头顶上有一只蜘蛛,正在试图随着蛛丝从一根椽子荡到另一根椽子上去。只见它连续荡了六次都没有成功。六次,这正是他战斗失败的次数!“倘若这只蜘蛛能够再试一次,”年轻人思忖着,“那么我也一定要再试一次。”就在他暗自发誓的时候,那只蜘蛛又荡了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