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剑桥大学培养研究生创业能力的做法,即从校内创业教育支持与校外创业环境支持两个维度,构建了研究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机制。具体做法是:为研究生开设系统的创业课程,采用多样化的创业课程教学方法,配备雄厚的师资队伍,打造良好的校园科技创业实践环境。同时,剑桥大学还嵌入英国政府支持架构, 发掘多元校外支持网络主体,营造了研究生创业支持生态环境。认为我国高校应借鉴剑桥大学先进经验,完善研究生创业课程与教学机制,加强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优化科技创业实践环节,营造政产学联动创业支持环境。  相似文献   

2.
创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必须在正确的指导思想指引下,走校内和校外相结合并以校内为主的建设路径,重点搭建好创业教育实训平台,努力提高创业教育实训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创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必须在正确的指导思想指引下,走校内和校外相结合并以校内为主的建设路径,重点搭建好创业教育实训平台,努力提高创业教育实训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高校创业教育与社会创业生态是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当前,从社会创业生态的整体来看,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着在社会创业生态系统中的迷茫与缺位、社会组织对高校创业教育角色的替代、社会传统观念对创业理解存在偏颇等问题.因此,需要从教育环境的优化:校内校外的协同互助、教育形式的完善:重点与多元的并行、教育内容的拓展:自主与集群的结合等方面,完善高校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5.
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是当前各级教育机构亟待加强的一项重要工作。创业素质教育包括创业意识教育、创业能力培养、创业心理素质锻炼。实施创业素质教育需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和就业观,整合校内资源,优化校外环境,将创业教育渗透到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相似文献   

6.
邓淇元  廖显图 《广西教育》2023,(15):74-76+81
本文论述校内、校外两个方向,理论与实践融合、专业与创业融合、教学与学习融合的“双方向、三融合”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模式,探究政、校、企、所多方参与的标准制定、校内创新创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校外创新创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建立专项赛事四个方面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7.
论大学生的创业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创业实践是高等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环节 ,是大学生增强创业知识、培养创业能力的主要途径。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主要有校内创业实践与校外创业实践 ,校内创业实践旨在强化知识、增加技能 ,校外创业实践重在丰富创业知识、提升创业能力、增强创业绩效  相似文献   

8.
中职学校的创业教育是热点也是难点。当前,中职学校创业教育在课程设置、创业指导教师能力、创业实践和创业环境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积极探索创业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提出了"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网上网下、孕育存活"的创业教育模式,并基于各种实践对中职学校的创业教育进行了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问卷调查与分析,发现勤工俭学与创业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如大学生勤工俭学次数和工作智能水平与其创业意向有极强的正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建设校内与校外创业环境等方式提出高职院校创业导向的勤工俭学教育模式,作为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拓展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不断发展变革的经济社会对现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是我国创新型高级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根据高职院校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培养创新创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可从完善创业教育教学体系、构建校内校外创业实践平台等方面全面推进高职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