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马红 《档案时空》2011,(1):10-14
2003年10月24日,蒋介石遗孀宋美龄在美国纽约逝世,享年106岁.一位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影响的历史人物,她的逝世引起海峡两岸的高度关注.当天,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发出唁电,高度评价宋美龄女士曾致力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反对国家分裂,期盼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中华民族兴盛的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2.
王晓莉 《档案天地》2009,(12):29-33
从历史公正的角度来看.宋美龄是一位极为坚定抗日反侵略的民族主义者。在抗日战争中.她为中国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正是因为宋美龄在抗日战争中所做的贡献.在当时她曾一度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女性”!显然,宋美龄的美.和她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3.
胡娟  张志春 《兰台世界》2007,(12S):59-60
宋美龄是中国近代半封建半殖民地土壤中产生的一个中西合璧式的人物,中西方文化在她身上均有所体现,她时而表现出中国文化情结,时而又表现出对西方文化的认同。目前我们看到国内外学术界对她的研究多停留在历史及政治上,而服饰,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宋美龄西方文化观念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统一,折射出了中西服饰文化观念的差异。[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到死,蒋介石依然是一个传统的中国人,一个中国的专制强人。而当时中国的"第一夫人"宋美龄却也有着强烈诉求:从来没想要专门做夫人,她是要做事的。当年,宋美龄发动"夫人外交"攻势,以摄人心魄的风姿和演讲,迷倒了不知多少美国人,为处于艰难抗战中的中国争取到了宝贵的援助。来华参战的美国军人,凡是见过第一夫人的,无不为之倾倒。不仅如此,在西安事变中,宋美龄力压国民党高层力主讨伐的呼声,亲自犯险进入西安,对推动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起了积极作用。其勇气和见识,绝非一个普通的贵妇所能望其项背。在中国抗战独立支撑的年月,在国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时期,宋美龄作为“总统夫人”,赴美国开展外交活动,争取国际援助。宋美龄在由美国返回中国的途中,曾碰上一些麻烦。美国阿萨姆军用机场,是回国途中停留的一  相似文献   

6.
围绕宋美龄的去世,台湾各派政治力量展开了微妙的较量。宋美龄似已可以盖棺认定,而宋美龄所代表的那段历史被延续抑或终结,还有待现实与未来的检验。  相似文献   

7.
李菁 《湖北档案》2003,(11):44-45
11月15日,美国纽约曼哈顿圣巴瑟罗密大教堂,宋美龄的追思礼拜在这里举行。106岁传奇女性的人生大幕,自此落下。无可避免地、所有人将宋美龄的人生放在了中国甚至世界的背景下讨论。她的人生价值,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贾庆林发表谈话说:宋美龄女士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有影响的知名人士,她曾致力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反对国家分裂,期盼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中华民族兴盛。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在唁电中感叹“鹤驾已西,鸾音不再,令人憾惋”。  相似文献   

8.
宋庆龄一直以坚忍、智慧的形象享誉国内外。14岁,她携妹妹宋美龄离开亲人赴美留学时不曾哭泣;陈炯明叛乱时,子弹两次掠过她的鬓角,她没有哭泣;孙中山逝世后,她也没有哭泣。可这样一位坚强的女性,却曾有过四次不为人知的哭泣。  相似文献   

9.
1942年11月,宋美龄以治病名义前往美国。此次美国之行,时间长达7个月,足迹遍及美国东西两岸和加拿大。在纽约治病之余,宋美龄利用自己"第一夫人"的特殊身份,广泛接触美国政界要人、工商巨头、社会名流,利用新闻媒体向广大美国民众介绍中国的抗日业绩,呼吁美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强对华援助。所到之处,宋美龄以其地位、美貌、智慧和才华,掀起了一股"蒋夫人旋风"。  相似文献   

10.
美国东部时间9月23日晚11时17分.在纽约曼哈顿东河畔的寓所,“蒋宋王朝”的最后一位标志性人物,蒋介石的遗孀宋美龄于睡梦中辞世.享年106岁。 她出身于中国最有名的家族、曾是中国政治舞台上最耀眼的明星。也是中国现代史上最具争议的女人之一。她见证、参与和影响了中国历史上一段非常重要的历程。 那些和她同时代的风云人物们。那些曾经的朋友和敌人都已经先她而去.而宋美龄顽强而孤独地进入了21世纪。她的辞世.重新唤起了人们对那个时代的记忆  相似文献   

11.
抗战初期,宋美龄在巡视前线时遇日军炮火轰击而翻车,伤及肋骨、脊背部而留疾患。此外,慢性荨麻疹、失眠、牙病和鼻窦炎也常折磨她,于是宋美龄决定赴美就医。1942年11月26日至1943年6月27日,宋美龄以私人身份出访美国。在美期间,她除了就医疗养外,还广泛宣传了中国军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的情况,唤起了美国朝野对中国抗战的同情与关注。同时,她还积极协助南京国民政府驻美国大使朱子文办理中美交涉,以求促进美国政府采取更为积极的援华政策和具体行动。通过半年多的从政府到民间的外交工作,宋美龄基本上完成了蒋介石布置给她的出访…  相似文献   

12.
梁怡 《历史档案》2000,(2):123-129
抗战初期,宋美龄在巡视前线时遇日军炮火轰击而翻车,伤及肋骨、脊背部而留疾患.此外,慢性荨麻疹、失眠、牙病和鼻窦炎也常折磨她,于是宋美龄决定赴美就医.1942年11月26日至1943年6月27日,宋美龄以私人身份出访美国。在美期间,她除了就医疗养外,还广泛宣传了中国军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的情况,唤起了美国朝野对中国抗战的同情与关注。同时,她还积极协助南京国民政府驻美国大使宋子文办理中美交涉,以求促进美国政府采取更  相似文献   

13.
正版语文     
宋美龄姊妹几个? 如果我问你:"宋美龄姊妹几个?" 你肯定毫不犹豫地回答:"三个."但是,按照中国很多地方的语言习惯,正确答案应该是六个,而非三个.对,宋美龄姊妹六个,按照序齿排列分别是--宋蔼龄、宋庆龄、宋子文、宋美龄、宋子良、宋子安.这个答案可能会让你困惑,怎么把宋氏三兄弟也划到"姊妹"行列里去了?我们今天探讨的就是"姊妹"一词的用法.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2020,(12):71-82
本文以1917-1927年的中国报刊史料为依据,考察列宁论著和宣传观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这个过程分别以1920年3月共产国际代表来华、1924年1月列宁逝世为节点,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从1917年5月中国报纸首次报道苏俄革命和提及列宁,到1920年3月共产国际代表来华为第一阶段;从共产国际代表来华到列宁逝世之前(1920年4月-1923年12月)为第二阶段;从列宁1924年1月逝世到1927年底为第三阶段。列宁论著和宣传观在中国的早期传播经历了从翻译到解释,再到探索性实践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李杰 《兰台内外》2007,(1):16-17
去年10月24日,是宋美龄去世3周年纪念日,介绍宋美龄的第一本英文传记在美国出版。这本传记披露,在1927年与蒋介石结婚前,宋美龄对自己婚姻的想法是:如果不能嫁给真正喜欢的人,就嫁给名利。  相似文献   

16.
谭延闿与宋美龄都是20世纪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谭延闿本可以与风华绝代的宋美龄结为连理,走入婚姻的殿堂,但为了妻子临终的一句遗言,婚姻的红地毯终为他人铺设,却也与宋美龄结下了“不解的情缘”.当时宋美龄已从美国留学归国,孙中山有意将宋美龄介绍给谭延闿,宋家也很满意,谭延闿进退两难,既怕辜负了孙中山的好意,得罪了宋家,又想到自己曾发誓不再续弦.如果娶了宋美龄为妻,怎么对得起自己死去的夫人?  相似文献   

17.
《兰台内外》2011,(3):59-59
美国记者李台珊最新出版的传记《宋美龄:走在蒋介石前头的女人》一书披露,宋美龄晚年学画颇为自得,但蒋介石非常不买账。  相似文献   

18.
佚名 《湖北档案》2005,(10):47-47
1946年12月24日,在北平(今北京)发生了驻华美军士兵皮尔逊强奸北大女生沈崇的案件。蒋介石深知这一案件非同小可,处理结果事关重大。于是,派出夫人宋美龄亲自出马,欲顺利平息此案,而宋美龄也施展了浑身解数。陈廷一所著的《宋美龄传》中对第一夫人这次精彩表演有如下描述:一天晚上,宋美龄乘一辆乌黑发亮的雪佛莱轿车,驶入了金陵女子大学。不久前,沈崇刚从北平被接到了这里。在校董务室里,她专访了受难者沈崇同学。“你是沈崇姑娘吗?”宋美龄问。沈崇点点头,未说话就失声痛哭起来。宋美龄掏出雪白的手帕替姑娘揩着泪水,同时安慰着对方:“姑娘…  相似文献   

19.
在二战中宋美龄不顾危险,到战火纷飞的阵地慰问将士,她的英勇让人们看到的不是出身富裕家庭的娇小姐,而是敢做敢为的女性,不能不叹服十年美国教育没有白费。不过,宋美龄无法超越蒋介石和国民党威权统治体制,而且是这个体制的一根支柱。忘记这一根本点,就无法比较准确勾勒她的形象  相似文献   

20.
薛念 《新闻世界》2008,(5):51-52
蒋介石有写日记的习惯。 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以前.已经有过三位妻妾,但是他在日记中一直认为自己是不幸婚姻的受害者。1927年12月以后,他对婚姻的看法发生了180度的转变,日记中开始有大量的篇幅写宋美龄。蒋介石日记中的宋美龄是多姿多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