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积极的心理表现,它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着调节作用,学生在学习中拥有学习兴趣,能无形中推动学生积极探究、求知,从而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进而提高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2.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学习变得轻松快乐.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语文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石磊 《考试周刊》2010,(52):53-54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学习变得轻松快乐。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活动,是培养语文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英语课堂教学的关键是学生是否有英语学习兴趣。也就是教师在教英语知识的过程中怎样创设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利用实物,图片等,激发学生兴趣;进行活动角色互换活动,提高学生兴趣。从而使兴趣成为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使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相似文献   

5.
李俐 《内蒙古教育》2012,(18):37-3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每个人从事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兴趣引起的,有了动机、兴趣才能去从事各种活动,从而达到一定的目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化剂,在学生的认识过程与学习活动中起着巨大的推动和内驱作用。  相似文献   

6.
学习兴趣是学生渴望获得知识、探究某种事物、参与学习活动与积极的情绪相联系的认识倾向。学习兴趣是组成学习动机的因素之一,它可使学生优先选择感兴趣的事物,使认识活动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学生在参与感兴趣的活动中,本身也感到愉乐。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有赖于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师生关系、教学方法和强化手段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7.
王铸 《孩子天地》2017,(5):159-160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直接学习兴趣入手。直接学习兴趣是由所学的内容或学习活动,即学习过程本身直接引发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找准切入点,让学生尽快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相似文献   

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是学习兴趣,只有当学生要求学,有迫切的学习愿望时,才能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因此,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在学生的学习中,兴趣有着定向和动力作用,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基础。激发起了兴趣,学生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  相似文献   

10.
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学生在英语学习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情绪表现,一种重要的内在动力,是学习主体指向一定事物的自我活动。它能使学生积极、主动、愉快、感兴趣地投入英语学习活动。因此我们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英语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教师在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如何提高教师的自身教学水平,大力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便是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并趋向某种事物所特有的意向。它标志着一个人参加某种活动的积极性,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一种表现。人们的兴趣是千差万别,多种多样的。持久的兴趣,对人们的工作,学习具有重要意义,是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兴趣引导呢? 首先,应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学生的兴趣差异在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有的学生对理论学习有较大兴趣,有的学生对生产实习有较浓兴趣;有的学  相似文献   

12.
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有效动力,在教学活动中应从多方面入手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学习知识的巨大动力。有人称,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强化剂,在学生的学习活动和认识过程中起着巨大的内驱作用。它能集中注意,活跃思维,增强记忆。那么,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14.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个性倾向,它是制造活动的精神源泉,是创造力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地引导学生,激发起浓厚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5.
学习兴趣是学生渴望获得知识,探究某种事物、参与学习活动与积极的情绪相联系的认识倾向。学习兴趣是组成学生的原因之一,它可使学生优先选择感兴趣的事物,使认识活动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学生在参与感兴趣的活动中,本身也感到愉乐,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有赖于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师生关系,教学方法和强化手段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6.
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它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学生对所学知识和学科充满了兴趣,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断探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兴趣是学习的推动力,只有培养好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因此,语文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开展多种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将语文教学和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宽松平等的教学环境中爱学敢问,在活动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教学中真正受到启迪,对语文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竭的动力。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人们力求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兴趣的发生有助于学生学习和工作效率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并使他们视野开阔,个性得到和谐的发展。要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就不能忽视培养学生对体育本身的兴趣。这是因为:一方面,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产生的条件之一是学生对体育产生了兴趣,学生才会有学习体育的兴趣;另一方面,学生有了体育学习的兴趣,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有了满足个人行为的体验,  相似文献   

19.
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的主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新民 《考试周刊》2009,(18):23-23
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寻幽探胜,所以它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能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也是学生学好语文课的入门向导。语文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  相似文献   

20.
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结合教学经验,就高中学生生物学习兴趣展开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