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过去,我们学校课间操的内容比较单一,只组织学生做国家推广的广播操。由于几年一贯地做一套操,课间操上得沉闷、单调,学生的锻炼兴趣明显下降,运动量达不到要求。为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对课间操进行了认真研究,提高了认识。课间操活动在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和能力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以做操为主要活动形式的、有组织的课间体育活动。不能全面地认为课间操就是做广播体操。国家推广的广播操是课间操活动的主要内容,但不是唯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中学课间操现状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间广播体操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精神文明的窗口,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课间操活动能使学生养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并对调节学习节奏,形成良好的校风、校纪有良好的作用。《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也明确规定:“普通中小学、农村中学、职业中学,每天应适当安排课间操,每周安排3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可以每天有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2002年9月,教育部向全国推行第二套“全国中小学生(幼儿)系列广播体操”,为了更好的作好新操的教学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正> 上午二节文化课后,中、小学一股都排有25分钟的课间操时间,学生都须在戶外做广播体操,个別学校还加有素质操。据随机对初一年级一个班48名学生的豚率测查,课间操后第三节课前,平均脉率为90.23次/分,较课间10分钟后的课前豚率76.59次/分高出13.64次/分。这表明,课间操后学生的身心  相似文献   

4.
最近,北京恢复工间操,这是促进高中学生做好课间操的良好契机.个人认为第八套广播体操编排较为合理.现在的各种课间操、广播体操多数较复杂、难教、难学、节奏变化过于频繁,锻炼效果也不佳,进入大学,走向社会就基本扔掉了,不利于终身练习.  相似文献   

5.
广播体操多采用站立姿势练习。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动作懒散,动作不到位,节奏明显快于音乐,活动量小,不仅达不到锻炼效果,反而使同学们有冻手冻脚的感觉。北方地区在冬季,广播体操(室外)已无推动价值。因此,在各中小学停止了课间广播体操,安排了许多花样,但根本上还是跑步。小学高年级女同学生理和心理上的原因,使他们不愿意参加跑步练习。而其他项目又受地场地、器材气候条件的限制,不利于开展。所以,笔者认为健美操作为冬季课间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自从某校校长带领学生在大课间跳"鬼步舞"火了之后,各地学校大课间的"鬼步舞""街舞"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据媒体报道,2019年3月,天津某小学1000多人大课间齐跳"街舞";4月,江苏某小学将"鬼步舞"引入课间操;5月,黑龙江某小学500名学生课间操齐跳"鬼步舞";甘肃某中学学生课间操齐跳"网红舞"……  相似文献   

7.
课间操做为学校作息制度的教育手段 ,是学校每天必不可少的活动内容 ,也是全校师生共同进行体育活动的时间。有人说 :课间体育活动象一朵艳丽的奇葩 ,深受师生的喜爱 ;课间余活动象一首抒情的小诗 ,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更能陶冶学生的情操 ,增长学生的技能 ,使学生的身心更能受宜。为此 ,针对中学大课间 ,我们有以下几点提议 :一、按季节分类 ,多种形式中学大课间20分钟 ,大多数学校采取做操形式 ,如 :第八套广播体操、中学生第一、二套广播体操。为了丰富体育活动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可采取按季节分类。春、夏…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作为一名中学体育教师,有幸成为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践者和具体操作者,亲身经历了大课间体育活动从探索实践到发展与完善的全过程。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优点是比以往的课间操活动时间长、内容丰富、组织形式灵活,既有统一的组织形式,又有张扬学生个性特点和意志的特色活动,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 1.长期以来,课间体育活动仅限于学生做操,并且多年来同做一套广播体操,在偌大的中国几十年竟没有什么变化。其内容单一、乏味,形式机械、呆板,学生早已厌倦,绝大多数学生只是敷衍了事,应付形势而己,不仅体育锻炼的效益低下,而且还禁锢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如果管理不到位,弄不好还会让学生染上一些恶习,如,做事马虎、被动应付,从而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改革传统的课间操活动形式势在必行。 2.大课间体育活动打破传统的课间操活动形式,开辟舞蹈、健美操、武术、游戏等多种活动形式,让全体学…  相似文献   

10.
大课间体育活动已经在中学开展了较长的时间,其和传统的课间操活动相比具有显著的优势,受到了学生的喜爱,比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学校发展及教师专业发展都具有积极影响。该文通过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及文献资料法,对当前湖里区中学大课间活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开展现状和发展需求,为完善大课间活动模式的研究提供基础,进而结合湖里区各中学情况,对大课间活动的相关内容进行明确,促进湖里区中学大课间活动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1.
李宏民 《精武》2013,(21):123-124
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以来,大课间体育活动作为新兴的体育活动形式,逐渐取代我国传统课间操(广播体操)的活动形式。随着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不断实践和蓬勃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逐渐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体现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根据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知晓,虽然中小学身体素质下滑趋势开始得到遏制,但是视力不良检出率;肥胖率继续增加。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大课间活动的作用,使之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成为了目前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教育部组织创编的第二套中小学生幼儿系列广播体操,以其动作活泼,结构新颖,音乐和谐优美动听,展现在大家面前,并将在全国中小学校和幼儿园逐步推广。有人会问:全国第一套中小学生幼儿系列广播体操正在全国推行,为何又要推行第二套操?也有人认为体育文化越来越丰富,传统的集体做操形式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事实上,当前在体育课中,在课外体育活动,特别是学校作息制度中的课间操,广播操仍然是主要的活动内容之一。通过科学研究也充分证明,广播体操并没有过时,它仍有蓬勃的生命力,优良的传统仍然要继承,在课间集体的(全校、年…  相似文献   

13.
一、研究目的及方法广播体操是广大中小学生每天都进行的早操或课间操活动。近几年来,我省广泛推行国家体委颁布的第七套广播体操和第五套儿童体操,取得一定成效,对增强广大学生体质,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学生长期地重复一套动作练习必然会产生枯燥感,乃至做动作不规范,不标准,降低了  相似文献   

14.
学校大课间操活动的目的是调节学生情绪,消除大脑疲劳,让学生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后续课的学习。大课间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大多数是流于形式,组织管理松散,实际效果不大。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现场调查法等方法,以湖南省长沙市11所中学为调查对象,对这些学校的大课间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总结出措施,为进一步更好的推动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体育师友》2019,(6):24-26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实现育人的有效载体,它在全面实施快乐体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显现出重要的作用。广州市第十六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打破传统的课间操活动形式,形成了具有特色的"1-1、2-2、3-3"改革理念,让全体学生在自编自练自创中体验大课间的乐趣,在快乐体育中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大课间改革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诉求,为学生获得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6.
课间锻炼应通过有益的身体活动,使学生在课间得到充分的调节和休息,据我所知,目前本地区多数学校都是用跑步代替了课间操,未能课间锻炼的目的,近几年来我们对秋、冬季课间操作了一点探索,改进了二十  相似文献   

17.
《体育师友》2015,(5):32-35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在传统课间操基础上蓬勃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学校体育活动组织形式,是"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重要保证。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健康。基于广州市增城区派潭中学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践,提出全体性、科学性、创新性、安全性的实施理念,探索适合农村学校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施方案,论证大课间体育活动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对育人育体、立德树人作用,促进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可持续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课间操是我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同时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十年来,我国先后颁布了8套全民性的广播体操,近几年又相继推广了几套中小学广播体操和幼儿体操,再加上各地方根据当地实际编排并推行了一些地方性的广播体操。这些广播体操,大都成为我国中小学课间操的主要内容,得到了广泛开展,成为人们所说的传统  相似文献   

19.
<正>一、"阳光体育运动"走进课间操课间操(广播体操)因锻炼时间短、运动量有限、形式单一、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等原因,对于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效果不够理想;课间操在室外进行、全体学生参与其中的特点与"阳光体育运动"不谋而合。因此,适当  相似文献   

20.
<正>广播体操是学校体育的一个窗口,它体现了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同时又肩负着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任。所以,抓好课间操是一线体育工作者必须要重视的问题。但在实际教学中,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做操有不同的看法和想法,其中既有积极的观点,又有消极的思想,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学生在做广播体操时动作的参差不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