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5 毫秒
1.
论文化类型与教师权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化人类学家米德把人类化分为三种类型:后喻化、同喻化、前喻化。教育是化传承的特殊戢体,作为教育权威的集中体现,教师权威必然受到化类型的规限。化类型对教师的传统权威、知识权威、感召权威有很大影响。传统权威即是长期的传统因素形成的教师的职业权威,知识权威就是教师专业所长形成的专业权威,感召权威即教师个人内在情感因素形成的精神权威。  相似文献   

2.
陈庭来 《文教资料》2013,(25):94-95
在后喻文化时代下,小学生凭着特有的敏锐性和对新鲜事物的较高接受能力,更容易适应社会的变迁,导致教师的传统权威、知识权威、感召权威都遭到挑战和弱化,其中知识权威受到的挑战最大。影响后喻文化背景下小学教师权威建构的因素主要有课堂教学的改变、小学生自身的特点、网络信息的冲击。在后喻文化背景下构建权威.小学教师应该面对现实,调整心态,并积极提高自己的素养,努力构建内生型教师权威。  相似文献   

3.
后喻文化时代教师权威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社会是典型的后喻文化时代,传统教师权威遭到后喻文化的消解,表现为:教师传统的知识权威、道德权威和法理权威正在消解。教师权威的消解不利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代际传递,不利于青少年的社会化,不利于现代学校教育教学的实施。现代教师权威的重建迫在眉睫,包括教师的知识权威、道德权威和法理权威的重建。其中,教师道德权威的重建在后喻文化时代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4.
科技的蓬勃发展使整个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当今社会已进入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的"后喻文化时代",后喻文化时代的学生具有更强的自主意识、民主意识和较鲜明的反叛精神。在"后喻文化时代"背景下,传统教师权威正遭到后喻文化的解构,师生关系也将面临重大转变,其具体表现为教师的传统权威、知识权威、感召权威、法理权威正面临着解构。因此,师生关系有待转型和重构,教师应树立新型师生关系观念,尊重学生个性,注意因势利导,加强自身学习,以实现与学生的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5.
邢思珍 《教育探索》2011,(4):101-103
教师权威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力和支配力.教师权威源于传统权威、法定权威、感召权威和专业权威四个方面.在古代稳定的文化背景下,教师的制度权威不可侵犯,知识权威至高无上,感召权威薄弱匮乏;在走向开放的近代文化的背景下,教师的制度权威受到了挑战,知识权威有所弱化,感召权威虽有所提高,但也被笼罩于工具理性之下.在...  相似文献   

6.
以前喻文化为主流文化类型的社会里,文化传递的方向越来越体现为长辈向晚辈学习.在这种文化传递模式下,教育的价值取向由复制转向创新,教师权威也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由制度因素形成的外烁权威逐渐弱化,由个人的知识、智慧和人格所形成的内塑权威日渐丰富.  相似文献   

7.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社会学家米德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前喻文化时代、并喻文化时代和后喻文化时代。随着网络时代的悄然降临,我国社会进入了后喻文化时代。在后喻文化时代,传统的教师权威遭到消解,而教师权威的消解对于未成年人的社会化有极大的消极影响。教师权威的现代重建是我们当前新课改所面临的严峻课题。  相似文献   

8.
教师权威是学校教育权威的具体表现。章从法定权威、传统因素、知识权威、感召权威四个维度谈教师权威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9.
现代社会不断涌现的文化反哺现象,使教育者的传统权威受到挑战,知识权威相对弱化,感召权威亟须增强。这要求教育者必须从“制度权威”到“魅力权威”实现教育者权威意识的转换;从“前喻文化”到“后喻文化”,实现文化传递意识的转换;从“师尊生卑”到“师生平等”,实现师生关系意识上的转变,以建构新型的教育者权威。  相似文献   

10.
教师权威是学校教育权威的具体体现.文章从法定权威、传统因素、知识权威、感召权威四个维度谈教师权威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1.
当代社会已迈入后喻文化时代,即年长一代逐渐转变为向青年群体学习知识、获取信息,并以"文化反向社会化"为最显著特点的时代。在这一背景下,后喻文化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德育带来了一系列不可忽视的影响。运用SWOT方法详实地分析其对高职学生德育产生的优势和劣势,带来的机会和威胁,并对出现的诸多问题进行策略探究。  相似文献   

12.
后喻文化时代构筑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殊的文化教育环境:学生主体意识强烈,反叛精神鲜明;文化多元,价值观混乱;教师传统权威的消解。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应对性的要求:思想政治教师要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更新教育观念;要更新教育内容,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重视情感教育;要提高使用现代科技的能力,注重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处理;要创新教育方式,将正式教育和生活化教育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3.
进入21世纪之后,文化时代传承模式发生变化,伴随着信息科技迅猛发展的后喻文化时代已经形成,并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的文化传承模式,改变了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途径,彰显了青年大学生社会地位的重要性,但同时也带来了网络道德的危机.大学生对父辈教育的认同感越来越低,自我意识越来越强,也给信息科技时代网络道德建设带来新的挑战,如何清晰认识目前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对于机制政策的研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周南·桃夭》臆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用文字学文献学生物学和社会学的方法,对《桃天》进行了细致的解读,从而认定了桃之夭夭的具体所指,并进而探讨了桃的比兴意义,明确了作品的主题。  相似文献   

15.
中小学教师权威的合法性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权威是教师所拥有的一种合法性权利,其合法性的基础在于国家、俗民社会以及学生的认可。国家通过法律法规以及公共舆论表达其意志,形成教师的制度权威;俗民社会经由文化传达“尊师”思想,使教师具有一定的象征性权威;学生的向师心理以及对知识的推崇,使教师的个人权威得以形成。  相似文献   

16.
比喻的使用体现了语言的美学功能和信息功能的结合。由于每个社会群体都有自己的共识,每一种语言都有其文化特点和习惯表达方式,不同的语言文化习惯使得比喻在其表述和理解上产生了极大的差异。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采取各种补偿措施,才能把原文的信息恰当地传达给目的语读者,使比喻的美感因素在翻译中对等再现。  相似文献   

17.
生态课堂是以生态的眼光、态度与方法来观察、思考、分析课堂的当代特质。文章从后喻文化的涵义入手,分析了后喻文化对现代学校教育教学产生的影响,阐述了生态课堂的基本涵义及其特点,并从积极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准确定位教师的角色、运用生态手段开展课堂教学三个方面提出了构建生态课堂的一些思考,以期为丰富后喻文化和生态学理论提供有价值的实践资料。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In this study of microteaching in a secondary English methods course, we intentionally stray from normative assessment practice, instead asking pre-service teachers to provide feedback on their peers’ microteaching using assessment practices designed to orient them figuratively. The term ‘figurative’ refers to ‘figurative language’: the bringing together of multiple, seemingly unrelated things, through associative configurations, and placing them side-by-side in order to reorient thought towards new or unexpected meanings. This study reframes assessment, not as a means of collecting data on what students have learned from a given lesson in order to evaluate and augment learning, but instead figuratively, as providing opportunities to expand and imagine ways of meaning-making through and with assessment. We examine in detail four modes of figurative assessment practices through which we sought to surprise and disorient students, producing new and different kinds of responses to microteaching that went beyond normative feedback practices.  相似文献   

19.
Language is the carrier of culture. In different languages and cultures, every word has denotations as well as plenty of cultural connotations.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have great effects on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animal words. This article tries to discuss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animal words both in English and Chinese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same animal vehicles with the same or different figurative senses, different animal vehicles with the same figurative sense, and the absence of figurative senses in one language.  相似文献   

20.
比喻形象的保留与转换,是成功翻译一部文学作品的关键.基于此,以翻译的“目的论”为基础,以在英语译文中保留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为翻译目的,以《三国演义》的英译为例,分别采用了直译、隐喻/明喻加喻义、意译保留形象和舍弃形象的方法,详尽讨论了文学作品英译过程中,比喻形象如何穿过文化差异,得以保留和转换的具体问题.提出了在文化流日趋频繁的潮流下,翻译文学作品时,应多以传播中国特色文化为目的,尽量保留比喻形象的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