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爱是生命存在和延续的依据,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在这个世界上,爱的故事永远讲不完,爱的赞歌也永远不会停歇。这篇小小说,讲了一个动人的爱的故事,是一曲深沉的爱的赞歌。小说里交织着两条线索。一条是关于一对父子的故事,一条是关于一只母刺猬的故事。前者讲的是人际之爱。在父亲眼里,儿子是他生命里的珍宝,在儿子眼里,父亲就是温暖的家。父子俩相依为命,相互依恋,儿子是父亲的希望,父亲是儿子的依靠。这是一对不幸的父子,父亲失去了妻子,儿子失去了母亲,这使他们的人生里有了一种别样的悲苦,再加上生活艰难,父子俩正经历着…  相似文献   

2.
父亲与儿子同为杰出的潜水员,因为父亲的冷酷与绝情,父子形同陌路。在距洋面230英尺深的水下,父子俩遭遇了最难应对的局面。在险象环生的洋底,儿子重新认识了自己的父亲。  相似文献   

3.
半瓶纯净水     
去北京参加一个会议,坐飞机时与一对父子邻座,儿子穿得儒雅体面,而父亲则是农民打扮。 听父子俩的谈话,了解到儿子大学毕业后在北京工作,而父亲住在东北的农村,这是老人第一次坐飞机。所以,他看什么都新鲜,问儿子这个,又问儿子那个,吸引了周围的很多目光,儿子有些尴尬,就靠在座椅上闭目养神。  相似文献   

4.
网迷父子     
时下,我家最大的乐趣,就是听老公与儿子“谈网论络”。儿子今年15岁,正在读高一。别看他年纪不大,却是一个资深的网迷(四年的网龄)。老公呢,在儿子的影响和帮助下对网络也是喜爱有加,茶余饭后,稍有空闲,爷俩就在一起大侃网络、切磋技艺,在与时俱进中爷俩成就显著。这不,在前不久本市信息港举办的“十佳网民”评选活动中,爷俩双双荣登金榜。一时间,俩人在家里家外出尽了风头,笑意整日写在脸上,洋洋自得不胜言说。要问父子上网的事,还得从四年前说起。那时儿子刚上初中,有一段时间他经常很晚回家,问怎么回事,他总说在学校做作业或打扫卫生了。…  相似文献   

5.
书痴     
正6月6日晴今天,我在家看漫画书《父与子》,里面有一组漫画叫《书痴》。说的是有这样一对父子,他们有个共同的爱好——读书。星期天,这对父子俩来图书馆借书,图书馆老板向他们介绍了一本书,父子俩很高兴,因为这本书是他们梦寐以求的,父子俩如愿以偿地借到了这本书。在回家的路上,儿子迫不及待地翻开了这本书,如痴如醉地边走边读。父亲背着手、弯着腰、低着头,一步一步地紧跟着儿子,眼睛一直盯着书。父亲想吸一口烟,可他忘记了烟斗就  相似文献   

6.
这是我在考试中铩羽而归,心情极其沮丧之时,一个朋友讲的故事: 有一对父子在雪地中行走,雪很深,父子俩走得很吃力。这时,前方出现了一棵大树。父亲看着儿子说:“儿子,我和你一起从这儿走到那棵树,看谁走得直。”  相似文献   

7.
选择     
邻居老周的儿子高中时要分科,父子俩意见不一。老周觉得儿子读文科上大学更有把握些,儿子则因为迷着动植物一类知识,所以想读理科。这对父子相持不下。老周来找我征求意见。说是征求意见,其实是想寻得一种“外力”的支持罢了。我说,最好还是尊重儿子的选择。真的,这方面的教训,我们在  相似文献   

8.
花猫在闹市开了一家豪华大酒店。这天,大款黑熊领着儿子来到了花猫的大酒店。鹿小姐立即拿来菜谱,让黑熊点菜。黑熊和他的儿子最爱吃生海鲜,就点了生鱼片、鲜虾和活蟹等一桌子的美味。新鲜的海鲜一端上桌,黑熊喝啤酒,儿子喝饮料,父子俩狼吞虎咽起来,吃得身上直冒汗。黑熊父子吃  相似文献   

9.
姓什么     
佚名 《课外阅读》2007,(3):22-22
有这么一对父子,姓何,一年四季结伴在外做生意,父子俩将江南的丝绸贩往关东,又将关东的药材贩往江南,忙得不亦乐乎。这一天,父子俩又到了关东,晚上住宿时,同室的一位客商问那父亲:“先生,贵姓?”做父亲的连声回答:“免贵姓何,人可何。”那客商“哦”了一声,又朝那儿子问道:“小兄弟,你贵姓?”儿子朝自己的父亲看看,长叹一口气:“唉,我姓可。”  相似文献   

10.
有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一对父子远行,在路上他们发现了一块被人丢弃的烂铁。父亲让儿子把它捡起来,可是儿子却懒得弯腰,装作没听到,继续往前走。父亲没有说什么,只是自己弯下腰把烂铁捡了起来。走到集市,父亲找到铁匠把烂铁卖了5文钱,然后用这5文钱买了一大把花生。出了城,父子俩继续往前走,经过荒原时,父亲猜儿子一定饿得不行了,便故意让放在袋子里的花生漏下一颗。跟在后面的儿子看到了,立刻弯下腰捡起来剥着吃。父亲就这样一边走一边丢着,儿子也就跟在后面不停地弯了几十次腰。看到儿子吃得差不多了,父亲转过身来语重…  相似文献   

11.
父与子     
卧铺车厢里有这么一对父子,儿子去外地打工,父亲陪着。儿子发现对铺旅客翻看一本杂志,眼睛就不转地盯着,待人家一放下,他立刻赔着笑脸:"师傅,借我看看行不,"杂志拿到手,儿子迫不及待凑到父亲身边,低声读给父亲听。父子俩的亲热劲儿,感染了周围的旅客。见父亲去了厕所,旅客们问儿子:"你父亲喜欢听  相似文献   

12.
“小左儿子,大左爸爸,一对好朋友,快乐父子俩。大手牵小手,走路不怕滑;大手牵小手,什么都不怕……”这是我和爸爸共同“篡改”,每天必唱的歌曲。听了这首歌,你是否觉得我们像一对日本父子?其实啊,我们可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13.
题目 :父亲现在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两倍 ,当父亲 38岁时 ,儿子 1 0岁 ,现在父子俩各是多少岁 ?分析 :当父亲 38岁时 ,儿子 1 0岁 ,说明父子年龄相差 38- 1 0 =2 8岁 ,这是一个隐藏不变量。从这里可以肯定 ,当儿子 1 0岁时 ,父亲年龄为 2 8+ 1 0 =38岁 ,此时父亲年龄不是儿子年龄的 2倍 ,在此之前也不会有这个关系。因此我们可以肯定是若干年后父亲年龄将为儿子年龄的 2倍。解法 1 :若干年后父亲年龄为儿子年龄的 2倍 ,设儿子年龄为x岁 ,父亲年龄则为 2x岁 ,可利用父子年龄之差是个不变量列出如下方程 :2x -x =38- 1 0解法 2 :设当儿子x岁时 …  相似文献   

14.
儿子放假了,天天日上三竿才起。每天上午10点之前,我们俩跑到附近的德克士快餐店,要上两个汉堡两杯可乐,早饭就算打发了。德克士这段时间搞活动:早上10点以前、晚上8点以后,汉堡买一送一。在儿子看来,这就是他的幸福生活。这天,我们进去刚坐定,从门外急匆匆进来两个人,看样子也是父子俩。父子俩在柜台前站定,气喘如牛。父亲是个40来岁的中年人,儿子则跟我孩子不相上下。他们身上的装束,显然是农村集贸市场上的流行款,与时尚  相似文献   

15.
设身处地     
《当代电大》2006,(6):9-9
美国哲学家、诗人爱默生,有一天和儿子想把一头在牧场上撒欢奔跑的小牛犊赶回牛栏,父子俩好不容易把小牛犊驱赶到牛栏旁边。爱默生在后面使劲推,他儿子在前面用力拉,但是小牛犊就是不愿跨进牛栏。它倔强地低着头,死死地抵住地面,不按父子俩的意愿行动。  相似文献   

16.
哈皮父子     
哈爸爸和皮儿子是一对快乐的易拉罐(yìlāɡuàn)父子,连打喷嚏(pēn tì)的声音都是“Hapiu!“。不管遇到多大的麻烦,父子俩最后总是开开心心,乐观地去迎接下一个挑战。哈爸爸风趣爱出  相似文献   

17.
儿子还小,家在农村。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干的是体力活,父子俩一年难得见上几次。  相似文献   

18.
从文化的角度,论述了吴敬梓、吴火良父子以世家望族为依托,在科举仕途的西革马绊下,投身于文化创造,揭示父子俩在思想、文化上的悲剧人生  相似文献   

19.
有一则笑话,说的是父子俩赶路,开始父亲骑驴,儿子步行,后来经不起村民的指责、嘲笑,一而再,再而三地改换骑驴方式,最后只落得父子两人抬着毛驴走路。读过这则笑话,委实要笑父子俩愚蠢的做法,人骑毛驴变成毛驴骑人了。应当承认,笑话中村民的议论并不是没有一点道理的,他们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角度不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是无可厚非的;但作为父子俩,他们是驴的主人,应当拿出主见,而不应当盲目听信旁人议论,充当群众的“尾巴”,弄得自己莫衷一是,无所适从。读了这则笑话,我想起了另  相似文献   

20.
树上那只鸟     
夜晚,父亲和他的儿子在院子里散步。儿子已大学毕业,在外地工作,好不容易回一趟家。 父子俩坐在一棵大树下,父亲指着树枝上一只鸟问:“儿子,那是什么?”“一只乌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