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上关于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宏观论证与微观分析,为我们承上启下理解以美育为中心的教育结构,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与实践基础。立足于以审美教育为中心的教育结构,是一个在美、真、善理念主导下的通过改变人的内在精神世界来改变人的外在物质世界的最优化开发人类创造潜能的教育结构。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语境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将交往实践活动视为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与发展的基点,追寻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基本存在方式.交往活动是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传递思想道德观念的源头活水,离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将失去赖以存在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性就在于交往实践活动,交往实践活动成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生成与发展的动力.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育德“成人”的实践活动,在本质上是以促进个体政治社会化和社会思想品德个体化为目标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特殊精神性交往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3.
康德的教育思想有着深厚的哲学基础,他根据物的二重性引出人的二重性,人的二重性又决定了教育的二重性,即自然性的教育和实践教育。自然性的教育通过规训人的野性,培养人的心灵能力,为人自由运用理性能力做准备;实践教育通过使人遵守道德法则,从而实现人的本质——自由,自然性的教育是实践教育的基础。康德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德育的培养,对当今中国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马克思主义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的解放为己任,具有致力于"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实践品格,是"伟大的认识工具"和"有力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指导思想,是教育科学的理论基础,也是认识解决我国重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贡献。他阐释的实事求是方法、矛盾分析方法和群众路线方法奠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理论基础;阐释了以人为中心、重视实践、坚持民主、坚持思想教育与物资利益相结合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科学原则;提出了说服教育、批评和自我批评、典型教育等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实践方法。毛泽东的理论贡献成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科学发展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6.
教育本质思想是教育理论体系的基石和教育实践活动的灯塔,关系国家与民族命运,影响家庭和孩子未来。由于教育现象和活动的纷繁多样,虽经许许多多教育工作者的研究与思考,但历来也没能形成统一、公认的教育本质观点。作者通过对以往教育本质观点的辨析,受马克思著名的"人的本质"论断的启示,结合康德、夸美纽斯、克鲁普斯卡娅等大师级人物的深刻观点,尝试从哲学的角度提出教育本质是人与世界认识关系的观点,希望给人以启发。  相似文献   

7.
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人的追求与责任。以人为本,回归教育本质,不仅应深植于教育人的内心深处,还应该具体为教育中的每件小事、每个环节,呈现在真实、鲜活的教育生活中。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我们应该以务实的态度去追寻真切的改变,用有效的行动诠释教育的本质。  相似文献   

8.
对教育组成部分的归属与本质的讨论,是认识教育整体本质的基础。教育本质是宏观教育本质与微观教育本质的辩证统一,是具体教育本质与抽象教育本质的统一。教育是一种以经济制度为基础,以政治制度为主导,由社会诸要素共同决定和影响其目的、内容、方法的,并为社会整体服务、培养人的相对独立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9.
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是建立在实践的世界观基础上的科学理论。全面科学地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对科学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培养人的个性、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任务、内容、方法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重组的教育本质观是杜威整个教育思想的核心,具有其独特的内涵和意义。杜威教育本质观中所体现出来的儿童中心论、实践精神及三维一体的教育观对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所需的专业意识为指向,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在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特殊性的基础之上合理设计课程体系,优化教学策略。作为一项客观存在的专业化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指向人的精神性、政治性以及育人的总体目标,以政治的视角观察、思考和把握人的精神世界,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政治表达。围绕人的精神世界的政治呈现的具体环节或条件,一般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划分为本体性课程、条件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从课程论的视角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在实践中应穿梭于"思想与现实"之间,坚持"史"和"思"相统一,注重"文件精神"与"课程体系"相融合,贯穿"以政治立场把握精神之域"主线。  相似文献   

12.
教育家都把教育看作是培养人的活动。要对教育本质的问题有较深刻的理解 ,必须首先回答人的本质。从某种程度说 ,人是两种存在纬度的结合 :“是其所是”的客观物在和“是其所不是”的自我超越。人的超越性不仅在于实践活动 ,更在于精神活动。因而可以说 ,教育的本质是将教育作为以人为对象的塑造与建构人的精神世界的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活动 ,指向人的精神生活领域 ,其根本目的是培养人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3.
目前,教育理论界所倡导的教育人性化理念,因遭遇现实困境而难以臻达,甚或导致教育实践走向非人性化。这一后果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教育实践工作者没有真正认清教育人性化的本质,从而在实践中忽略了人性的结构、教育实践的结构和健全人格的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教育人性化的真正本质体现为,以人性为基础,以教育实践为途径,以实现人的健全人格的养成为最终目标。循此路径,教育人性化才可能实现由观念形态朝实践取向的有效转化。  相似文献   

14.
多年的教育实践,让我得出结论:教育要关注人的本质发展。人的本质是什么?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主要有三个命题:一是"劳动或实践是人的本质":二是"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三是"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不断改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以“人”为出发点,以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归宿,其实质是尊重人、塑造人、培养人、提升人的过程。从马克思主义人性论的视域理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本质,它应该是人性的塑造、发展、解放与超越。  相似文献   

16.
为适应知识经济的客观要求,与时俱进,建设和谐社会,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从和谐的角度出发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谐教育的理论基础是建构在“和谐”基础之上的一种教育实践和社会实践。和谐教育以“和谐”的理念作为出发点,以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人的发展为理论依据,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推行和谐的教育模式。和谐教育是人本关怀的有力体现,是教育层次的理想阶段,它着眼人的需要,关注人的发展,体现对人的关怀,使教育客体充分发挥自身潜力,以达到和谐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哲学视野中的生活世界是一个现实的人的、实践的和人不断生成的全面发展的世界,它分别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存在基点和最高目标,奠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坚实的入学基础,凸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取向。回归生活世界是思想政治教育真正的意义基础。  相似文献   

18.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概括地说就是生活教育的思想,即主张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要以社会实践为中心,提倡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他的这一思想,在实践中形成,在实践中充实和发展,对于我们今天进一步端正教育思想,开展教育改革,有许多借鉴之处。第一,学习陶先生的教育以生活为中心,以社会实践为中心的思想,牢固树立教育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观点。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办学校只有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且密切结合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来培养人  相似文献   

19.
和谐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原则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和谐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教育原则是建构在“和谐”基础之上的一种教育实践和社会实践。和谐教育以和谐理念作为出发点,以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人的发展为理论依据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着力推行和谐的教育模式。和谐教育是人本关怀的有力体现,是教育层次的理想阶段。  相似文献   

20.
弘扬人的主体性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主题。主体教育思想为实施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及启动新一轮课程计划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基础。它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以“学生发展为主体”,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为目标,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