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程鸿勋,中学高级教师,多才多艺,擅长音乐、艺术摄影和美术,曾在中学里教书30多年,以接乱班为乐。现为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东城区教育局德育研究室主任。1979年首创了“阶梯式学习法”。问:沉重的学习负担导致了一些孩子不爱学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教师和家长的压力,另一个是孩子们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请问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学习方法?答:现在学生不会学、不爱学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许多家长和学生处于烦恼之中。这不仅影响了教育质量,而且会造成恶性循环,影响学生们创造性的发挥。让孩子…  相似文献   

2.
"问学课堂"以"问"引学,以"学"促问,"问"与"学"相互促进、同构共生。通过"问",开启学生的心智,通过"学",砥砺学生的能力,"问"与"学"相长,"问"是"学"的发端,"学"是"问"的积极践行。在"问学课堂"中,学生永远站在"课中央","问学"的学习方式是合乎学生天性、顺应学生天性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3.
提倡学生多问老师学问本是在边学边问中得来的。学与问密切相关,学中存疑则问,问中释疑便学。教学中常是老师问学生,仅此不够,还须让学生多问老师,这样,方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学生接触之中,尤其在课堂上,老师讲得滔滔不绝,即使学生听得面悦心折,谁能肯定无疑...  相似文献   

4.
常言道:“学问学问“,一半在学,一半在问。处于求知过程中的学生能否大胆质疑,会不会问,是检验是否具有创造标准之一,教师培养学生问的能力,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品质,即培养创新精神。“问“的能力还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着眼于学生“会学“放开手脚,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思考,大胆怀疑,大胆地提出问题,学生受到限制小了,在宽广的思维空  相似文献   

5.
在诸多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教学中,笔者认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任何学习和研究都是以问题的探究开始的,有了问题才有思考,有了思考也就有创新的可能。因此,我们要重视课堂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把学生引入“提出问题——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让学生敢问、善问、勤问。  相似文献   

6.
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教学理念,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还是较多地考虑如何教,较少涉及学生怎样学,尤其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那么,在新课改的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与“问题”同行呢?  相似文献   

7.
阅读是读者的一种个性化行为,是一个由内而外的“读书——感悟——表达”过程。在阅读中,要还学生以独立的地位,让学生学会自主阅读,反复品味,走进作品,在自读、自悟、自得的过程中,有所吸收,有所启迪,有所感悟,有所质疑,有所收获。“三学”课堂阅读教学策略,体现的正是这样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阅读意识和方式。所谓“三学”,就是问学、导学、答学;引导学生在学习一篇作品时,历经阅读的全过程。一、问学——自主读书,有所思,有所问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培养学生能力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学思维”(这里所谓“思维”,是广义的,指由有效学习所引…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有赖于科学的认识结构的形成。这就要求我们把握学生认知过程,整体着眼,实处下手,使教师的教适应学生的学,教与学纵横沟通,构成教学立体网络。 基于这种看法,我们在分析研究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抓住阅读教学这一环节,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设计了“五问五读整体阅读”教学法,改革课堂教学。我们的做法是:整体着眼,五问导思,五步自读,学中求法。 整体着眼 五问导思 学生认识事物,必须经由一个“感知—理解——深化——吸  相似文献   

9.
<正>一、问学课堂,学生"问"什么叶澜教授有一个重要的主张:"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而学生学习的真实问题就是课堂学习跳动的心脏。"学贵有疑",有了问题,才有习得,才有提升,学习的过程才会有意义。如今的语文课堂,学生不敢问、假提问的现象还普遍存在。所以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提问,还要教会学生"问  相似文献   

10.
蒋朝阳 《考试周刊》2010,(49):90-91
学问学问,要学要问,可是在日常教学中许多学生就是不问,也不会问。2006—2009年在武进区教研室专家的指导下,我校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反思性学习,开展了常州市级立项课题研究——《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和实践》,针对如何培养学生敢问、善问作了一些深入探讨,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师道》2012,(9):59-59
凡是教过几天书的人都知道.现在的学生真是不会问问题——别说主动问老师问题了.就是老师提问。愿意主动回答的都没有几个。学问学问,学本乎问,非问无以成学。可惜现在的教学,往往只顾“学”而置“问”于不顾。  相似文献   

12.
答父母问     
浙江省新昌市一读者来信说:寒假到了,我那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有许多知识要学,有很多作业要做,但他常常带同学到家里来玩。我该怎样使他学习不要分心在和同学玩乐之中,再说我是个爱干净、清静的人。  相似文献   

13.
教师要善问     
问有许多好处。问可以引起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回忆,有效地巩固知识;问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可以强调重点,引起关注。问的本身就是分析问题的过程。问是学习的最好方法,学而不问不成学问。只  相似文献   

14.
“问学意识”,即能主动发现、提出问题,并以此确定学习目标、开展自主学习的意识。当前小学阶段的很多科学实践活动过于追求内容的丰富度和趣味性,缺少对学生“问学意识”的培养。结构化实践是一种在“问学意识”的理性关照下,通过对实践活动的长程设计,合理规划科学实践活动环节并递进式地推进学生逐步深入探究,从而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习得获取新知的方法,进行逻辑清晰的认知建构,实现以问促学、以问延学的教学设计理念。本文结合小学科学实践活动案例,从五个方面探讨结构化实践活动的路径构建,以期为提升学生的“问学意识”与科学素养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正>《漏》是一篇民间故事,在儿童问学课堂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提问,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最终将学生之问化为教学之问,以“问”驱动“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一、初读课文,自主提问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有趣的民间故事——《漏》。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左边三点水表示这个字与水有关,右边的“尸”表示与房屋有关,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这就是“漏”。(齐读题目)师: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相似文献   

16.
孔子云:“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问”是人们探究未知世界构建已然知识体系的重要途径。所谓“学问”,既“学”又“问”乃成就“学问”,只学不问的人,正如韩愈指出的“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成为两脚书橱而已。陶行知先生曾引用杜威的话说,教学生的法子,先要使他发生疑问,由此看来,“问”是教与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然而课堂教学现状却让人不无担忧。有的以学生的“学”冲淡了学生的“问”,有的以教师的“问”代替了学生的“问”,“问”在求知中的重要作用未能在课堂教学中凸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也就难以落到实处。新课程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问”何尝不是这种学习方式的具体体现呢?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敢问、善问、乐问”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深度问学课堂建模实践,以纠偏当下课堂“浅层化”学习现状为目标,重视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关注学生对认知理解、过程反思和问学能力的提升,倡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深度追问,将整体性教学设计与过程性建模实践直指课堂问题深度解决,具有问学性、思辨性、真学性、适切性、批判性等内涵特征。建模实践不仅提升了学生深度思辨的能力和问学张力,还为新时期课改向教学层面不断深化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8.
<正>为了有助于"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有效进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觉学习、独立思考、相互合作."以问导学"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控制学生学习过程,开动学生脑筋,因此,要精心设计好的问题帮助学生预学.笔者认为要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一、设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基本技能是预学的基础.预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和心理特点,寻找新  相似文献   

19.
罗贵德 《辅导员》2010,(4):59-60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易·乾》).“问”可辨析和解除“学”中疑惑。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多问为什么,同时要学会如何在课堂上有效提问,在有限的时间内引导学生通过辨析和解除疑点,最终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20.
课问操又称为课问体育活动是学生每天必须参加的一项体育活动,是学生紧张学习之中的一种积极性休息,同时也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综合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