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零售商双渠道下闭环供应链协调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虑零售商在传统销售渠道基础上建立网上销售渠道,以博弈论为基本方法,假定制造商和零售商都是风险中性和完全理性的,研究零售商负责废旧产品回收的双渠道闭环供应链协调机制。通过分析比较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下供应链系统成员的最优定价策略和收益状况,得出分散决策下的双渠道闭环供应链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供应链成员的利润仍有改进空间。为了实现供应链整体利润最大化,设计了零售商销售收益共享-回收成本共担的契约来激励制造商和零售商,且当契约参数满足一定条件时,供应链系统实现协调,然后给出契约参数的合理范围,使制造商和供应商的收益均达到帕累托最优。最后应用一个算例分析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学者们对制造商双渠道(制造商拥有在线渠道,零售商只拥有传统线下渠道)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对于零售商双渠道(零售商同时拥有线上渠道和传统线下渠道)却鲜有研究.通过Stackelberg博弈理论分析了零售商双渠道供应链的决策策略,给出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均衡策略,并探讨了均衡解与各参数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分散式决策下和集中式决策下的供应链总体利润进行比较,得出分散决策下零售商双渠道供应链总体利润小于集中决策下零售商双渠道供应链总体利润.据此,设计3种收益共享契约.研究表明:第一种和第二种收益共享契约不能实现零售商双渠道供应链的协调,而第三种收益共享契约可以实现零售商双渠道供应链的协调,针对第三种收益共享契约给出了协调证明和数值算例分析.  相似文献   

3.
许传永  梁樑  苟清龙 《预测》2009,28(4):66-70
B2C(Business to Customer)电子商务迅速发展,很多企业开始在传统零售渠道之外开展网上直销,为此双渠道分销系统日益受到工业界和学术界重视.本文研究一类两层双渠道供应链的库存系统优化与协调问题.制造商通过直销和零售两个渠道销售产品,需求是相互独立的Poisson流.制造商和零售商都使用one-for-one库存策略.给出了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和系统单位时间平均成本的计算方法.提出一种分散控制下的库存决策协调机制,给出了优化控制变量--制造商的缺货等待成本参数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4.
聂佳佳  石纯来 《软科学》2016,(3):130-135
用博弈论建立单渠道和双渠道供应链决策模型,得到Bertrand均衡的制造商和零售商最优利润及消费者福利。研究发现:无论制造商生产成本如何,当零售商对制造商持股比例较小时,直销渠道增加制造商利润但侵蚀零售商利润;当零售商持股比例适中时,直销渠道实现了零售商和制造商双赢;当零售商持股比例较大时,制造商不开通直销渠道。但在双渠道中,若生产成本为线性,制造商降低批发价格;若生产成本为非线性,当零售商持股比例较小时,制造商提高批发价格;当零售商持股比例较大时,制造商降低批发价格。此外直销渠道总是增加消费者福利。  相似文献   

5.
在收益共享契约模型中加入零售商的公平偏好行为,将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决策分为制造商考虑零售商的公平偏好行为和制造商不考虑零售商的公平偏好行为两种情形,分别研究了不同情形下收益共享契约的协调性以及零售商公平偏好对收益共享契约机制协调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零售商公平偏好对收益共享契约协调性的影响在于其影响收益共享契约被接受的条件;当零售商的公平偏好程度较低时,收益共享契约机制可以实现渠道的完美共赢协调;当零售商的公平偏好程度达到一定值时,收益共享契约机制的协调性将会失效。此外,当收益共享契约对制造商考虑和不考虑零售商公平偏好的两种情形均可以实现渠道的完美共赢协调时,制造商考虑零售商的公平偏好有利于其自身获得更多的新增利润。  相似文献   

6.
《软科学》2015,(9):43-48
在零售商资金约束下,研究了风险中性的制造商与风险厌恶的零售商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定价模型。给出了零售商资金充足下的制造商和零售商最优定价策略以及在资金不足情况下,零售商采取不同筹集资金方式(银行借贷和推迟支付)下的双渠道供应链定价策略,探讨了零售商风险厌恶程度和筹集资金方式对渠道价格以及制造商、零售商运作绩效的影响。最后进行数值算例,结果表明零售商的风险厌恶程度不仅影响传统渠道的销售价格而且影响直销渠道价格,零售商越厌恶风险,渠道销售价格越低,制造商和零售商运作绩效越低。当零售商资金不足时,采用不同的筹集资金方式对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渠道价格、运作绩效影响情况不同,发现当采用推迟支付策略时,可以改善制造商和零售商运作绩效,减少供应链绩效损失。  相似文献   

7.
考虑质量改进的双渠道供应链协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科学》2015,(7):35-39
基于博弈理论,研究了纯零售、纯直销及双渠道并存三种模式下,考虑质量改进的双渠道供应链协调问题。重点就质量改进对协调销售渠道、价格、销售量及系统总利润等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三种模式下均存在市场均衡,均衡时混合渠道情形的纯零售模式对系统最为有利。纯零售模式下,批发价及直销价较低时,制造商质量改进会降低系统整体利润;批发价与直销价较高时则相反,零售商质量改进对系统整体利润影响较小,但可扩大市场销量。纯直销模式下,制造商质量改进,系统总利润下降,零售商质量改进,系统总利润增加。双渠道并存模式下,制造商质量改进,系统总利润及直销渠道的销量增加;而零售商质量改进,则与系统各方销量及利润无关。  相似文献   

8.
供应链中混合渠道分销的库存竞争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春荣  陈功玉  王夏阳 《软科学》2009,23(11):48-52
针对混合渠道供应链,运用基本库存模型的分析框架,以需求转移为条件,研究了不同控制策略下制造商和零售商的竞争性库存决策问题。通过数值实验分析了需求转移对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最优库存量及绩效水平的影响。最后,根据数值实验的计算结果,给出了决策及协调混合渠道供应链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张廷龙  梁樑 《软科学》2012,(1):132-136
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构成的供应链,其需求同时受销售商的销售努力和零售定价影响。批发价格和回购价是制造商影响零售商定价和订货的常用方法。据此,考察固定价格和相机定价两种定价策略。在零售商销售努力可证实时,分析制造商的成本分担与两种价格策略的组合契约的供应链协调能力。在零售商销售努力不可证实时,提出两类限制性回购契约,分析两类限制回购契约与两类定价策略的组合契约协调供应链能力。数值分析揭示了限制回购合约协调供应链时可能对制造商利润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姚树俊 《软科学》2016,(9):90-94
针对网络直销渠道与传统营销渠道并存的两层双渠道供应链的产品分销协调问题,分析品牌差异化战略对于制造商收益的影响作用,提出能够提高双渠道供应链收益水平以及各个渠道成员企业收益水平的合作优化策略。同时分别从合作与非合作两种不同的市场结构视角,建立存在品牌差异化的两层双渠道供应链收益模型,探讨不同情形下两层双渠道供应链的最优营销策略以及网络直销渠道对双渠道供应链总收益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品牌差异化战略并不能够有效地解决渠道冲突和改进渠道收益水平,制造商可以通过传统营销与网络直销渠道销售同一种品牌的产品。同时与非合作结构相比,合作市场结构能够为网络渠道兼容度低的制造商提供更强的市场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由多个相互竞争的制造商、零售商和需求市场组成的闭环供应链网络均衡问题。其中,制造商负责生产、回收和再制造并受政府法律影响,零售商负责产品的销售,市场需求具有随机性。借助变分不等式理论和La-grange对偶理论,刻画了制造商、零售商以及消费者的最优行为,建立了供应链网络均衡模型。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政府首先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产品投放市场前必须满足的可再利用率,接着制定的最低回收率应接近无惩罚机制和无最低回收率约束时所有制造商回收率的平均水平,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产品的可再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考虑生态设计降低产品制造成本、提高产品销量和提高废旧产品回收率3种生态设计策略,采用斯坦伯格博弈方法,面向产品生态设计和废旧产品回收的双责任闭环供应链,探究不同生态设计策略对企业的双责任行为、利润和环境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生态设计策略下,制造商的生态设计水平对零售商决策的影响范围、影响方向和影响力度具差异性;消费者价格敏感度与产品回收市场收益是影响双责任闭环供应链决策和制造商生态设计策略选择的关键要素;生态设计要素和固定成本要素对企业双责任行为、产品批发价和零售价产生不同影响。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从促进闭环供应链履行双责任视角,制造商应根据闭环供应链层面市场特征的变化而选择不同的生态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3.
供应链内各企业的协调问题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问题。针对一个由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构成的三层供应链,在考虑市场需求为模糊变量的情况下,通过不确定理论分别建立了基于可信度分布的集成供应链模型和收益共享契约模型,并求出最优策略,进而验证结果的正确性。结果表明,零售商以及制造商的最优订购量在模糊需求中心点的左、右浮动。此外,不同的收益分配系数对应不同的批发价格策略;通过选取适当的收益分配系数可以实现供应链各成员之间的完美协调。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电子商务背景下的供应链激励机制,本文引入电商效率系数对是否具有公平偏好的两类条件下的供应链激励机制做了比较研究。发现在无公平偏好下,零售商所付出的最优努力水平与合同的激励系数正相关,与产品的批发价格无关,与零售商的风险规避程度和商品销售量的波动程度负相关,制造商给予零售商的最优激励系数与产品的批发价格正相关,与零售商销售产品的边际利润负相关。而在公平偏好条件下,激励系数对于零售商的正向激励作用未变,而当激励合同中的固定收入满足一定条件时,零售商的努力水平就会大于其在无公平偏好下的努力水平,并且固定收入越多,零售商为销售产品付出的努力就越多。同时发现在电子商务背景下,电商效率系数的引入对制造商和整个渠道的收益具有明显的正向关系。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了公平偏好下的委托人和代理人的收益以及整个供应链总收益相比无公平偏好下的收益存在帕累托改进,验证了电商效率系数的提高对渠道总收益的正向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15.
针对制造商生产过程中随机扰动问题,构建了一个供应扰动背景下的二层供应链模型。以短生命周期产品为例,分析了供应扰动对于制造商、零售商以及整个供应链的利润影响。通过构建现货市场协调供应扰动模型,揭示了扰动发生时间点以及现货批发价格对于零售商的现货市场策略选择行为的影响,从而识别出在不同情景下现货市场补货策略绩效的差异性。通过研究表明,现货市场协调只能减少供应扰动带来的损失而不能消除扰动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李真  盛昭瀚  孟庆峰 《软科学》2011,25(11):36-41
针对由多个供应商和多个零售商组成的结构可变的供应链网络,分析了供应商均不采用协调策略、部分采用协调策略以及均采用协调策略三种情景下供应链网络的竞争绩效。研究发现在不同的协调情景下,供应商为使其领衔的供应链实现利润最大化而采用的协调策略对于其零售商客户及供应链均为占优策略,但对供应商本身并非是占优策略,供应商应通过调整契约参数重新分配供应链因协调而产生的收益。还研究了市场需求不确定性对不同协调情景下各主体收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考虑零售商降价销售的供应链激励回购契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供应商允许零售商降价销售情况下标准回购契约不能协调供应链的原因,提出了用一个激励性回购契约来协调供应链。该契约允许供应商仅通过调节回购价格便可重新实现不同比例降价销售容量下的供应链协调。最后通过一个数值分析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8.
庞庆华 《软科学》2010,24(3):137-140
研究了在随机市场需求下由制造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三级供应链的协调问题。首先针对供应链系统的全局协调,得出了系统的最优订购决策;其次设计了一种RS-TT联合契约协调机制,即在三级供应链中的两个交易过程中分别采取收益共享契约机制和两部收费制契约机制,包括(w,φ,ψ)和(,ψw,φ)两种形式,证明了通过制定合理的契约参数能够实现三级供应链系统的协调。通过契约参数的合理选择可以实现各企业的双赢,从而有助于改善企业在供应链中的行为决策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在合理的范围内契约参数的大小与企业的讨价还价能力有关;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RS-TT联合契约机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能源汽车大规模使用,动力电池迎来退役潮。在国家双碳目标的指导下,废旧动力电池回收问题亟待解决。文章研究政府向电池生产商征收低碳环保税,对回收企业实施回收补贴的组合政策背景下,分别在单渠道回收模式和双渠道回收模式下对电池生产商主导的闭环供应链进行契约协调,并对组合政策设计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低碳环保税和回收补贴机制能够有效提高废旧电池回收量,组合政策的设计能有效引导动力电池闭环供应链的回收行为。双渠道回收模式下的回收量和企业利润均高于单渠道回收模式下的回收量和企业利润。在回收成本分担-收益共享契约的协调下,废旧动力电池回收量和供应链总利润能够达到集中决策下的理想情况。且在不同回收模式下,当成本分担比例和收益共享比例合理设置时,电池生产商和汽车制造商的利润均高于分散决策时的利润,因此双方都愿意接受该契约。此时,回收成本分担-收益共享契约能够有效协调动力电池闭环供应链。  相似文献   

20.
Studies on the adoption of Blockchain technology (BT) in supply chains have recently gained considerable importance because BT can enable secure, scalable, reliable, and traceable information sharing among partners. In this paper, the value of the adoption of BT is analysed in a single supplier and multi-retailer arrangement wherein the demand at retailers could be correlated. The newsvendor model and game theory are used to analyse the expected profit generated by the supplier and retailers from the adoption of BT. The demand pattern (stationary or nonstationary) and structure (number of retailers participating in a private/permissioned BT) affect BT adoption in a single supplier and multi-retailer supply chain coordination. The retailer's incentive increases when more number of retailers with independent demand participates in the BT framewor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