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城邦是希腊人的生活共同体,也是道德共同体。希腊人依托城邦体制建构了一个充满活力且极富人性意味的文明。城邦的本质特征滋养着人文精神,城邦对公民的教化培育了公民的公共意识,城邦赋予了希腊人独特的生活方式。城邦制度是希腊人文精神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2.
在人类文明起源的问题上,地理决定论的是是非非一直以来都争论不休,但“地理决定论这顶帽子是谁都不愿意戴的”(阮炜:《地缘文明》第274页,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却是不争的事实。关于“古代希腊民主政治”《课标》是这样表述的:“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尽管它提出了文明起源和发展的两个要素——自然地理环境和制度,但如此强调地理环境的作用还是令人费解。在《课标》的引导下,不少教师在论述地理环境与希腊文明的关系时也就难免以偏盖全,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学者们对于柏拉图《理想国》的主题有着各种不同的认识,但都忽略了“战争与安全”这一主题。如果对《理想国》细加研读并充分考虑到其时代背景,就会发现其中浓厚的战争气息以及对安全的渴望。《理想国》中的制度设计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出于避免或赢取战争来维护希腊各城邦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雅典城邦的土地制度是公有和私有的辩证统一体,它是城邦制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关系到城邦的存亡;它促进了古典时代奴隶制的发展。雅典城邦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都离不开土地制度等农业问题,土地制度成为雅典城邦的一块基石,农业性是希腊古典文化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5.
公元前431--404年,古代希腊世界爆发了一场空前旷古的大战--伯罗奔尼撒战争。这场战争使希腊的社会经济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城邦制度出现危机,希腊世界在政治和军事方面都进入了经久不息的动荡时期,再也无法恢复奴隶制城邦上升时期的局面。因此,伯罗奔尼撒战争是古代希腊城邦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是古代希腊史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之一。对于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学界普遍的看法是:伯罗奔尼撒战争是  相似文献   

6.
一部希腊的文明史就是它的城邦发生、繁荣及其式微的历史,古代希腊城邦行走在政局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路上,考其原委,城邦制度的成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古希腊众多数量的城邦长期共存在于他们的文化认同,"多数人统治"的治国方式,以及早期商品经济的优势在这里有足够的发挥空间.  相似文献   

7.
波斯帝国对希腊城邦政策的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元前 5— 4世纪 ,波斯帝国对希腊城邦世界的政策经历了从武力征服到保持城邦均势的演变。波斯从希波战争中的惨败吸取经验教训 ,及时调整了对希腊城邦的政策 ,这一政策的演变不仅使波斯摆脱了战败的阴影 ,改善并提高了帝国的政治地位 ,而且还利用希腊城邦间的混战来削弱希腊城邦的力量。事实证明 ,均势政策不仅使波斯帝国从中受益 ,而且也充分显示了波斯帝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相似文献   

8.
希腊城邦的形成和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想说明两个问题:一、希腊城邦形成的过程和分布的范围,二、希腊城邦制的特点。公元前十二世纪多利安人的入侵,曾经引起希腊各部族的一次广泛的移徙。这次移徙历时约一个半世纪,移徙的范围遍及小亚细亚的沿岸和附近的大小诸岛。自从经过这一次移徙,希腊世界就不限于它的本土,而且还包括爱琴海的对岸和两岸之间星罗棋布的岛屿。希腊人最初建立的城邦,就遍布在这一范围内的陆上和岛上。关于希腊人城邦形成的历史,我们的知识  相似文献   

9.
张华中 《历史学习》2007,(10):33-40
课标界定(对学习内容的定位) (1)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相似文献   

10.
希腊城邦的长期存在, 构成了世界上古史独特的历史现象。该文认为, 自然环境的制约、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广阔的外交空间、强邦的严重缺陷、波斯的干预, 特别是与公民合一的城邦制度,是产生这一历史现象的几大原因  相似文献   

11.
自“黑暗时代”末期(约前800年)城邦始现之日起,整个希腊一直处于城邦分立之中,到马其顿人侵入(前338年)才告一段落。城邦,这个相互独立、自给自足的政治实体,作为希腊主义的象征。城邦制自给自足的根本精神激发了希腊文明取之不尽的创造性,而希腊史的悲剧恰恰也是由于城邦长期分立酿成的。整个希腊史是一部典型的多中心史。那么,希腊城邦制长期存在,换言之,希腊城邦长期分立的原因何在呢?本文拟就这个主题作一初浅的探讨。形成——  相似文献   

12.
古典宗教对希腊、罗马的城邦政治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一方面,高级神职人员在城邦政府的决策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另一方面,城邦社会普遍存在的公共权力崇拜,成为城邦公民爱国主义的源泉.因此,希腊、罗马城邦时期的政治仍然是神权政治.但是,古典宗教对于世俗的城邦政权的屈从地位,使得城邦政治的神权色彩大为淡化.造成这一状况的表面因素是城邦社会那套独特的政治体制,而深层的因素则是希腊、罗马人频繁的海外活动及由此引起的社会价值观的一系列变化.  相似文献   

13.
公元前5世纪,波斯帝国对希腊诸城邦主要采取武力征服策略,但因遭到希腊诸城邦的强烈抵抗而失败,希波战争最终以波斯退出希腊本土而告终.波斯从战争的惨败中吸取经验教训,及时调整了对希腊城邦的政策,由武力征服转为扶持希腊各邦争霸,借以维持希腊世界的均势,得以从中谋利.这一政策的演变不仅使波斯摆脱了战败的阴影,而且利用希腊城邦间的混战来削弱希腊城邦的力量,展示了波斯帝国高超的外交技巧.  相似文献   

14.
城邦特征是指城邦的内在特性,是它区别于其他国家形态的根本所在。古代希腊城邦众多,对其特征进行概括性的总结虽有相当难度,但还是很有必要。小邦寡民是早期希腊城邦的客观事实,习惯上只把它当作是城邦的外部特征,实际上,它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形成的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对城邦的发展起着规定性的作用。公民是希腊城邦的根本,公民集体是希腊城邦之核心。组织起来的公民集体追求整体发展,组成了利益一致的有机整体,对希腊文明影响深刻。城邦同时也是自给自足的整体,它既能保障城邦或全体公民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产,又能保障作为人类的公民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小邦寡民、公民整体主义与邦内自给自足共同构成了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5.
在两大城邦斯巴达和雅典中,只有雅典才能代表当时的希腊文明。(一)斯巴达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在希腊是个例外;(二)斯巴达的希洛特制度,是希腊文明引为特色的古典奴隶制的另类,雅典则是古典奴隶制的典范;(三)莱库古立法通过对原始共产主义制度的人为复原,使斯巴达成为希腊历史的“活化石”;雅典作为希腊世界的商业中心和文化之都,却成为希腊文明的缩影;(四)斯巴达所体现的“城邦原则”其实只见于原始农民公社的阶段,真正的城邦原则是由雅典体现的。  相似文献   

16.
李玉梅 《广东教育》2009,(11):61-64
考点梳理 一、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希腊自然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1)希腊多山多岛的地理环境和有“航海民族”之誉的人文环境有利于民主制度的产生。 (2)广泛的海外贸易、殖民及其他经济和文化交往活动,使古希腊形成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并较早地接受平等互利的观念。这一切都有助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7.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公民教育思想实际上贯穿了他构建理想国的整个过程之中,理想国是他对日趋衰败的希腊城邦政治和公民教育状况反思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实验教科书《历史1(必修)》(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六单元第1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通过对地理环境和城邦制度的描述,介绍了古希腊文明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条件。希腊人极富智慧,是最早探索人类、探求人的思想和灵魂的民族。他们寻求宇宙万物的源头与规律,用理性来描绘、把握自然而美好的物质世界;他们探究社会的正义与公理,诘问人生的目的与价值;他们渴望自由,追求精神与物质的原始统一,这是一种极度完善的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19.
历时近50年之久的希波战争,希腊人最终取胜波斯.雅典城邦逐渐成为希腊世界的主宰.雅典城市在雅典城邦乃至整个希腊世界的中心地位由此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加强和巩固.而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雅典失利,加剧城邦危机,维护和扩展雅典城市作为城邦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诸多因素逐渐失去,雅典城市不再是"全希腊人的学校",随雅典城邦的衰落而式微.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高中历史部分,新加了一课"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对这一课的学习要求是:了解希腊自然地理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使学生懂得一种制度的产生,总是与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的。这一变化体现了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加强各学科联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文综各学科是相互联系的,历史是事件,地理是空间,政治是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