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平猴魁     
蔡淑莹 《大观周刊》2006,(23):51-51
尖茶是安徽省的特产.产于太平、泾县、宁国一带。太平猴魁为尖茶之极品。久享盛名。太平猴魁的外形是两叶芽.平扁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隐伏。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之称。叶色苍绿匀润。叶脉绿中隐红.俗称“红丝线”。花香高爽。滋昧甘醇。香昧有独特的“猴韵”。汤色清绿明净.叶底嫩绿匀亮。芽叶成朵肥壮。品饮时能领略到“头泡香高、二泡昧浓、三泡四泡幽香犹存”。  相似文献   

2.
茶事     
我喜欢喝茶,觉得比饮料好,苦涩中有清香.且能提神。由喝茶而想了解茶.于是去翻阅了一下《茶经》,知道茶有“轻汗发而肌骨清”、“有力悦志”等好处,能“与醍醐甘露相抗衡也。”然而.我却不是那种会品茶的雅士,仅仅一直喜欢喝茶而已。或可说是那种喝“自然主义的茶(冈仓觉三语)”的人吧。  相似文献   

3.
“武昌既稍能久支……在各省之响应也。时响应之最有力而影响于全国最大者,厥为上海……”  相似文献   

4.
杨阳 《大观周刊》2006,(18):I0035-I0035
唐代茶的饮法是煮茶,即烹茶、煎茶。根据陆羽《茶经》记载,唐代茶叶生产过程是“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千矣。”饮用时.先将饼茶放在火上烤炙,然后用茶碾将茶饼碾碎成粉末,再用筛子筛成细末,放到开水中去煮。煮时,水刚开,水面出现细小的水珠像鱼眼一样,并“微有声”,称为一沸。此时加入一些盐到水中调味。当锅边水泡如涌泉连珠时,为二沸。  相似文献   

5.
杨红霖 《大观周刊》2010,(30):44-45
紫砂壶是民间收藏的大项.其收藏与投资古已有之。紫砂壶既可做收藏品又可做日用品.历来都是藏家追捧的对象。但自央视曝光“紫砂煲”事件后.紫砂成为谈论最多的话题,继而引发紫砂行业的“大动荡”。  相似文献   

6.
走进天方     
《新闻世界》2012,(6):298-298
天之道 七千年时光,有多少瑰宝,可以璀璨至今,历久反而弥新?九万里大地,又有多少经典,可以世代珍藏,传承乃至不绝?“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在中华文明的时光长河中,我们的远祖曾无数次地仰首苍穹,追逐日月星辰,叩问这万物造化之道,他们认为“天”为圆,“地”为方。“茶,发乎神农氏。”这是对中国茶最初渊源的记载,也是对茶的最早定义:茶者,荼也,起始为药用,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陆羽《茶经》中将“荼”改为“茶”,并认为是天赐良方矣。  相似文献   

7.
拜湃  梁峥  赵瑜 《报林求索》2009,(8):50-51
清茶一杯,亦醉人。质朴的紫砂壶渲染茶性清纯、幽雅的气质,与茶最为匹配。立体的壶身,温润的色彩,自然的线条,充满泥土淳朴的味道。在小小的壶身中,可以题诗,可以描绘,可以雕刻,可以寄情于中。在京城闹市,我有幸探寻到一片属于紫砂壶的世外桃源,制壶大师任备安就在这里,踏实做人、认真做壶。  相似文献   

8.
细辨围绕普洱茶的种种神话,也能窥见其中的幕后之手老茶53岁的台湾人黄传芳,现在出品一种“传芳普洱”。而他最早进入云南普洱茶产区时,是在1999年。2002年左右踏足此地的北京茶商胡旺  相似文献   

9.
开办制茶工厂计画书(1)茶为我国特产,为非酒精性之嗜好饮料,每年输出额约在三亿万磅以上,如武彝、六安诸茶,久为中外所嘉许。惟制造不精,装潢不美,工作不洁,近年来一落千丈,遂为印度、锡兰、日本、爪哇压迫矣(中国茶业始于汉时,唐时传于日本,清时流于印度、爪哇)!云南之茶,如思普、景谷缅宁等处,其品质之佳,不惟可以与武彝、六安并驾,且可以与印锡、爪哇诸茶比肩。  相似文献   

10.
陆茂清  少辰 《出版参考》2006,(11):39-39
“翻书赌茶”之雅趣 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是个考古学家.因收集文物常常人不敷出。李清照“夫唱妇随”.给自己约法一章,“食去重肉.衣去重彩.首无明珠翡翠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省吃俭用.将点滴资金用于购买金石书画。  相似文献   

11.
我写书评文     
我为什么写书评?可从主客观两方面来说。先说主观:我所评之书,大致及于文史哲艺范围,不知我者谓我博洽,知我者谓我粗疏。我生性喜杂览,注定难成某一科之专门家,于是自甘堕落,以“三脚猫”自嘲,洒扫应对,信笔涂鸦。兼之长年与书打交道,浸淫既久,读书识字,感觉“其乐也融融”。自忖读书能有所知、有所获、有所悟,进而能形诸笔墨,当是再狭意不过之事了。 再从客观上说,亦有以下几点缘由,一、自认自己还算比较喜爱读书,偶尔读到佳作名篇,恨不能“奇文共欣赏”!书籍者,天下公有之财富,好书理应为之揄扬,以不淹埋写书为文者的苦心弧诣。二、辱承老辈学者和师友们的错爱,平常多惠我以大著,读后每有会意,“情于中形于外”,禁不住随手札记,至而缀简成篇,以不负友朋情,不负私家心。三、愧忝为“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员,读书写书评,性之所至,理之必然也。  相似文献   

12.
该作品首先是一个印刷精美的数码印刷精品.装帧考究.印刷质量上乘,特别在宣纸上表现中国书法的笔墨特点韵味非常到位。其次,该图册的策划非常巧妙.在其整体对“将军茶”的营销策划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给“将军茶”赋予了很深的内涵。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其设计中,充分利用了数码印刷的特长.在每一本封面上都印制了珍藏对象的名字.也让“将军茶”的收藏者倍感珍贵。总的来说.图册《将军吟》是一件难得的将印刷品与营销创新结合与应用的精品。  相似文献   

13.
《新闻天地》2010,(12):41-43
1873年,梁启超出生于广东新会茶坑村。在《三十自述》里,他交代了自己出生的时代背景:“太平天国亡于金陵后十年,清大学士曾国藩卒后一年,普法战争后三年,而意大利建国罗马之岁也。”  相似文献   

14.
亦鸣 《出版视野》2009,(1):47-47,27
颜竣于孝武有功,位尊权重。其父早诣竣,见宾客盈门,竣尚贪眠未起,即怒斥之曰:“汝出粪土之中,升云霞之上,骄傲如此,其能久乎?”后竣竞为孝武所诛。(出自《容斋随笔》)  相似文献   

15.
二、农业科技图书正确使用法定计量单位之探讨1.严格执行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法定计量单位是基础学科用先进的仪器设备 ,先进的手段测试出来的 ,同样也适用于农业科学。以上所谈到的许多量和计量单位使用中的错误 ,正是因为没有正确使用法定计量单位所造成的。农业科学同样也应严格执行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 ,严格按照法定计量单位的使用规则正确使用计量单位。2.土地面积计量单位的处理“亩”被停止用作土地面积的计量单位已有8年之久了 ,法定的土地面积计量单位是hm2 和m2,但在电视、报纸、杂志、图书中都仍在大量使用“亩”来表示…  相似文献   

16.
将天理解为意志之天的哲学家以董仲舒为主要代表。他断言天是宇宙方物的创造者:“天执其道为万物主”,“万物非天不生”。至于天人关系则是“人副天数”、“人之为人本于天”。他创立的“天人感应论”就在于要论证天是有意志的人格神,能主宰万物和人,而天人亦能相通并相互感应。积极意义:以神权限制君权;还具有人本主义的萌芽:人最为天下贵也。圣人不以身役物,不以欲滑和,是故其为欢不怜而怜,其为悲不慑慑,万方百变,逍遥而无所定,吾独慷慨遗物而与道同出,是故有以自得之也,乔木之下,空穴之中,是以适性,无以自得。世.虽以天下为字.万民为臣妾.不是以养生也.能臣于无乐者.则无不乐.无不乐则至极乐矣.  相似文献   

17.
余舜德 《文化遗产》2023,(2):92-100
制茶工匠以手工及身体经验为主要技艺,当是获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台湾地区称之为“无形文化遗产”)认证的合理候选人,不过产茶重镇的南投在2019年以“生态知识及其技术实践”认证两位制茶工匠后,却引来诸多质疑。除了两者皆以现今茶区制茶工匠仍普遍具有之制茶工艺提出申请,并以个人名义获得认证,因而引起众多议论。这两个案子获得通过,也牵涉到一些与文化遗产的概念及政策密切相关之基本课题:例如,何谓手工制茶?机械化下就没有手工了吗?制茶的传统知识为何?传统强调实作经验的制茶工艺之关键为何?再者,传统制茶知识属于个人或是团体(社区、茶区) 若答案是后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证该如何进行?笔者将以过去参与之普洱茶及冻顶乌龙茶的民族志研究为例,一方面讨论上述的议题,并据以讨论文化遗产认证的实践。  相似文献   

18.
编辑完《中国茶文化系列》丛书,像是对中国茶文化匆匆做了一番巡礼。掩卷之余,我似乎对茶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茶”对我来说,也显得更加亲切,“茶文化”这一术语,其形象也更立体化了。 编辑出版这套《中国茶文化系列》丛书之缘,乃在于中国茶文化那无比诱人的魅力。茶,  相似文献   

19.
冯友兰先生88岁时曾有一副自寿联:“何止于米,相期以茶;胸怀四化,意寄三松。”去年林庚教授95岁寿辰,季先生手书“相期以茶”为贺。林庚教授在96岁之际为这本散文集又回赠题“相期以茶”书名,以寓对季先生的祝愿。同时也增添了此书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刑法第306条令律师们害怕,也久受诟病,要求废弃之声年年不断。面对律师群体对于全国律协“不作为”的沸腾非议,于宁终于忍不住站出来说话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