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飞来石     
假期里,我和爸爸妈妈到怒 江去旅游。早就听说怒江是个神 奇美丽的地方,这一次我可真正 体验到了怒江的神韵。 怒江流经怒江大峡谷的崇 山峻岭之中,举目望去,它就像 一条白色的玉带。站在怒江边  相似文献   

2.
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和条件。怒江州旅游资源多姿多彩,在全州1.47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奇特壮观的地貌景观,丰富多样的生物景观,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与缅甸接壤的区位优势,为怒江发展旅游业奠定了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文化风俗资源条件。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对滇西北地区少数民族节庆体育旅游活动、项目等进行调查发现,滇西北地区节庆体育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并且具有很强的参与性和娱乐性.如香格里拉的赛马节、丽江纳西族的三朵节、怒江傈僳族的刀杆节等,节庆体育活动独特的民族风情和魅力,能够吸引众多旅游者的参与和体验,满足旅游消费者的需求,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同时为构建多层次立体的具有滇西北特色的少数民族节庆体育旅游项目,为整合滇西北少数民族节庆体育旅游资源,形成系列体育旅游产品并重点打造知名的节庆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和滇西北特色少数民族节庆体育旅游产业链,实现节庆体育活动和旅游的共同发展,促进滇西北节庆体育与旅游业共同发展,推动滇西北乃至云南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是本文的研究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4.
汉族移民怒江流域经历汉晋、南诏大理、明清三个时期,而清代是内地移民怒江流域群体最为复杂的时期。移民群体不仅有边疆镇守的将士,还有开发边疆的屯民、谋求生存的矿工和图谋发展的商人。他们的到来促进了怒江流域社会经济的迅速转型,给地广人稀的怒江流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增加了劳动力,荒芜土地得到垦殖;兴修农田水利工程,解决了农作物的用水需求;活跃农村市场,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兴起和发展,缩短了边疆与内地的差距,加速了怒江流域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5.
怒江是我国仅剩两条尚未开发的处女江之一(另一条是雅鲁藏布江),怒江的开发与否引来理论界的热烈讨论,通过从理论上分析争议的主要之处,对怒江流域现状和水能开发潜力进行研究;并通过对怒江水能开发对中下游沿岸地段及潞江乡 (原坝湾乡 )生态、经济影响的研究,力求为生产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云南教育》2010,(20):17-19
山高坡陡、谷深水急,这是怒江;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2.7%,居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之首,这还是怒江。新中国成立前,怒江多数地区还没有进入阶级社会,解放后,福贡县、贡山县和泸水县北部地区直接从原始社会的不同阶段过渡到了社会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7.
民国初年怒江殖边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推翻满清在云南统治之后的民国初年 ,云南军都督府殖边怒江 ,开发经营怒江 ,巩固边防的重大行动和在当时历史条件下 ,对推动怒江各少数民族的历史进步、巩固我滇西边防所具有的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这一史实略作述评  相似文献   

8.
1942年5月初,日军占领了龙陵、腾冲,重庆军委会准备放弃怒江,退守澜沧江,下令放弃西(昌)祥(云)公路以西地区。关键时刻,时任云贵监察史的李根源竭力阻止,提出"拒敌于怒江之西"的战略主张,利用怒江有利的地形、地势粉碎了日军东进昆明的企图,赢得了滇西大反攻的胜利。  相似文献   

9.
昔时视为徼外的怒江流域,近代处于社会经济急剧转型的前沿阵地,“欧风美雨”剧烈地冲击怒江流域的经济发展进程,怒江中游地区逐渐卷入经济全球化之列,农村经济作物面积不断扩大,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整个经济生活被市场“无形之手”所左右;滇缅印之间的互补性物流业亦呈现繁荣锦簇之景象;地区性、季节性务工人员呈“候鸟式”迁徙于滇缅之间,往来不息;国防经济因战时特殊时期抑显突出,极大刺激了怒江中游地区消费服务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西藏察隅县察瓦龙乡地处滇藏茶马古道咽喉位置,历史上人口频繁流动促成境内藏族、怒族、独龙族、白族、傈僳族等多个少数民族杂居。在长期的文化涵化中,藏传佛教逐渐渗透并融合进境内各少数民族的文化中,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藏族文化丛。政府部门的旅游热点推介,已经开工建设的怒江大型电站,很快要通车的县乡公路,将带来更加剧烈的人口流动,促使更大规模的文化涵化。  相似文献   

11.
无论从经济、政治还是文化等多方面考察,加拿大来华旅游客源市场是我国推进旅游业发展,不断向世界旅游强国迈进的重要客源市场。依据加拿大来华旅游游客的目的及职业特征,会议、商务旅游将有较大发展,而文化、健康、探险旅游正在兴起;从游客的性别特征来看,女性旅客平均停留时间长于男性旅客。这种趋势还将继续;从游客的年龄特征分析,青壮年,特别是老年人口将成为重要的客源组成部分。两国政府以及民间组织要加强交流、合作,并针对当前加拿大游客人口特征,努力培育推出适销对路的特色旅游产品,同时树立大旅游、大市场、强品牌意识,加大对加拿大宣传促销力度,加强旅游硬件及软环境建设。维持并不断扩大加拿大来华旅游市场规模。  相似文献   

12.
基于怒江大峡谷旅游环境的脆弱性、峡谷独特的旅游特色,分析怒江大峡谷的旅游开发对生态地质环境的扰动产生的综合效应,认为应把旅游资源环境评估作为旅游景区开发的必经环节;提出了怒江大峡谷旅游开发过程中加强生态地质环境保护对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地广人稀,较为贫困,远程教育助推了怒江教育的发展。怒江州应把握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的两条主线,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切实建好现代远程教育基础设施,抓住机遇,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4.
须一瓜在《淡绿色的月亮》中运用了大量的色彩词汇,通过光影的明暗对比、点彩技法、以物代色等方式,创造出了独特意境,也形象地表现了人物的情感。同时,这样的绘色艺术还蕴含着作者对人性及生活之“真”的思考,使得小说呈现出独特的审美张力。  相似文献   

15.
泰顺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顺要振兴地方经济,必须重视对旅游业的开发,应根据其旅游资源特色,立足于现状,实行旅游资源层次性开发战略;构建廊桥寻梦之旅、氡温泉休闲度假旅游、畲族民俗风情游等旅游精品;并就泰顺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亟需加强的配套设施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湖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拥有丰富的楚文化旅游资源,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文章在对楚文化及其旅游价值深入认识的基础上,分析了楚文化旅游开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楚文化旅游深度开发的对策与建议,阐述了突出楚文化特质、打造“神奇浪漫之旅”品牌等观点.  相似文献   

17.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产业的兴起,文化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日渐重要,成为许多地区的支柱产业之一。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组成门类,有自身的特殊性,其开发模式与一般的文化产业应有不同侧重。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应避免过度市场化,探索生态化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8.
分析皖南户外运动旅游资源优势、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皖南户外运动旅游资源开发对策:注重户外运动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突出户外运动资源开发特色,构造大皖南户外运动旅游资源开发格局,建立完善户外运动旅游资源开发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9.
民俗风情旅游是一种新兴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要促进民俗风情旅游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政府和民众的力量必须协调运用,明晰产权界限,坚持按市场规则办事。双方既要共同维护民俗旅游资源,又要努力使其增值,实现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发展民俗风情旅游业的经验教训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导游是针对景观客体为游客提供文化服务的职业。目前导游队伍能一般性胜任旅游目的地讲解,难以胜任旅游环境或旅途景观的导游,成为导游知识结构欠完善的突出标志。导游分带路型、背诵型、解释型、学术型四类,以学术型导游的知识构架为相对完善。导游知识构架的欠完善有碍旅游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是旅游生产力供需不协调在导游领域中的体现。形成导游知识欠完善的原因有教育培训内容不全、游客的文化欣赏水平不断提高、导游服务目标与激励机制发生错位等。构建旅游景观学是完善导游知识构架的主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