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凯 《新闻爱好者》2008,(8):107-107
言语交流传播既强调张口说,更强调侧耳听,所谓“闭目吟诵者有,掩耳朗读者无,就是这个道理”。如何让人更好地听必然牵扯到对象的信息接收问题,而播音创作中的对象是虚拟的,有其特殊性,因此对播音创作中对象感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播音学著作中对播音创作中的对象、对象感问题已经有了很多论述。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笔者觉得关于对象感的有些问题仍有进一步研讨的空间。比如说,对象感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在播音活动中,传播对象是如何被建构起来的?“心中有人”中那虚拟的、想象中的“人”又到底是如何展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2.
广播播音的对象感,是广播这一独特的大众传播媒体造就的播音创作这门艺术的重要环节和技巧,是播音基础理论内容之一。然而,在我们的摇直实践中,对对象感的认识和运用并不容乐观.听众对播音、主持中出现的“自言自语、无精打采”和“自我表现、自吹自擂”现象已经引起不满.有无对象感,如何去把握对象感,直接影响传播效果.本文拟分广播播音对象、对象感的本质、把握对象感的关键三个部分,进行分析阐述,以求全面认识广播播音对象感.一、广播播音对象是听众1.“不见面的朋友”对象是指“行动或思考时作为目标的人或事物”。生活中…  相似文献   

3.
杨伟 《视听纵横》2004,(4):115-116
播音风格是播音员在播音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个性特征,纵观历史,不同时期的播音风格可以折射出不同的时代特征。今天,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人民的精神化生活日益丰富,人们开始不再满足于听“正襟危坐”式的播新闻。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我们的新闻传播中出现了一种新的概念——  相似文献   

4.
李京 《视听纵横》2006,(4):95-95
一、播音创作呼唤激情 鲁迅先生说过;“能爱能憎才能文”。优秀的作品,在字里行间一定处处流露着作者的感情。艺术创作一定要充满激情、表现激情,播音也不例外,播音创作必须要有激情。  相似文献   

5.
南若冰  刘云丹 《传媒》2023,(19):42-44
融媒体时代,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与传播环境的相继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播音创作的传统空间,但随之兴起的耳朵经济,也为播音创作开拓了多元发展的新领域。无论外在条件如何演变,播音创作本身是“口耳之学”,有声语言始终是其内核。因此,探讨融媒体时代有稿播音创作的语感应用对当下主流媒体与自媒体平台上的播音创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北方 《视听纵横》2006,(2):106-107
语言创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新闻播音也不例外。在每期新闻节目结束播音后,创作主体——新闻播音员同时总会感觉这一次的创作留下了些许遗憾。而在地方电台、电视台从事新闻播音工作,这种遗憾感更为强烈。本文就是要客观真实地揭示出这些遗憾,从而引起大家的注意,我们一起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尽可能的减少和避免这些不必要的遗憾。  相似文献   

7.
播音风格作为一种创作特色,因时因地因稿因人而异。虽然我们不能以一种非此即彼的标准来限定某一类节目或稿件的风格,但因为“播音风格是播音员在长期艰苦的播音创作实践中逐渐积累形成的”①,对优秀播音员播音风格的研究,对优秀播音员的播音风格进行分析研究,有利于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教学实践,对年轻播音员风格的形成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金震茅 《视听界》2002,(5):52-53
当前的新闻播音类型分类处于众说纷坛的阶段,而且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新闻从“播”到“说”“聊”,既是一种话语方式的转变,同时也触发了传统播音类型的裂变。随着新闻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新的播音祥式还会不断出现。从目前对新闻播音类型的界定来说,存在着概念混淆,定义含混的通病。有鉴于此,笔试图对当前的新闻播音类型作一番梳理和归类,抛砖引玉,就教于新闻界同行。  相似文献   

9.
江琛 《声屏世界》2005,(9):36-36
作为一门艺术的播音,必定有“我化”的印记。播音艺术的实现过程便是播音员“我化”了的有声语言的表现过程。这个“我化”凝聚着播音员的创造性劳动,包含了播音员对稿件的准确理解和感受,对社会生活、播讲对象及各门知识的了解,以及播音态度的正确确立和播音分寸的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10.
何谓播音风格?就是指播音员在播音创作中所体现出来的创作个性和艺术特色。它以运动的状态贯穿播音创作的全过程,又以相对稳定的状态反映在播音作品上。播音是一种创作,所以播音风格又是播音员在长期艰苦的播音创作实践中逐渐积累形成的。  相似文献   

11.
播音工作离不开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在播音创作中,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关系,强调一方,偏废另一方都有损播音创作的质量。因为,抽象的逻辑思维中包含着形象的具体性;具体的形象恩维中孕含着逻辑的抽象性。  相似文献   

12.
我从事播音主持工作已经有些年头了,总结多年的工作经验我认为作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播音离不开情、声、气。虽然这之间各有要求,但重点应是它们的内在联系,只有重视它们的内在联系才能更好的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抓住稿件重点,有效的提高播音质量。下面我就简单的谈谈在播音创作中的“情”“声”“气”关系。  相似文献   

13.
谢钫  笑松 《记者摇篮》2004,(10):57-57,53
在播音创作中.气息控制是一项业务基本功。小,它可以影响播音员的播音质量:大,它可以左右播音员的艺术生命的长短和一个台或是一个时代的播音风格。内练一口气,外练齿唇舌。播音艺术是有声语言的艺术.是情声气有机结合的产物,离开了气的收发自如、熟练控制,就谈不上播音创作。  相似文献   

14.
吕珏 《视听纵横》2005,(5):118-119
在广播电视的语言传播过程中,播音员或主持人往往由于面前没有受众实体而缺乏与受众的交流,没有播讲愿望和播讲兴趣,即没有对象感。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过:“没有对象,这些话就不可能说得使自己和听的人都相信有说出的实际必要。”能否把握对象感是播音主持成功与否的关键。如何让对象感来得更自然?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王红梅 《新闻爱好者》2008,(10):110-110
新闻节目是广播电视节目的主要类型,是广大群众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渠道。对于播音员来说,新闻播音室播音创作中的“重头戏”,是最具播音语言特色的一种播音样式。从我国新闻播音的发展变化看,尽管由于时代的变迁,具体的社会氛围、公众的心态不同,新闻播音风格有一些差异和变化,但是,在新闻播音的总体格局、语言样式、表达特点方面,  相似文献   

16.
播音是一种创作,创作是文化的体现。要想使播音创作肩负起引领大众文化的使命,必须从三个方面来提升它的文化品味:加强播音创作的艺术性;加大有声语言的教育,培养一双会听的耳朵;传受双方通力协作,共筑播音的文化殿堂。  相似文献   

17.
话筒前的语言创作具有很强的艺术性,《中国播音学》认为播音具有多质性的创作特征,“至少直接集语言、新闻、艺术于一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播音员既是新闻工作者,也是艺术工作者。”  相似文献   

18.
播音创作的语言是一种有声语言,它必须符合规范性、庄重性、鼓动性,具有分寸感和亲切感。播音创作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指创作内容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9.
戴蓉 《东南传播》2012,(7):183-184
播音的创作形式决定了播音的创造性特征。播音创作是一种语言创作活动,它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主要以有声语言为主。而言语是与思维紧密相连的,这就决定了播音创作具备不同于其他语言艺术形式的由语言与思维来创作的特征。同时,这个特性又决定了在创作过程中最能集中体现语言与思维密切关系的一个关键因素——内在语的存在。本文仅从新闻类稿件的播音这个角度来探讨内在语在语言创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李媛 《新闻世界》2010,(3):42-43
播音员的播音是一个再创作过程。因此,在播音过程中,播音员要以稿件为依据,从形象感和逻辑感两方面用心体会,准确地传情达意,提高节目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