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组第4课。【教学目标】1.会认"径、斜、枫、于"4个生字,会写"于、枫"等生字。重点理解"远上、斜、生处、坐、爱、于"等词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体会诗人对秋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3.背诵其他描写秋天的古诗。【教学重点、难点】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中描绘的美丽秋色;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感受诗歌的意境。【教学过程】一、读题解题,导入新课1.知诗人。师:谁能通过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给大家介绍一下诗歌《山行》的作者?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古诗两首》之《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背诵古诗。2.通过抓住诗眼,了解诗的意思,感受诗的意境。3.通过本诗的学习,感受西湖之美,了解更多的描写西湖的古诗句。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诗歌的意思,感受古  相似文献   

3.
教材版本:北师大版教材4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词,理解应怜、小扣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2.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意境,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欣赏美,感受美,受到美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主题阅读自选文本(四年级)。【教学目标】1.理解古诗的大意,感受诗人旅途“愁思”。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句,感受古诗的节奏、韵味。  相似文献   

5.
用电教手段弥补古诗教学的缺憾一、直观展示古诗的意境美。闻一多先生把诗的意境美、建筑美、音韵美归纳为诗的三性,而意境美首当其中。引导小学生准确理解想象诗的意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使其受到美的熏陶,还可以帮助体会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诗句,并进行古诗背诵。2.抓住重点词句,诗文结合,理解课文的内涵。品读古诗的意境,重点理解"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的含义。3.初步了解文包诗的特点。【教学重点、难点】抓住重点词句,诗文结合,理解课文内涵,品读古诗意境。【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整体感知文本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  相似文献   

7.
正【教材地位】《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苏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本文是一首文质兼美、情景交融的古诗,是一篇指导学生学习古诗的好范例。【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感受古诗词文化的魅力。(2)理解古诗词句的意思,借助阅读想象,感受六月西湖雨大、急的特点,以及品味诗人豪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诗句,并进行古诗背诵。2.抓住重点词句,诗文结合,理解课文的内涵。品读古诗的意境,重点理解“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的含义。  相似文献   

9.
古诗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把审美教育寓于语言文字训练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古诗的语言美、感受古诗的音韵美、领悟古诗的意境美、理解古诗的哲理美。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结合有关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的心情。 3.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4.了解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吴丽平 《山东教育》2010,(12):32-33
古诗是我国灿烂文化艺术的一朵奇葩。现行小学语文教材里的古诗都是名篇佳作,传承着我国的文化,传播着人类文明。纵观我们的古诗教学,常态的古诗教学往往停留在文字层面。把诗翻译成白话文。诚然,字字落实对学生理解诗歌、阐释诗歌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往往学生很难体会诗人的情感美、古诗的意境美和古诗语言的精练美。  相似文献   

12.
<正>【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通过想象画面,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教学过程】一、引入同学们,李白是我国唐代的大诗人。我们从一年级开始学习了四首李白写的诗,还记得吗?(《古朗月行》《静夜思》《赠汪伦》《望庐山瀑布》)你认为哪一首最有趣、最好玩?好,我们就带着童趣,带着童年的想象一起朗诵这首诗。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很多教师在初中古诗教学中存在"就诗解诗"的现象,初中生也只是对古诗进行背诵,对古诗诗句的意义进行翻译,这样的古诗教学是低效的。笔者认为,古诗教学之中,从以下三个方面引导学生感受古诗所蕴含的美是整个教学的基础。一、激情诵读,感受古诗语言的音韵美古诗与音乐是密不可分的,有很多古诗的诗句就是乐曲的歌词,古人非常善于用吟唱的方式来表达古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2.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3.通过比较,把握"登临诗"的特点。【教学重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教学难点】通过比较,把握"登临诗"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教学要求:1读懂每一句诗,理解这首诗的内容,体会作者所描绘的美妙、神奇的景象。2.联系诗句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3学会本课的4个生字,理解“所见”、“孤”。“簇”等词语。4背诵、默写课文。教学重点:读懂诗句,体会作者所描绘的美妙。神奇的景象。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复合片、小黑板、卡片。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1.我们曾学过一首古诗《所见》(板书”所见”),哪些同学还记得这首古诗?谁来背给大家听听?(学生背,教师同时打出没影文字片《所见…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整体感受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2.细致品味重点诗句,把握全诗所表达的中心。3.学习这首诗,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4.了解赏析新诗的方法。【教学重难点】1.反复朗读这首诗,准确把握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2.准确理解关键诗句。【教学设想】教学方法1.引导学生了解艾青新诗创作的特点及本诗的写作背景,为学生准确理解这首诗奠定基础。2.注重朗读。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意。3.引导学生分析诗歌语言的特点,品味重点诗句,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加深对这首诗的理解。4.课堂…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古诗教学,多注重字词的讲解和诗句的翻译,而忽视了学生对古诗的意境和作者情感的理解。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古诗"五步教学法",引导学生在看图、熟读的基础上理解诗句的含义,体味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优化了古诗教学。下面以六年制小学语文第  相似文献   

18.
(七)学会借用工具书理解古诗的意境要求掌握理解古诗的一些基本知识,学会通过联想和想象来感受诗的意境,并会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诗中重点句子的意思。帮你提升古诗语言凝练、含蓄,含义深刻。其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再加之古代汉语遣词造句与现代汉语的差别较大。因此要学好古诗,首先要收集一些古诗作者的生平资料,能帮助我们更深入体会诗人创作的诗篇。其次,在我们借助资料理解古诗的大意后,要反复思索、反复诵读诗句,感受诗人所描绘的画面或心境等是在什么氛围中产生,想表达些什么情感。第三,要注意积累,多了解古诗的体裁、修辞等一些…  相似文献   

19.
古诗内容高度概括,语言极为精炼,寓意含蓄深沉,特别是古诗意境更令学生费解。在古诗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古诗的线索、景象、情感、诗眼、典故、通感等入手,使学生眼前浮现诗中景象,灵犀与诗人情感相通,置身于意境中的学生必能理解诗意,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20.
贾文雅 《新教师》2023,(2):82-83
<正>【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能理解古诗的大意。2.抓住“暗”“孤”等关键字来感受诗歌苍凉的意境、感知王昌龄高超的写景手法;通过“穿”“终不还”等关键字词感受将士们的爱国之情。3.通过适度拓展,感受磅礴雄壮的盛唐气象;通过链接,感受众志成城、势不可挡的当代中国力量。【教学重难点】1.体会古诗意境,感受将士们的豪情壮志与爱国之情。2.感受磅礴雄壮的盛唐气象和众志成城的当代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