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德绑架是指道德绑架者以自身定义的社会道德准则为筹码,通过舆论压力胁迫甚至是攻击他人履行道德或终止与道德冲突的行为。其本质是一种扭曲错误的道德观念。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逐渐在社会中普及,各类信息的传播速度得以加快。人们在及时接收大量信息的同时也能在网络上进行互动,它一方面是影响,激发人对新闻的积极关注,但同时,网络道德绑架事件也频频发生,甚至演变成一种新型的网络暴力行为,会在社会上产生不小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解决网络道德绑架现象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当前网络道德绑架现象出发,阐述网络道德绑架的危害,进而分析网络道德绑架问题的成因,最后就如何有效解决网络道德绑架问题提出相应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2.
林彦青 《东南传播》2018,(7):100-103
道德绑架是现今社会发生最多的网络暴力现象,并逐渐成为社会舆论关心的热点.本文通过对当下网络暴力的类型,以及道德绑架舆论的特征分析,发现网络舆论带有很大的负面情绪特征.探讨网络舆论下的道德绑架风行的成因,道德绑架盛行所造成的社会问题如仇富问题、道德观扭曲问题以及法律问题以及对人身心产生的影响等问题入手进行多层面的分析探讨,并寻求解决办法,旨在在现今道德绑架比比皆是的环境里更好地应对并解决网络舆论里的道德绑架.  相似文献   

3.
自媒体作为新兴媒体形式正在迅速发展,其影响一方面激发了人们对于新闻关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网络"道德绑架"事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频繁发生,对社会生活造成了负面影响。本文就当下网络道德绑架现象的特征、成因进行分析,并就如何有效规避网络道德绑架现象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网络媒介为网络舆论的发展提供了宽广的平台,但随着网络影响力的扩大,也引发了愈加严重的道德绑架现象.本研究以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理论为基础,对网络舆论中名人的道德绑架事件进行调查,并从信源、编码、释码、译码、受众与反馈几个方面对道德绑架事件的传播过程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归纳总结出网络舆论中道德绑架的传播机制.  相似文献   

5.
宋香丽 《青年记者》2016,(31):43-45
网络舆论的影响力已经浸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一方面,它发挥了民主监督的功效;但另一方面,它对网络道德规范也提出了挑战.网络舆论中的暴力、谎言和道德绑架等现象时而游离在网络空间,对现实社会中的基本道德规范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本文就网络舆论中的道德绑架现象进行分析和诠释.  相似文献   

6.
目前网络传播中出现了较为鲜明的后现代伦理特征:道德主体的虚拟化和道德语境的虚无感、道德中心的离散和道德权威的消解、道德祛魅的极化和道德界限的模糊以及道德行为的非理性化等,从而导致网络社会出现大量道德失范现象。本文在对网络传播中后现代伦理特征的分析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应确立网络道德的实在性,以话语共识协商法建构道德新范式,并树立网络生态伦理观,以责任伦理规避网络伦理中的非理性。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时代,舆论传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影响着受众,名人道德绑架也借由网络舆论甚嚣尘上,乔任梁去世事件从不同角度折射出当前网络舆论中道德绑架的现状,引人深思。本研究从对乔任梁事件案例分析出发,立足于大众传播场模式理论,提出当前网络舆论下名人道德绑架的规避策略。  相似文献   

8.
"道德绑架"一词随着网络的发展,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该文结合时下发生的例子论证网络舆论中出现的道德绑架现象,通过现象分析道德绑架这一问题形成的原因及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9.
网络道德,是一种以“慎独”为特征的自律性道德“。慎独”意味着人独处时,在没有任何外在的监督和控制下,也能遵从道德规范,恪守道德准则。在传统社会的道德范式以服从为主,而网络社会的道德范式,只有上升至道德习惯和道德信念的高层次上才具有自律性,才能有效地规范个体的网络行为。学术理论上对道德的定义有两种,一是调整人们以及个人和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二是实现人的全面自我完善和手段。伦理道德的产生与形成,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共同的约束,而网络的诞生,在现实社会之外又缔造了一个完全没有地域限制的虚拟社会。我们既不能为…  相似文献   

10.
现有研究主要从现实社会不满和互联网传播环境两个角度解释网暴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基于网络生态的理论视角来解释网络暴力活动的形成与发展。该理论视角指出,现实社会状况通过网络生态间接塑造网络暴力事件,而网络行动者的话语生成逻辑及其价值观念倾向则是理解网络暴力表征的关键性因素。对青年网暴案例的分析发现,青年网暴活动呈现出话语动机私人化、动员方式社群化、演进趋势主动竞赛化等特征。网暴对部分青年网民而言已成为道德上可接受的活动。青年施暴者所嵌入的具有局部性和个体化特征的“亚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主流道德的主导性地位,为合理化、正当化网暴行动提供了价值支撑。对有网暴倾向的青年微博用户博文的分析显示,现实生存困境与虚拟共同体生活共同构成了青年网暴活动的社会现实基础。文章最后指出需要采取系统性视角来指导网络暴力治理。  相似文献   

11.
蒋宁 《东南传播》2020,(8):113-115
中国的信息化建设加强,互联网与现实社会的融合度在不断增强,伴随5G时代到来,人们的生活和交往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然而网络交往过程中道德问题频发,加大了网络空间治理的难度。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来看,这些问题是人在进行生产与交往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处理人在网络中的三个方面关系,即人与网络空间的关系、与自身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将成为网络交往活动主要的道德建设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个体网络道德叙事是个人以道德为主题、以网络为载体而展开的叙事形式,它以争取道德认同为价值诉求,其叙事的文本可信度以及由叙事而导致的负面社会影响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13.
许璐 《今传媒》2013,(2):28-29
网络的崛起和民众自主的增强,使得网络舆情沸腾,由此衍生而来的"网络道德裁判"行为时有发生,并对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以近年来发生的"网络道德裁判"现象为例,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剖析,试图以辩证的视角解读其所带来的现实影响。  相似文献   

14.
网络曾创造自由市场的神话,让全民言论达到了空前的自由。然而,网络言论也需建立在非常简单的事实基础之上,当网民在对现实行为进行"道德审判"时,网络的自由市场也应受到规范和治理。本文通过网络上几起引发争议的事件,对网络道德审判加以反思,讨论网络言论自由的规范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中国已经步入了互联网时代,“地球村”离我们已经不再遥远。然而,面对汹涌而至的网络大潮,人们更多的是在进行技术的准备,却未能足够地关注心理与道德的“堤防”。因此,当随之而来的社会网络道德失范猝然发生并呈蔓延之势时,未能做好充分准备的社会教育体系便陷入了失措和恐慌。笔者认为,网络环境下社会道德问题的研究有必要从客观地认识和评价网络活动特征入手,对网络环境下社会道德问题出现的必然性、网络社会德育的可能性和影响机制等问题作深入的心理与社会分析。  相似文献   

16.
加强信息网络道德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网络出现的大量社会道德问题,迫切需要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网络道德建设 要网上网下一起抓,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网络道德建设的重点是青少年。网络道德建设中要 注重层次性和自律精神的培育,要进行多领域的教育宣传和全社会的齐抓共管。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在此背景下,公民的网络道德建设也有了新的要求。网络道德建设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网络道德建设在新时代网络强国的建设中占据首要位置。本文探讨了新时代公民和网络道德建设的含义及新时代公民网络道德建设应遵循的原则,深入分析了新时代公民网络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从而分析出多种途径和方法来开展公民的网络社会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8.
王誉俊 《今传媒》2016,(3):30-31
相较于传统的媒介平台,网络空间作为新闻发布和传播的场所有其独特性.在这样的空间里,舆论的参与度和传播速度被极大地提升,这在对于塑造社会道德建设作出巨大作用的同时,也生成了道德绑架在内的负面问题.本文站在传播学的视角,分析了新闻生产语境下道德绑架的现象与成因,并从自律与他律的角度给予规避该现象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一些人主张,由于技术和管理手段的限制,以及基于社会道德演进后人们的现实需求,对网络色情一味禁绝既不可能,也不必要。但哪怕些许的放开都可能对社会道德和社会秩序带来冲击,这使更多人对此顾虑重重  相似文献   

20.
网络伦理是指人们在网络空间中的行为所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的总和。在网络社会中,新的伦理规范形成之前,通过法制、道德教育等手段来填补现时网络中无规范的真空,无疑是现代人的一种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