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玉荣 《生活教育》2014,(21):105-106
教室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心灵家园,一个教室的环境对于学生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它具有强大的无形的教育力量。因此,我们应该以学生为本,让教室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课程》2013,(6):68-69
育英小学有个美国教室在北京育英学校小学部有一间仿美国小学教室,叫CFI小学教室,教室由学习区、阅读区、分享区、教师角组成。走进教室,你会看到墙上挂满了学生自己的作品,学生则席地而坐,阅读着自己喜欢的图书。为什么育英学校会有这样一间美国小学教室呢?这主要源于  相似文献   

3.
多媒体教学生动、灵活、直观的特点,赢得了厂大师生的欢迎,因而构建形式多样的多媒体教室已经成为众多学校关注的热点。但因为多媒体教室所涉及的设备昂贵(尤其是投影仪),所以农村学校还不敢问津,因此多媒体教室只是城市学校的一种"特产"。那么如何让农村教师制作的课件能够运用于课堂,这是农村教育信息化面临的一个大难题。  相似文献   

4.
在如今网络日趋普及的年代里,有的校长习惯把自己耳闻目睹的一些事情以及自己的感悟、设想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发表在一些网络平台上。笔者长期关注一位农村初中校长的博客,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博客留下了学校和师生发展的众多"痕迹"简洁而有力。例如,对学校工作的简要记录:"为了让绿色点缀教室,让生机陪伴师生,我校提出让学生动手种些花草。  相似文献   

5.
我们学校的办学方向是要弘扬人文精神,构建书香型学校,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催人奋进,形成团结和谐、开拓创新的学校精神。一、创新学校组织形式1、营造展示人性的组织尊重主体的权利是学校教育及管理的基本原则。我校十分尊重师生的自主权,让学校成为展示他们生命风采的场所。在每个教室的走廊上挂着一些“名言”,这些名言的作者都来自一线的老师对于教育的感悟。教室四周的墙壁、门窗、学校大厅成为了孩子们自己的各种作品(书画、小报、读书卡、伙伴间的评价、老师的鼓励、友情提醒、小饲养等等)的展示台,浓浓的文化气息让师生在教室和办公…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提问已不仅仅是为了激发学生兴趣、调节教学进程,也不仅仅是为了理解教学内容、学习知识、启迪思维,更重要的是为了刺激学生发现与提出问题、探讨与解决问题,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一种平等、民主的对话关系,从而让学生的学习真正"活起来",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然后再带着新的问题走出教室,形成一种多向互动且开放的状态,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刺激学生发现与提出问题、探讨与解决问题,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一种平等、民主的对话关系,从而让学生的学习真正”活起来“,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再带着新的问题走出教室,形成一种多向互动且开放的状态。但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不少课堂提问的效果并不理想。提升课堂提问的品位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缔造完美教室是朱永新新教育十大行动之一,旨在通过缔造完美教室来让师生共过一种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这里的教室不再是一个教学空间,而是师生共度的一段生活历程,是师生共同追求的精神家园,是师生共同唱响的一段生命赞歌。在这里,给教室赋予了生命,教室相当于班级,但比班级的内涵更丰富,更有文化方面的追求,更有生活方面的情趣,而班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使教室的内涵更丰富,使完美教室的缔造更具有实用性和操作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上海市中小学“温馨教室”建设实践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教师和学生的合理需求,着眼于师生的幸福体验,着眼于师生的心理健康,着眼于师生的人生价值,建设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健康发展所需要的学校、班级育人环境。我们将“温馨教室”建设的过程,看作一次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和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10.
王艳  石妮 《广西教育》2012,(12):31-32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所好的学校墙壁也会说话。”学校是专门培养人、教育人的地方,它不仅仅是一间教室、一个操场,同时也是一种环境、一种文化。没有优秀的学校文化,便不会有卓越的学校。近年来,桂林市乐群小学(以下简称乐群小学)开展构建快乐校园文化活动,努力打造以“乐”为核心的校园文化,让校园成为师生生命的花园。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上海市中小学"温馨教室"建设实践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教师和学生的合理需求,着眼于师生的幸福体验,着眼于师生的心理健康,着眼于师生的人生价值,建设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健康发展所需要的学校、班级育人环境.我们将"温馨教室"建设的过程,看作一次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和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12.
陈文 《辽宁教育》2015,(4):46-47
严密监控,说到底还是一种不相信学生的表现。相比之下,善意才是一种更高明的管理方式。近日,河北省邯郸市某中学实行"教师全程随班办公"模式,试图打破传统的师生学习和办公的空间藩篱。学校通过"一拖二"的办公室与教室的特殊改造,在每个教室后部设有班主任办公室。班主任通过办公室窗户能够零距离随时观察每位学生,随时掌握  相似文献   

13.
杨艳玲 《云南教育》2010,(16):19-20
无论在苍山洱海间的村落,还是在群山环抱中的寨子;无论在繁华的城市还是在边远的农村,生活在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少年儿童每天都能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学习,特别是广大山区,“最美的房子是学校、最好的院落是校园、最先进的设施是教室、最快乐的群体是师生”。  相似文献   

14.
回眸即将逝去的2014年,人们对未来教室探究的热情越来越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建立了“中国未来学校实验室”,苏州市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广未来教室建设,欧盟提出的由“互动区、展示区、探究区、创造区、交换区、发展区”六个学习区组成的“未来教室实验室”的理念在网络上开始广泛流传。  相似文献   

15.
动态的精神文化主要是指师生在工作、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言行习惯.它主要表现在校风、班风和学习风气的形成和培养上,它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良好的校风、班风能使处于集体生活中的师生个体感受到一种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许多学校的领导只注重学校的硬件建设,有漂亮的教学楼房,光线充足、空气通畅、赏心悦目的教室,建设"四季有花香、处处绿满园"的整洁校园,营造充满"生命对话"的人文氛围,处处体现了环境育人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6.
教室是师生相互倾听的殿堂。就让我们做孩子忠实的听众,营造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畅谈自己的见解。让倾听回归语文课堂,让师生共同追求那种心与心的交融,情与情的碰撞,认真、细心地听取,积极、主动地听取,从而在相互倾听中学习语文,在相互倾听中提升自我、成长自我。  相似文献   

17.
教室是学校师生工作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色彩适当选择能使学生避免视力紧张感,减少疲劳,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和气氛。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活动的深入开展,教育管理部门为许多学校配备、组建了不同模式、不同品牌、不同等次的多间录播教室,将课堂教学过程录制下来,供广大师生课后点播和观摩学习,但并没有将这些学校的录播教室集成一个统一的系统,不便于全区教师共建共享,所以要搭建平台汇聚所有学校录播系统,统一管理、应用所有录播系统。  相似文献   

19.
小规模学校是当前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的一种形式,对于教学有利也有弊。但是小规模学校在完美教室的建设和缔造上却有一定的优势:学生少,针对性强。老师根据学生学习心理和规律,利用阅读、晨诵等,营造教室文化,彰显教室特性,给学生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20.
菁菁校园     
荣怀学校小学部是浙江省示范小学、诸暨市基础教育课程实验示范学校、诸暨市小班化数学实验示范学校。学校设施一流,闭路电视系统、无线广播系统、校园网络系统一应俱全,还建有多媒体教室、实验室,电子琴房、练功房等各类专用教室以及图书馆、体育馆和塑胶跑道运动场。学校拥有超前的办学理念,并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教学特色。在英语教学方面,开设小班开放式英语数学,邀清外籍教师加盟,增加师生交流,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语音,语调和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其它科的教学方面,学校通过让学生撰写日记、小论文来开发智力,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并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