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缺失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李政道教授也说过:“我们学习知识,目的是要做‘学问”学习,就是学习问问题,学习怎样问问题。”两位科学家的话说明了同一个道理:在学习中不断地提出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创新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为起点的问题教育,  相似文献   

2.
从“问题”到“课题”——语文研究性学习如何选择课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 ,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 ,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 ,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 ,许多学生在谈到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最困难的问题时 ,不约而同地写上“发现问题”和“选择课题”。“问题”与“课题”之间有联系 ,也有区别。思维起始于问题 ,无问题则无以发生思维 ;研究是为了解决问题 ,所以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第一步就是选择课题 ,选择那些值得研究又有条件研究的课题。选择课题…  相似文献   

3.
石磊 《教学月刊》2002,(7):18-22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李政道教授也说过:“我们学习知识,目的是要做‘学问’,学习,就是学习问问题,学习怎样问问题。”两位大科学家无疑想说明同一个道理:在学习中不断地提出问题是极其重要的。这也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  相似文献   

4.
祖云鹏 《考试周刊》2010,(26):56-57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穷追问题罢了。”“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数学上或技能上的实验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进步。”因此,教学生提问是非常重要的。“学启于思,思启于问”。所以,问题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心脏。  相似文献   

5.
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经验或实践上的一个技巧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哲学家波普尔说:“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展知识,去实践,去观察。”  相似文献   

6.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经验或实践上的一个技术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问题,即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问能解惑,问能知新,任何科学的发现无不都是从问题开始的。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7.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也说过:“学问,学问,就是学习问问题。”可见,如何培养学生提问能力,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应注重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提出问题”的能力是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创造发明的重要源泉之一,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突破口,也是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基础和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解决问题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思维可能性,却是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对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之父爱因斯坦指出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 ,而提出新的问题 ,新的可能性 ,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 ,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 ,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李政道教授也说过 :“我们学习知识 ,目的是要做‘学问’ ,学习 ,就是学习问问题 ,学习怎样问问题 .”两位科学家无疑想说明同一个道理 :在学习中不断地提出问题是极其重要的 .笔者仅对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自己提出问题这一话题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目前的现状和研究的情况1 目前的现状目前 ,大部分学生…  相似文献   

10.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宋代科学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新课标鼓励自由思考、自主发现,着力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习惯和批评争论的习惯,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习惯。许多省份的中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