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明显,人才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人才的流动性越来越快,据了解,目前我国人才流动的主要方向是“孔雀东南飞”,即由经济欠发达的西部、西北方流向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流动人才中中青年技术骨干、高职称高学历人才占大多数,这些人都是原单位的中坚力量。对于这些高层次人才的跳槽,原单位大多不愿意放行,对这些人才卡住不放的“杀手锏”就是人事档案,无奈,个人为了流动则只有“弃档”而去。笔者曾做过—个调查,以下是浙江温州某高校近年来引进人才的人数及重建档案人数的统计表。  相似文献   

2.
沈阳军区某师连年被《前进报》评为新闻报道先进单位,而这个师的新闻报道骨干先后有3人“鱼跃龙门”进入上级新闻机关,在“顶梁柱”被抽走的情况下,为何还能使新闻报道实力不减?这全得益于政委张耀才抓新闻报道工作的三条妙计。第一计:从“跳槽马”引出“过河卒”近两年,该师先后有3人被抽调到上级机关和新闻单位,有人惋惜道:“培养一个搞报道的不容易,放走太可惜卜’每当有人担心本单位的报道会受损失时,张政委便直言不讳地道出自己的观点:“向上级输送人才也是单位的荣耀和功德,更何况有了‘跳槽马’会引来‘过河卒’,因为跳…  相似文献   

3.
知识林     
“跳槽”原是“风月中市语”据江西省考古研究所陈江先生考证:“跳槽”一词滥觞于元代而流行于晚明。“魏明帝初为王时纳虞氏为妃,及即位,毛氏有宠而黜虞氏。元人传奇以明帝为跳槽”。原意指封建婚姻制度下的废旧宠新行为。至明嘉靖、万历年间资本主义萌芽期,东南沿海地区市场经济发育,市民阶级崛起、市井文学勃兴,元世佚语,旧辞翻新,畸变为妓院娼馆特定语言环境中嫖客娼妓等社会消极人群间通行的所谓“风月中市语”。(范毕摘)孔子抓生一三波”生活在医学条件不发达的春秋战国的孔子能享天年七十三岁,和他具有渊博的知识,广泛的…  相似文献   

4.
跨世纪出版事业呼唤“复合人才”郑群会发展到今天,无论何种竞争,最终都归结到一点,即人才的竟争c当今时代、什么样的人才最紧俏?时下有一种说法——一复合人才。据我之见,跨世纪出版人应该是高层次、高品位的复合人才。所谓高层次、高品位,强调的是,这种复合人才...  相似文献   

5.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新闻界的人才流动开始“浮出水面”。报道别的行业人才“跳槽”的人自己也可能“跳槽”,谈论体育球员“转会”的新闻从业人员也渴望一试“转会”———当然,也有许多人对新闻界“大腕”的“跳槽”与“转会”持一种怀疑或否定的态度。更多的人则极目远方,想看看异国他邦的媒体是怎样因应这一变化的。在现代汉语中“跳槽”和“转会”是两个“新生代”词汇,前者被“有幸”收入《现代汉语新词词典》中,而后者则至今“名分未定”,但这一点也不影响后者在语言交际中的频频亮相。明眼人一看便知,“转会”借自体育界,系…  相似文献   

6.
“跳槽”潮中话存档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王尚哲“跳槽”在持续“高温”的形势下,今年又掀起一阵不小的高潮。新年伊始,新闻媒介几乎隔不了几天就会发布一条招聘会的消息。据统计,1一4月份各种类型的招聘会达20余场,参会人数近40万人次。”跳槽”热带动了人才流动...  相似文献   

7.
经本刊核实,《体坛周报》负责人瞿优远已于2个星期前被湖南有关部门“双规”。在此之前,他刚刚在北京参加了为期一周的新闻宣传领域“四个一批人才”的集训。据权威消息,瞿优远是受湖南省体育局原局长的牵连而被调查。主要问题是在《体坛周报》对南非MIH集团融资并改制过程中,向原局长贿送股份并代持,  相似文献   

8.
《新闻世界》2008,(5):47
现在很多的职场人士都面临着工作的审美疲劳,一有时机便蠢蠢欲动寻找“跳槽”的机会。跳槽者的理由不外乎就是原有单位混得不如意,或者是薪水太低,或者是没有发展前途。但“跳槽”真的可以越跳越好吗?跳糟有什么利和弊呢?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各地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不少单位公开宣称可以为招聘人才“重建档案”,以便让其享受相应待遇。从一定意义上讲,“重建档案”加速了人才流动,更符合市场经济的需要,有利于人才资源整体优化与合理配置。但是简单“重建档案”不要原始档案,带来种种后患。  相似文献   

10.
档案证明了她的工龄 一天.张女士急匆匆地跑到虹口区档案馆.气喘嘘嘘地说:“我现在面临退休,但原单位把我的人事档案遗失了.我的工龄无法证明,  相似文献   

11.
十几年前,“待业”这一名词刚出现的时候,我听着老觉得别扭,明明是失业嘛,待的哪一门子“业”啊! 如今倒是听说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待业”。据《组织人事报》5月28日报道,湖南省某市的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出现了在校学生抢“座位”现象,这些学生还坐在中学课堂里念书,却已经在他们的父母单位里“上班”了:工龄随学龄而增,  相似文献   

12.
档案干部是我国各级档案局馆档案专业管理人才,为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对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两个明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档案工作和档案干部功不可没。据有关材料表明,历年来,档案干部调动比较频繁,这种“跳板”、“跳槽”、改行流失的现象,在客观上造成了档案干部思想不稳定,使档案工作为经济发展服务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弊多利少。  相似文献   

13.
198 8年 4月 8日 ,在一家科研机构工作的王学军突然跟自己的单位彻底“决裂”了。他不是第一个从“大锅饭”里跳出来下海经商的人 ,但他是北京市第一个从原单位走得不留“尾巴”的人———他将自己的档案从原单位取走 ,存放在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这是北京市第一个与原单位割断“脐带”的人事档案。要知道 ,当时下海经商之风乍起 ,在卟嗵卟嗵的下海声中 ,人们的身后仍拖着一条不松不紧的保险绳 ,叫“停薪留职”———就是工资我不拿了 ,相关的福利待遇也没份了 ,但人事关系还保留在原单位 ,编制还占着。万一哪天被海水呛着了 ,不想干或不能…  相似文献   

14.
“把好导向,加快发展,打造一流传媒集团”,已成为集团全体员工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心声。那么,靠什么来实现这一目标呢?湖北日报报业集团2005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积极实施人才兴业战略,特别要做好人才培训、管理与开发。”一、提到议事日程人才支撑发展,发展孕育人才。牢牢掌握加快发展的主动权,关键在人才。但如何整体开发人才资源,挖掘人才资源的潜能,以及在人才资源培训中的投入方面,仍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如:人才资源能力提升的投入主要是国家的事,个人的事,单位主要是使用;人才资源配置流动速度加快,已经由“单位人”转向“社会人”,单位投入过多,如果跳槽,有点得不偿失;机构精简后,“一个萝卜一个坑”,培训时间无法保证。  相似文献   

15.
王维利 《天津档案》2006,(12):25-25
早在三年前人事部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人才交流中心就有60多万“弃档族”。弃档人员主要是改革开放初期下海经商、在非公有制单位打工的跳槽人员以及没有找到工作或选择到非户口所在地工作的大学生。三年已经过去了,情况如何.最近据人事部等有关部门统计.弃档人数不仅没有减少,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实施科教兴国的战赂,关键是人才。”高层次档案人才是档案事业发展的基础。他们代表当地档案工作和学术研究的整体水平。因此,培养一批高层次、高质量、高水平的档案人才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新闻界一直被新闻纠纷和诉讼所困扰。据了解,绝大多数的“新闻官司”是由报道失实引起的,因报道失实而侵犯了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也是导致新闻单位败诉的主要原因。新闻单位在履行新闻报道职责的同时,如何做到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而避免对簿公堂?,新闻媒介在所作报道失实时及时发表更正、在作批评报道时允许被批评者发表答辩是化解纠纷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对高校图书馆合理使用高层次人才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博 《图书馆论坛》1994,(1):37-38,21
对高校图书馆合理使用高层次人才的探讨陈博(西北大学图书馆)变知识“宝库”为知识“喷泉”这个图书馆界曾为激动不已的口号,对绝大多数日书馆而言,至今仍只不过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而已。这是因为变“宝库”为“喷泉”,需要高层次服务来实现,高层次服务又必须由高...  相似文献   

19.
宋俐 《山西档案》2005,(8):54-55
在中国,人事档案对人才的流动具有极大的制约作用。作为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职工人事档案的控制性管理模式,使职工与企业间形成一种人身依附关系,企业具有职工档案的保管权,以此控制职工的自由流动。这种管理模式沿用至今,成为一些企业禁锢人才的工具,扣押跳槽职工档案,不按规定转交,限制了人才的流动与竞争,降低了人才资源的配置效率,客观上也造成“弃档”、“私自建档”现象严重,使档案管理工作出现混乱。  相似文献   

20.
吴菁 《新闻采编》2004,(1):26-27
据武汉市一名记者披露,他所在报社的编辑大都是因做不好记者,才被淘汰到编辑岗位的,该报社奉行“采而不优则编”的“兵法”,是对编辑在报纸生产流程中地位的误解,进而言之,是对新闻生产规律的背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