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农业资源开发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农业后备资源是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中最具潜力的部分,而对其开发利用模式的采用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其开发利用的效果及效益。在南京市的农业后备资源中,“四荒”和“四低”两类资源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南京市根据各类农业后备资源的特点,采取了市场主导型,股份合作型,农户自发型,科技主导型,政府推动型等5种典型的开发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2.
农业自然资源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是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很关心的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必须珍惜农业自然资源、保护农业生态环境。首先,增强法制观念,联系本地区实际,合理开发和利用农业资源;其次,明确农业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实施科教兴农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第三,搞好计划生育,减轻人口对农业资源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3.
农业以土而立、以肥而兴、以水而旺。土、肥、水是农业生产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其中水是最短缺的农业资源,也是制约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袁野 《华章》2013,(27)
农业土地资源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替代的关键自然资源,其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证。早在七十余年前,我国著名的农业经济学家董时进就已开始探讨农业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他从分析农业土地资源之特性入手,进一步阐述了民国时期我国在利用农业土地资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有效利用农业土地资源的措施与对策。这一思想对今天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科研创新能力是研究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既是研究生培养质量优劣的重要评判标准,又是专业学科发展的根本。随着能源、气候环境变化和农村生态问题的日益严峻,对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实现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解决多数研究生实践动手能力差、独立思考与创新意识缺乏、科研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应多举措扩大优质生源,强化研究生创新理念与意识,提升师资队伍创新能力与指导水平,创新与改进教学方法,增加研究生社会实践与学术交流,为国家持续发展培养合格的学科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安徽农业经济的发展关键在于农业科技资源的投入。当前安徽农业科技资源投入力度不够,成为制约安徽农业由大变强的根本因素。为实现安徽农业跨越式发展,提高安徽农业科技资源投入比重是必要的,安徽省必须加大科技资源投入资金数量,完善科技投入配套措施,使科技资源人力、物力、财力、信息资源得到合理分配,从而促进安徽省农业经济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7.
如何建立良好的生态农业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农业系统是一种在人为活动下形成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它不仅包括生物和环境条件,还包括人类生产活动和社会、政治、经济条件,是这些复杂因素组成的多层次、多因子的统一体.这种特殊的人工生态系统变化频繁,能量和物质均有大量的输入与输出,如果经营管理不当,系统就会崩溃.建立良好的生态农业系统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开发利用和管理农业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开发利用的综合效益,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是信息的世纪 ,以农业经济为主的民族地区 ,加强农业信息资源建设 ,构建完善的农业信息化体系 ,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了农业信息资源的内容、特点以及我市农业信息资源建设现状 ,并从资源建设的原则、开发模式和人才培养等方面 ,提出了由政府调控、各信息机构联合共建、资源共享的农业信息资源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9.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人才培养与我国农业生产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密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政策的提出,对高校农业资源与环境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农业资源与环境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来看,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培养计划需根据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第一,根据社会需求调整课程结构,增加当前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性课程;第二,突出学科的综合性;第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第四,增设选修课程。  相似文献   

10.
为更好地将基地资源转化为课程资源,我们初步总结出了品德与社会、生活学科的资源转化策略。对应教材内容转化课程资源资源基地中的资源有些可以与教材直接对应。如在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农业工具的演变》一课中,关于农业工具的演变,教材中呈现了不同历  相似文献   

11.
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其数量具有明显的有限性,质量具有很大的变动性,特别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农业土地资源日趋短缺,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保护和利用好土地资源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德州市为背景,通过分析德州市土地资源现状特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采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方法,对土地资源供需趋势和保证程度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12.
试论农村人口流动对农业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人口流动问题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其非农业活动已逐渐成为具有社会经济影响力的现象,对农业活动的影响更为直接和重大,尤其是产业结构、劳动力资源、农业地位等方面非常突出。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基本状况是种植业劳动力严重过剩,非农产业劳动力比重过小,妇女劳动力尚需解放。要实现农业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实行合理流动的基础上,必须从发展“大农业”的观点出发,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大非农产业比重,加快农村城市化发展步伐,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同时还要注意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各种制约因素和条件,不能削弱农业的国民经济基础地位,有利于实现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4.
正一、课标解读本节内容选自湘教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Ⅲ)第二章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该节的课程标准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一个地区农业生产与该地区的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其中土地资源和气候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不同农业部门需要不同类型的土地资源,土地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对农业生产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而气候条件中的温度决定了  相似文献   

15.
《河北自学考试》2014,(6):124-124
专业解读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原名叫做"土壤化学",主要是做土壤和配料方面研究的。农业资源是农业自然资源与农业经济资源的总称。本专业的农业资源指的是农业自然资源。它包含农业生产可以利用的自然环境要素,如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等。农业环境是指以农作物或者农业生产为主体的周围环境各要素的总和,主要包括农田、森林、草原、灌溉水、空气、及施用于农田的肥料、农药和农业机具等。  相似文献   

16.
低水平的农业发展方式打破了四川藏区农业生态系统平衡,使该区域面临着严重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农业,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产业精准扶贫协调发展,对四川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归纳总结法,对四川藏区农业生态环境脆弱的作用机制、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特色农业精准扶贫的统一性及驱动因素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区域贫困、经济发展滞后、人力资源不足是四川藏区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诱因,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特色农业精准扶贫在价值取向、发展路径、发展目标上具有统一性,资源禀赋、基础设施、产业基础等内部因素以及政府主导、市场需求和社会参与等外部因素是二者协调发展的驱动因素。四川藏区应将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和资源禀赋条件有机结合,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牧业、生态林业等特色农业,优化区域资源配置,降低资源消耗,改善生态环境,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特色农业协调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我国拥有极其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与其他资源相比,劳动力资源是我国最具优势的战略资源。从数量上看,我国劳动力数量占世界总量的1/5以上;从人力资本看,我国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数达到7.11年,高于世界平均水平6.66年;我国总人力资本占世界总量的24%,远远高于其他国家。由此可见,我国劳动力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看,都是我国最丰富的资源。但是,由于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我国在使用劳动力资源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闲置和浪费情况,最直接的反映就是我国劳动生产率的低下。我国最丰富的资源,也就成为浪费最为严重的资源。本文重点对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状况及其造成的机会成本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18.
兴化垛田农业文化遗产是世界的宝贵财富。在评价兴化垛田农业文化遗产资源的基础之上,分析了兴化垛田的科研价值、生态价值、文化价值以及旅游价值,从而体现了保护与传承垛田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基于兴化垛田开发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诸如生态系统遭到的破坏、传统农耕方式的失传、垛田保护与现代社会的矛盾、垛田农业种植等,提出传承与保护兴化垛田农业文化遗产的措施,建议开发与保护并行,以期促进兴化垛田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世纪之交中国人口、土地、灾害问题与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由于忽视了人口、土地、资源与灾害系统内各因素的相互协调,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墓本问题越来越多地摆在我们面前,致使在人口增长过快的情况下,产生了土地资源质减量退、农业生产徘徊不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等危害国计民生的社会问题。在跨入21世纪的关键时期,针对中国国情,分析人口、土地、灾害相互间的关系,如何采取有力措施解决上述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之对策,已成为现阶段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发展家庭农场不应只考虑其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由于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的不足以及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导致农业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陷入体制机制困境。家庭农场作为以农业家庭为基础、农业收入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主体,经营活动的市场化特征明显,可以作为破解农业资源环境困境的一条新途径。发展家庭农场要在社会需求、规模化、专业化和市场化四个方面构建经济机制,从农业补贴、法规体系、服务体系和社会环境四个方面构建和完善家庭农场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家庭农场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位一体发展的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