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案例教学法是培养专业人才职业实践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液体推进剂"实验课程是培养火箭与导弹推进剂专业人才的必修课,课程性质决定了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文章对案例教学在"液体推进剂"实验教学中的运用作了介绍,探讨了案例教学对液体推进剂化验操作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与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三池"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电流(原电池)或通电引起化学反应(电解、电镀)的装置.也就是常说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或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笔者把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简称为"三池".怎样掌握好"三池"的有关知识,关键在于辨明电子流动的方向和阴、阳离子的放电规律.本文将"三池"进行综合演变、分析归纳、以求加深理解,灵活应用之目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3.
我国自1956年开始了现代火箭的研制工作.50多年来,经过几代航天人的艰苦奋斗和顽强拼搏,中国运载火箭技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先后成功制造了四大系列(“长征五号”尚处于研制阶段)、15种长征运载火箭,形成了长征火箭系列型谱,能发射近地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卫星或航天器;实现了从常规推进剂到低温推进剂、从串联到捆绑、  相似文献   

4.
依据"十二五"期间中国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的相关数据,在对航空航天器制造业R&D活动投入产出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采用DEA模型及Malmquist指数对中国航空航天器制造业R&D活动的绩效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十二五"期间中国航空航天器制造业R&D活动的资源投入无论是在绝对量还是年均增长率上都处于较低水平,但在产出上,虽然绝对量水平较低,但其年均增长率却处于领先水平;2011至2015年中国航空航天器制造业R&D活动的综合效率属于严重DEA无效,其规模效率处于较低水平但其规模报酬一直处于递增的状态;与2011年相比,2015年中国航空航天器制造业R&D活动的全要素生产效率在这5个行业中的增长速率最快,这主要取决于其规模效率的提高,这与中国致力推动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的发展相呼应.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 ,人类乘坐航天器遨游太空已不再是天方夜谭 .如何给飞行在太空中的航天器提供动力 ,使其能长久地在太空中穿梭 ,是现代航天科技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本文结合中学物理的有关知识 ,对遨游在太空中的航天器的动力问题进行粗浅的探讨 .一、火箭推进器34年前 ,人类实现具有历史意义的登月之旅 ,开始揭开了太空的神秘面纱 .帮助人类实现这一壮举的第一功臣便是火箭推进器 .至今它仍然是人类探索太空的主要动力来源 .但这种化学燃料火箭实在是太慢了 ,它们在每次飞行开始时就燃烧完所有的推进剂 ,然后飞船只得滑行完剩下的…  相似文献   

6.
以载人飞船升空创设真实情境,从航天器升空的推进剂、空间站中氧气来源两个问题出发,将质量守恒定律相关知识进行串联整合,引导学生经历真实的探究过程,发展学生化学观念与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7.
1问题的提出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2》"化学能与电能"一节的教学内容中安排了实践活动"利用水果如苹果、柠檬或番茄等制作原电池"。那么,如何才能做成一个效果较好的水果电池呢?影响水果电池的电流的因素究竟有哪些呢?依据新课程的理念,我们把教材中的实践活动设计  相似文献   

8.
范欣 《生物学教学》2005,30(4):35-35
在人教版《生物》选修课本第二章有关光合作用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有三个阶段:一、光能转换成电能;二、电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三、活跃的化学能转换成稳定的化学能时。在课本中,第一个阶段的图示说明很容易理解,但是课本第二个插图有两处光照,分别转换成能量ATP和NADPH,在高中阶段不深入讲的情况下,很不易理解。  相似文献   

9.
在"向实战聚焦、向部队靠拢"教学改革工程推进下,对"液体推进剂化验分析"课程内容进行课目化设计,按照分析方法将教学内容划分为10个课目,通过液体推进剂相关分析项目的专项训练,使液体推进剂的化验分析教学训练具有连贯性、融合性和可比较性。通过引导提问式的课前预习,案例、探究、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设计以及开放实验室等方式进一步提升教学内容课目化设计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化学反应与能量"既是中学化学知识的重点,又是高考考查的热点.为帮助同学们学习掌握"化学反应与能量"的有关知识,现对其进行分析归纳.一、化学能与热能  相似文献   

11.
正一、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1.区别2.联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物质变化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有机物分解无机物能量变化光能化学能(储能)化学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热能(放能)实质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细胞利用场所叶绿体活细胞(主要在线粒体)条件只在光下进行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相似文献   

12.
<正>"兴趣"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古今中外的教育先哲们关于这一课题的见解颇多。在化学教学中适时引入趣味实验,有利于调控学生注意力,让他们全神贯注投入学习中,也有利于攻克教学上的重难点,有利于学生理解化学相关知识。化学学科主要魅力在于奇妙的实验现象,化学变化过程中伴随有"五颜六色的变化"、"形态的变化"、"声音的变化"、"化学能转化成热能、光能、电能的变化"、"电能转化成化学能的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方式对"化学能与电能"教学进行创新设计。利用情境、问题、表征方式的变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相似文献   

14.
化学电池在电路中的作用是进行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转换.当化学电池将其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转化为电能时,电池就担负着电源的作用,这个过程称为电池放电;反之,当化学电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时,电池就相当于一个具有反电动势的用电器,这个过程称为对电池充电.  相似文献   

15.
"三反"、"五反"运动发生在1951年底至1952年10月.它为加强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和新中国的进步与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主要是: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必须高度警惕并决不姑息腐化对党和国家政权的侵蚀;进行反侵蚀、反腐败斗争,要把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同始终以正确的政策和策略引导人民群众相结合;在反侵蚀、反腐败斗争中,要高度重视对全党和全国人民进行多方面的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16.
H~+哪里去了     
1问题的提出 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包括以下三个步骤:光能转化为电能;电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活跃的化学能转换成稳定的化学能。根据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课本的表述,其中第二步电能转换成活跃化学能的反应式为: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胡锦涛总书记2005年2月19日在中共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概括和强调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大特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本文立足于当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现实背景,着眼于"和谐社会"理念,从中西方思想史的出发,对古今中外的"和谐"思想、理念进行了初步而简要的梳理和诠释,特别是结合对中国先秦原儒孔子所倡导的"和为贵"命题与<礼记·礼运>中提出的"小康"社会模式的阐发、剖析,来阐明和论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基本特点、精神实质,从而试图解答和探讨什么是"和谐社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依据是什么、或者说为什么要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日本"幼小衔接"热潮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近几年日本出现的"幼小衔接"热潮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地方分权化的推动、"小一问题"的驱使和终身教育思潮的影响是当今日本出现"幼小衔接"热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从生态系统管理学角度阐明进行"电子政务"课程"教学-实验"复合一体化系统研究的必要性;结合河南理工大学开设的"电子政务"课程具体情况,立足已有研究基础,提出基于生态系统观的"电子政务"课程"教学-实验"复合一体化系统研究包括的内容,即主要思路、主要途径、教改目的及重要观点等,指明了开展"电子政务"课程"教学-实验"复合一体化系统研究的理论意义、实际应用价值及创新价值.研究表明,从生态系统管理学角度对"电子政务"课程"教学-实验"进行系统研究,对于传授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技能、减缓就业压力具有较好的现实预期.  相似文献   

20.
"高分子材料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高分子材料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与优化,并探讨了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改革的实践。主要做法:一是按照"删繁就简,削枝强干,突出重点"的原则,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与优化;二是采用多媒体教学与学校"课程中心"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以及讨论式、合作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