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是当代中国农村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出路.它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唯物主义根基,而且具有自身的特点.必须以生物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核心带动农业的产业化、现代化.创新是我国农村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灵魂.我们要通过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来跨越我国农村落后的生产力,推进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指导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跨世纪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这个决定强调了我国农村教育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中的战略地位,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是落实科教  相似文献   

3.
编者按:我国12亿人口,9亿在农村。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了农业的战略地位,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要求必须从全局出发,高度重视农业,明确指出农业的出路在科技、在教育,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是实施科教兴农、提高...  相似文献   

4.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教育。农村成人教育是当代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要条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农村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和经营方式以及人的思想、意识和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都对农民的科技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民科技教育必须围绕...  相似文献   

5.
影响农村职业教育的社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职业教育的困境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本从四个方面论述了社会因素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影响,即:农业科技、就业市场、求学的机会成本和社会舆论。指标农村职来教育的改革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从社会和自身两方面进行改革,这才是农村职业教育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6.
面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我国“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教育”。为推动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近几年来,永定县着力实施以提高农民科技水平为主的农村实用技术知识教育。把农村实用科技知识作为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打开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之门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7.
试论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农业机械化是先进农业技术的载体,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先进的农艺技术都要借助农业机械这个载体,才能变为现实的生产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机械化是完全合乎逻辑的.实践证明,农村要实现小康,关键要靠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靠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全面振兴农村经济,而这些都离不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实行农科教结合,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注重人才培养,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力素质的轨道上来."只有真正提高基层农技员和农民的业务素质,才能有效地把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根本方法是发展农业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努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明确地指出职业教育发展的“四个服务”,即必须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必须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必须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必须为推进西部大开发服务。可见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大家知道: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在于教育。因此镇乡成人教育在基本完成扫盲工作后,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实现我国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目标,必须坚持实施科技兴农方针。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实行农科教结合,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注重人才培养,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是落实科教兴农方针、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关键。为此,我们就万州区农村教育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一、农村教育工作现状万州区辖56个乡镇,7个街道办事处,幅员面积3457平方公里,总人口164.3万,其中农业人口132.5万…  相似文献   

11.
一、加强农村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现代化的农业,国家的现代化就无从谈起。要保持农业的继续发展,必须增加科技、教育对农业的贡献,在农业中大力采用科学技术,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正因为如此,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所以,继续教育向农村延伸,有着极强的现实需要性,这也是农村长远发展的需要。农村的发展是国家战略发展的一个重点,农村的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步伐必将大大加快,这将促进农村第三产业的大发展。随着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农村对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而农村继续…  相似文献   

12.
<正>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实施科教兴农的方针,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教育是硬道理。"肩负  相似文献   

13.
《职业技术教育》2004,(9):15-18
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村生产力落后。我国人口的绝大部分居住在农村,农民的生活水平明显低于城镇居民,农村教育、科技、  相似文献   

14.
邓兴珍 《现代教育》2003,(10):27-27
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关键在农村。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教育。农村成人教育是农村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要条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农村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和经营方式以及人的思想意识和观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都对农村成人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村成人教育只有坚持“面向农村,面向农民,面向农业生产,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的办学方针,不断创新管理机制、教育机制和服务机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5.
农村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有赖于对人力资源的开发。而要有效地开发人力资源,必须深入进行教育改革,通过教育培育一支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劳动大军,依靠科技进步,使科学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要达到这一目的,最有效的途径是实行农科教统筹协调,即农业、科技、教育三个部门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基础教育在整个教育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农村基础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教育走什么路,一直是全社会十分关注的课题。为了探索适合基础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的新模式,我市早在90年代初期,开始对农村初中学生进行分流教育实验。  相似文献   

17.
当前从我们闽北的农村经济发展来分析发展还是很缓慢的。表现在:生产力落后.主要靠手工劳动;市场化程度低。自给半自给经济占相当比重;农业人口多。科技教育方面还比较落后,相当一部份农民化水平较低,农村发展很不平衡。这些特点决定了技校今后必须提高农民化技术素质,促进现行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是落实科教兴农方针、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关  相似文献   

19.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实行农科教结合,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注重人才培养,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题记(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赣西煤城萍乡市东30公里有个小...  相似文献   

20.
农民科技教育是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贡献率,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结构,发挥优质高效农业的重要基础,是繁荣农村经济,实现新世纪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如何进一步开拓农民科技教育事业的未来,让这一事业继往开来,发扬光大,是我们必须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