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分析流行街舞与健身街舞的动作特点、动作音乐、动作造型等。主要结论:流行街舞与健身街舞的基本动作中,必须含有身体律动;流行街舞对舞蹈动作没有限制要求,一切舞蹈元素均可采用;健身街舞则要求动作幅度大,充分体现出动作的健身性和安全性。建议:完善街舞比赛体制,制定街舞比赛规则;扩大街舞宣传,解决高校街舞教师匮乏问题,提高街舞教师的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2.
街舞自由、张扬的个性,深受广大青年学生的喜爱。文章从分析高校具有开展街舞教学的条件、如何开展街舞教学、影响街舞动感美感的因素及街舞动作的训练技巧等几方面分析入手,总结了在街舞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在了解和掌握街舞基本动作的同时,对街舞文化及其相关文化的研究,以把握街舞发展方向,传承街舞文化精髓,为全民健身计划服务。街舞在西方体育中得到成功传播,如今街舞在中国也发展起来,为青少年群体开辟了健身娱乐新天地。  相似文献   

4.
<正>街舞啦啦操是一个快节奏的舞蹈,它以街舞的舞蹈元素为基础,同时又结合了啦啦操的项目特征,在近几年的舞蹈啦啦操运动中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且总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观众的眼球,引起大家的注意。本期分两个部分(街舞基本舞步教学和实用街舞舞蹈教学)为大家介绍街舞啦啦操教学的主要内容与方法。一、街舞基本舞步教学街舞啦啦操中所用到的基本舞步其实就是街舞教学中的基本舞步。随着街舞的  相似文献   

5.
上个世纪60年代,兴起于美国黑人青少年的民间舞蹈——街舞逐渐被世界各地广为流传。随着我国街舞运动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学生加入到街舞团体。这对我国的街舞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作为街舞比赛中的亮点和高潮——斗舞,是最吸引观众眼球的,也是最精彩的。本文试图通过对街舞最常识的介绍结合总结以往的比赛经验和教训,从中感悟街舞的斗舞技巧。在此作一总结,供广大街舞爱好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街舞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美国到中国,街舞的发展坎坷曲折,度过了30多个年头.本文主要介绍国外街舞文化的种类及街舞进入中国后的发展,力图让更多的人认识街舞并关注街舞运动,并促进我国街舞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研究对象:对武汉5所高校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旨在探讨普通高校开设街舞教学的可行性。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结果与分析1.老师、学生对街舞的认识有72.0%的教师、33.0%的学生对街舞这项运动有一定的了解,其中男性高于女性。教师喜欢街舞这项运动的比例达67.4%,学生中也达到60.6%。不过,69.9%的教师、87.1%的学生认为街舞难学。有48.7%的老师,73.6%的学生愿意学习街舞,同时有67.4%的老师和62.3%的学生有信心学好。2.学习街舞的主要动机大学生学习街舞的主要动机排序,依次为流行、时尚,完美体形,增强体质,减肥,其他…  相似文献   

8.
街舞是一项全新的体育锻炼项目,最近几年才真正在中国大陆流行起来,已经受到广大青少年人群的追捧。时尚的服装,个性的展示,随意的身体舞动使参加街舞锻炼的广大青少年身心得到更大放松。为了街舞运动在广州高校得到更长远的发展,增加学生对街舞运动锻炼的兴趣。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访问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剖析街舞运动在广州高校推广的必要性,为街舞运动的发展与推动贡献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9.
街舞是一项具有现代流行时尚元素的新型体育项目,备受高职学院学生的喜欢与关注.本文论述高职院校开设街舞运动可行性,分析制约开展街舞运动教学的主要因素,并对在高职院校开展街舞教学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从2004年全国街舞大赛看健身街舞的发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现场记录、录像观察与统计、访谈法等对2004年全国街舞大赛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提出要准确把握健身街舞的概念, 统一对健身街舞的认识, 大力挖掘健身街舞的培训市场, 保证相关信息的交流与互动, 以促进这项运动的蓬勃开展。  相似文献   

11.
高校大学生武术价值观对武术教学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武术是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而且有着博大的文化内涵。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面对社会文化环境多方面的影响,如何能更好地传承中华武术,极大发挥其价值,是摆在我们每个武术研究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在多种影响因素中价值观作为决定人类行为的心理基础,无疑是最重要的一环。本文旨在探讨何种武术价值观最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对武术的学习、研究,进而促进大学武术课的教与学。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文献资料、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武术操的特点及高校武术教学改革现状进行研究发现:武术操具有时尚性、简易性与健身性的特点。提出高校武术教学改革应简化难度、增强艺术美感、提升健身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运用文献法、访谈法、分析法等,对普通高校开展学分制武术教学的现状进行调研,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从教学对象、目标设置,师资培养,教材、教学内容和教法等方面加以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旨在完善高校学分制改革和提高武术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辩证分析、实地观察等研究方法,试图从体育与艺术的关系为出发点,分析探讨了体育艺术教育中的文化内涵及与校园文化的关系,旨在更好地把握体育艺术教育的本质核心,推动其向更高、更深层次的发展,为高校体育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武术教学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高校武术教学改革已多年,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改革成效不够理想,高校武术教学中仍存在若干主要问题。提高武术教学质量,首先要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文章从武术的教学内容、多种教学手段及师生合作关系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培养学生对武术课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从武术所处的时代背景出发,揭示了影响高校武术发展的原因,同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促进高校武术运动健康、长远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新文科建设对培养优秀体育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体育专业实验室在培养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改革高校体育专业实验室是新形势下促进体育学科发展的关键。以新文科视角对体育专业实验室建设革新进行思考,梳理和分析当前高校体育专业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并从教学模式改革、促进资源共享、人才队伍建设、对外开放模式和规范化管理等角度阐释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体育专业实验室建设的实践路径,旨在为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文化自信”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理论基石,是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传统武术包含的民族性、文化性等教育特点是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发挥武术的实践价值和体认价值,通过深入挖掘武术教学文化内涵、分析其文化价值,坚定走武术文化性教学的道路。内涵:自立通达的武术技术文化;自强和谐的武术技击文化;自豪辩证的哲学思想文化;自信道德的塑造文化。价值:深化民族文化认同;促进尚武精神重铸;推进师道文化重塑;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20.
《湖北体育科技》2018,(5):457-459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以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等学科为理论支撑,着眼于社会对于大学生素养的需求,以当今大学生所具备的个性特征和适应能力为基本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研究认为,中国武术具备阳刚至烈、阴柔圆润、顿悟之道等多重特征;影响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因素主要源自于家庭因素、班级班风和学校教师性别配比等三个方面;当代大学生应从环境和困境两方面来提升适应能力;应以武术教育为基本手段寓教于学,强化武术文化与国学修养、培养习惯和意志品质,达到健全当代大学生个性和提升适应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