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民国时期的遗产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军 《浙江档案》2000,(1):38-39
遗产税起源甚古,早在公元六年,罗马就有"继承税"之名,1694年,英国将遗产开征五先令的印花税,其可为遗产税之滥觞,十九世纪初,欧洲各国纷纷开征,时至今日,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征收遗产税.  相似文献   

2.
谢维其 《大观周刊》2012,(19):93-93
改革开放后,我国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稳定增长,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社会成员之间贫富差距加大,两极分化日趋严重,开征遗产税的呼声日益迫切。中央文件也多次将遗产税列为近期准备征的税种。研究韩国遗产税的历史和改革趋势,可以给我国的遗产税立法等准备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一般而言,遗产税在一个国家的税收里仅占税收总额的1%~2%,却是举世公认最复杂的税种,世界各国有废有立。中国开征遗产税的步伐似乎正在加快,而公众对这个税种充满好奇和疑问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时代,过去"一家独大"的传统媒体正经受巨大冲击。然而与此同时,诸如南方日报2013年1月15日刊发的《深圳要开征"遗产税",市长辟谣:没收到消息》、新闻晚报2012年6月2日刊发的《国家电网辟谣电表被加速》等大量辟谣新闻的数量开始明显增多,而谣言的来源多为网络等新媒体。在新媒体的繁而杂、快而浅的信息特点面前,传统媒体更应该着重加强"权威性"建设,用真实和深度、公信力和引导性来应对媒体时代变革。  相似文献   

5.
解青 《传媒观察》2011,(6):60-61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飞速发展,大量新生事物不断涌现,语言文字作为社会交际的工具,在词语的使用方面格外活跃,新词新语大量产生,外来词语大量涌入。作为传播新闻的工具——"新闻语  相似文献   

6.
网络词语作为一种语言变体,既能够真实地反映社会意识的发展与转变,也能够发挥其工具属性维护社会主流的性别意识、稳定既有的秩序。在"两分化"的社会性别背景下,网络词语形成、传播、以及跨媒介使用,不仅承担着对社会性别的描述与刻画,还能通过"选择性曝光"的行为方式,巩固与强化既有的社会性别逻辑。  相似文献   

7.
乔磊 《大观周刊》2013,(6):41-41
碳税作为一种税收手段,在促进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中的直接作用已开始在部分国家开征过程中得到了良好的体现。我国作为一个碳排放大国,在节能减排方面负有更大的压力。国外实践和国内外学者理论证明开征碳税是实现节能减排最直接最有力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颜若 《报林求索》2009,(8):90-92
中国有句俗语,叫做"富不过三代"。富人家庭的没落,既不是因为高额的遗产税,也不是因为自己把钱捐掉,而是被后代们奢侈堕落掉了。  相似文献   

9.
礼义廉耻"四维"作为《管子》道德教育的总纲领,以全体社会成员为教育对象,以功利性为特征的道德教育。"四维"教育为齐桓公利益集团"王霸天下"的政治目标服务,是该利益集团牧民、治国、匡正天下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
陈娟 《国际新闻界》2012,(6):108-113
本文从社会角色的视角切入,对中国农村类报纸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进行了梳理。改革开放前,农村类报纸是作为动员与整合农村社会的宣传工具而存在的;改革使中国社会逐步进入分化阶段,农村类报纸的角色随之表现为突显"信息传播角色"的角色丛;随着中国社会结构的分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直至"断裂"阶段,农村类报纸被整体边缘化;新世纪,农村类报纸作为"利益主体"在新的政治、经济环境中为谋求自身发展各自做出不同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1.
王水行 《大观周刊》2012,(6):33-33,64
遗产税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死者留下的遗产征税,国外有时称为“死亡税”。遗产税是以被继承人去世后所遗留的财产为征税对象,向遗产的继承人和受遗赠人征收的税。征收遗产税可以提高我国财政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对人民财产规范和税收体制建设也能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当前主要的国家发展方略,其提出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深刻的现实意义。新闻媒体作为当代主要的大众传播工具,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媒体的发展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为大众传媒提供了良好机遇和平台;同时,大众传媒作为一种传播工具,其发展也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重要力量。当然,随着社会的剧烈变化大众传媒的发展也面临着现实的困境。这时,科学、合理的媒体角色的建构就显得尤为重要,媒体角色的建构需要政府、公众、媒体自身以及整个社会的推动和努力。  相似文献   

13.
论危机事件中的“微博效应”及理性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萍 《编辑之友》2011,(11):59-60
微博作为一种新型传播手段,影响日盛。其在危机事件中更是彰显其强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不少评论称"从社交工具到舆论监督利器,微博改变社会生态"。[1]而微博在其兴盛背后也呈现出"乱象",如谣言、谩骂、假象屡屡可见。如何应对微博的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在学习、工作和生活各场景中逐渐凸显。作为人们交流的基本工具和赖以生存的基本手段,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当下人们重视口语表达能力的原因,并针对青少年儿童的"言值"培育提出建议和办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微博在当下的发展,其不仅成为人们发布信息和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而且成为社会动员的工具。本文以"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为例,从社会动员的发起者和组织者、社会动员的方式、社会动员的客体以及社会动员的信息反馈方式四个方面对微博的虚拟社会动员和传统的社会动员进行了比较,并探讨了虚拟社会动员向现实的社会动员转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从2009年作为一种网络"时尚"出现在公共领域开始,3年来,微博从网民的狂欢逐渐变成公众介入公共事务最强大的工具.①从Web2.0到Web3.0,技术革新使得这一工具的使用者在一定程度上绕开了"把关人"的监控,从而填补了传统媒体在舆论监督上的相对缺失.回顾今年的重大微博事件,越来越多的公众敏感议题被微博平台推上风口浪尖,从"宜黄拆迁自焚"、"360和QQ大战"、"我爸是李刚"到"唐骏学历门"等,几乎涉及到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7.
经济     
国务院:研究开征物业税和环境税 据中国政府网,《国务院批转发改委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的通知》5月25日公布。意见提出,加快研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石油、铁路、电力、电信、市政公用设施等重要领域的相关政策,带动社会投资;要求财政部、税务总局、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四部委深化房地产税制改革,研究开征物业税。意见还提出要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研究推进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研究制订并择机出台资源税改革方案;加快理顺环境税费制度,研究开征环境税。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作为一种传播工具迅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网络"博客"也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只要经常接触网络的人都知道.网络"博客"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交流和传播方式,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对象,成了电脑收藏夹里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社会需要正能量,而电视节目作为一个重要的大众娱乐工具,肩负着传递社会正能量的重任。相亲交友节目《约会万人迷》采用转椅加盲选的模式,传递出的"闪爱主义"、转角遇到爱"等恋爱新理念让不少观众耳目一新。本文通过对《约会万人迷》"盲选+转椅"约会交友方式的探讨,呈现交友相亲节目的创新形式。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古代服饰文化作为社会物质和精神的外化是"礼"的重要内容.为巩固自身地位,统治阶级把服饰的装饰功能提高到突出地位,服装除能敝体之外,还被当做分贵贱、别等级的工具,是阶级社会的形象代言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